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 > 第140章 漫天要价的拖拉机

第140章 漫天要价的拖拉机

    陈卫民蹲到地上算了算,五十五千瓦相当于七十四点八马力。

    基洛维兹K-700A履带式拖拉机是一百三十马力,比东方红高这么多?

    东方红卖三万九,这个要卖多少钱?

    “维列尼厂长,为什么没人来买呢?”

    维列尼说道:“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按照国家的计划生产了两千辆拖拉机,但是一直没人来提车,我们的职工已经开始饿肚子了。”

    陈卫民想了想,说道:“维列尼厂长,哪怕有人来买,你们依然要饿肚子。”

    维列尼露出了痛苦的神色,“是啊,一辆拖拉机五千卢布,根本就不够职工生存下去。”

    “我帮你们处理一批?”

    维列尼好像没听到一般,安静的看着漫山遍野的拖拉机,十几分钟没有出声。

    “给美元吗?”

    “不,给物资。”

    “白酒?”

    “罐头,水果,白酒,蔬菜,皮衣,皮鞋等等,都可以,只要你开出清单,我都给你弄到。”

    “有药吗?”

    “药品?”

    “是的,我们需要青霉素,需要生理盐水,更需要医用酒精,但是买不到,我们厂的职工医院已经关门了。”

    “我要你们所有的拖拉机,你们开个清单,我考虑考虑。”

    “朋友,谢谢你。”

    “不客气。”

    “你们要羊皮吗?绵羊皮。”

    陈卫民还没说话,孙铁军已经开口了,“要,你们有?”

    “有,不过不是我们厂,是我们的兄弟单位,鞑靼斯坦共和国最大国营农场,他们手里有五百多万张羊皮卖不出去。”

    又要发笔横财了。

    国内绵羊皮四十八一张,五百万张多少钱?好像过亿啊?

    我糙!

    “还是那句话,我只能支付物资。”

    “好的,我会让他们交出一份清单,不过,我希望你们能尽快给我们运一批物资过来,尤其是药品和水果,以及过冬的服装。”

    “只要谈妥了,我马上安排人回国准备。”

    只在喀山农用机械厂待了两个小时,陈卫民就回来了。

    不到一个小时,维列尼送来了两张清单。

    看到清单,陈卫民的仙气差点没上来。

    罐头要的不多,只要五百吨。

    白酒要的不多,只要五万瓶。

    可是其他物资就了不得了。

    苹果要一万吨?

    黄瓜要一万吨?

    西红柿要一万吨?

    洋葱要两万吨?

    茶叶你都要一百吨是什么事?

    至于羽绒服、皮鞋、围巾、帽子,那就更了不得了,我干脆把华夏的产能都给你算了。

    维生素、青霉素、生理盐水、医用酒精等等,也要了不老少。

    陈卫民算了一下,不算医疗用品,这批物资在国内的采购价格已经超过了五千万人民币。

    而且是双份!农用机械厂和国营农场各一份,一个亿!

    一个亿哇!

    这他娘的把我当冤大头?

    “维列尼厂长,你们知道这批物资在苏联价值多少吗?”

    维列尼尴尬的说道:“估计能卖一千万卢布。”

    “得嘞,咱也别矫情了,我直接给您一千万卢布,咱们完成交易,怎么样?”

    “那怎么行?”,维列尼急了,“我拿着卢布也买不到东西啊。”

    “您老人家也知道买不到啊?”

    维列尼又尴尬的笑了。

    “您知道运到苏联要多少运费吗?您知道这些东西在华夏国内采购价格是多少吗?”

    “你想给多少?”

    “十分之一。”

    “那不行,国营农场在全鞑靼斯坦共和国有五万多名职工,根本就不够。”

    “那我无能为力,我是商人,不是慈善家,更不是苏联政府,我需要利润。”

    “八成。”

    随后,双方展开了唇枪舌剑。

    但是始终没谈成。

    陈卫民最终坚持两成物资,而维列尼坚持至少六成。

    眼看着天要黑了。

    陈卫民说道:“维列尼厂长,我想我们的分歧太大了,我要去一趟萨马拉,等我从萨马拉回来的路上,咱们继续谈谈吧,我也了解一下你们这批物资的真正价值是多少,你也了解一下你们要的物资在苏联价值多少,这样我们才有谈成的希望。”

    “别,陈,我们的职工等不得了,我们只吃羊肉,根本就撑不住这漫长的冬天,我们的职工依然在裹着羊皮过冬。”

    “那你需要拿出你们的诚意,我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

    “五成,最少五成。”

    “抱歉。”

    “陈,求你了,救救我们的职工。”

    陈卫民终究于心不忍。

    “军子,你留下继续和他磨,最多三成,黄瓜和西红柿的量必须降下来,鲁中的产量也不多,洋葱可以适当的多给,围巾帽子都可以多给,还有,问问家里这些药品价值多少钱,这样的拖拉机在国内能卖多少钱,等我返回喀山的时候,再亲自和他谈。”

    “为什么要降下来?咱们直接去南方采购黄瓜和西红柿,这玩意在南方不值钱,即便路途远,损耗三分之一也比从北方采购便宜。”

    陈卫民愣了一下。

    “好吧,是我的思想狭隘了,但是计算价格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燕京的价格算账哈。”

    孙铁军答应下来。

    第二天,在维列尼欲求不满的目光中,一行人继续上路。

    孙铁军感觉非常兴奋,自从来到苏联,他一直干接车交接的工作,从来没有独立完成一次谈判。

    他觉得,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陈卫民几斤几两他非常清楚,陈卫民能干成,我也能干成。

    “孙铁军呢?”

    “留在喀山谈判。”

    杨树林激动的问道:“战略轰炸机?”

    “美的你,别瞎想哈,拖拉机。”

    一听是拖拉机,杨树林没什么兴趣了。

    “能当推土机用的拖拉机。”

    “推土机?”,杨树林又来了兴趣了。

    “对,比国内的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马力还大了百分之三十四,就是不知道国内能卖多少钱。”

    杨树林上了心。

    推土机啊,国内军队需要,尤其是工程兵,太需要了。

    现在工程兵承接的工程,都需要大型机械。

    “老陈,你准备卖多少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