时间在蛰伏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光影在厚重的窗帘上明灭交替了七次。
第七个夜晚,李天罡从深沉的“蛰龙眠”中缓缓苏醒。他睁开眼,瞳孔深处的暗金色泽一闪而逝,破妄金瞳在无意识中已能维持最低限度的常驻。房间内的一切在他眼中纤毫毕现,甚至能“看”到空气中那些被“微光聚元阵”缓慢汇聚、转化的、如同尘埃般漂浮的微弱能量粒子。
他感受了一下自身的状态。
经络中那火烧火燎的空乏感减轻了许多,虽然距离充盈还差得远,但至少不再是随时会崩溃的状态。识海中的“源符”光芒稳定,缓缓旋转,如同心脏般搏动,持续释放着温和的滋养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几天废寝忘食地“啃食”北辰数据库,他对自身力量的理解、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知道了“灵气”只是宇宙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知道了“仙庭”可能是一个掌握了高等能量运用技术的、偏向唯心侧的古老文明集合体,而“帝国”则代表了极致的唯物与科技侧。知道了“盘古之心”作为“宇宙常数调节器”的恐怖位格,也明白了自己体内孙悟空烙印所代表的“战斗与反抗规则”的深层意义。
他甚至初步解析了【基础灵能屏蔽力场】的原理,虽然受限于材料和能量无法制作,但理解了其如何通过干涉特定频段的能量波与信息素来实现隐匿。
然而,知识的增长并未带来轻松,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他们所处的险境。仙庭的“巡天镜”,帝国的“量子雷达”和“深空探测器”,都拥有扫描整个星球表面乃至浅层空间的能力。他们之前的藏匿,更多是依赖于对方没有进行针对性、高强度的扫描,以及……运气。
这种运气,能持续多久?
他看向沙发上的敖轻雪。
她依旧保持着“蛰龙眠”的姿态,呼吸微不可闻,但脸色比之前好了不少,至少不再是那种令人心悸的惨白。左肩的伤口在龙族强大的自愈能力和聚元阵的辅助下,已经结痂,焦黑的边缘脱落,露出了粉嫩的新肉。她体内那丝龙元本源,也壮大了些许,如同一条细小的冰蓝色溪流,在经脉中缓慢而坚定地流淌。
她的恢复速度,远超李天罡。龙族的底蕴,确实非凡。
似乎是感应到了李天罡的注视,敖轻雪长长的睫毛颤动了一下,也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淡金色的眸子,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锐利,虽然深处依旧带着一丝疲惫,但已不再是之前的黯淡无光。
“感觉如何?”李天罡问道。
“性命无虞,龙元恢复半成,可动用些许微末神通。”敖轻雪的声音依旧清冷,但中气足了一些,“此地虽能藏身,却非久留之地。聚元阵汇聚能量,虽极其微弱,但时日一长,亦可能引起某些存在的注意。”
李天罡点了点头,这正是他所担忧的。他们就像藏在沙子里的两颗小石子,平时无人在意,但如果有人拿着筛子在这片沙滩上细细过滤,被发现是迟早的事。
“我们需要一个更安全、更稳定的据点,最好能连接到自然的能量节点,比如地脉。”李天罡沉吟道,“而且,我们需要信息,需要了解外面现在是什么情况。仙庭和帝国有没有在找我们?动静有多大?”
他走到窗边,极其小心地掀开窗帘的一角,向外望去。
夜色下的城市依旧灯火辉煌,车流如织,看似一切如常。但在他的破妄金瞳视野中,却能隐约察觉到一些不寻常的“痕迹”。
天空中,偶尔会有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波动一闪而过,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荡起细微的涟漪。那波动带着仙庭特有的清冷正气,也夹杂着帝国科技的冰冷秩序感。
他们在扫描!虽然并非高强度、针对性的扫描,更像是一种常规的、大范围的监控网络!
不仅如此,在他强化后的感知中,城市里似乎多了一些……不协调的“气息”。
一些穿着普通、混迹于人群中的身影,他们的生命磁场远比常人强大、凝练,带着一种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古意”或“锐气”。他们看似随意地行走、驻足,但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城市的各个角落,尤其是……能量反应异常的区域附近。
是仙庭的外围人员?还是帝国潜伏的特工?
李天罡的心沉了下去。追捕的网,果然已经撒开了。虽然目前还是大海捞针的阶段,但他们必须更加小心。
他放下窗帘,眉头紧锁。
“我们可能需要离开这座城市。”他转过身,对敖轻雪说道,“这里目标太大,监控太严密。”
敖轻雪沉默片刻,点了点头:“龙族在陆地上,尚有幾处隐秘的联络点或安全屋,但年代久远,不知是否还能使用,且距离此地颇远。”
就在这时,李天罡识海中,那枚“源符”忽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与数据库中某个之前被忽略的、关于“东海之滨、上古水脉节点”的信息产生了共鸣!
那是一份星盟时期绘制的、标注了地球主要能量节点(灵脉)的地图残片。其中一处较小的节点,恰好位于东海市邻近的县级市——清源市的郊区!根据备注,那里曾有一个小型的星盟观测站,后来被遗弃。
清源市!距离东海市不过百公里,经济相对落后,监控力度必然远小于东海市!而且有上古水脉节点,意味着可能存在更适合恢复的能量环境!
“或许……我们不用去那么远。”李天罡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我知道一个地方,可能符合要求。”
他快速将清源市水脉节点和废弃观测站的信息告诉了敖轻雪。
“废弃的星盟观测站?”敖轻雪眼中也露出一丝兴趣,“若能找到,或可解燃眉之急。”
目标初步确定。
但如何安全地离开东海市,前往百公里外的清源市,又是一个难题。乘坐任何需要身份验证的交通工具都风险极大。
李天罡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凌乱的工作台。或许……可以借助一点“现代”的手段?
他走到工作台前,开始翻找。他记得那个朋友除了搞电子,偶尔也喜欢玩点无线电和……不太合法的信号屏蔽与伪装设备。
几分钟后,他在一个锁着的抽屉里(密码他碰巧知道),找到了几个U盘大小的黑色装置,以及一本手写的、字迹潦草的笔记。
笔记上写着:“迷你广谱信号干扰器(试验品3号)”、“低功率身份识别信息临时屏蔽贴片(不稳定,慎用!)”。
李天罡拿起那几个U盘大小的干扰器和几片薄如蝉翼的金属贴片,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虽然朋友标注了“不稳定”和“慎用”,但此刻,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需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利用这些简陋的设备,在城市监控网络的缝隙中,悄无声息地潜行到清源市。
风暴将至,他们必须在被彻底锁定前,转移至更深的阴影之中。
(第二十二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