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寂灭仙尊 > 第十二章 石崩穴塌,灵引门开

第十二章 石崩穴塌,灵引门开

    阿珠的哭声被洞穴深处的寒风卷得细碎,她攥着木老那把磨得发亮的旧猎刀,刀鞘上的兽皮绳还带着爷爷生前的温度,指尖却冰凉得像攥着块寒冰。易风蹲在她身边,用袖子擦了擦她满是泪痕的脸,声音比平时沉了些:“哭够了就起来,你爷爷用命换咱们的时间,不是让咱们在这蹲到被石头埋了的。”

    他这话没带多少安慰的软语,却让阿珠的哭声渐渐小了。小姑娘吸了吸鼻子,把猎刀抱在怀里,点了点头——她记得爷爷说过,猎户家的孩子,眼泪要往肚子里咽,活下去才是对死人最好的交代。

    云曦已经走到了刻着“混沌之源”的石门边,手里的火折子快燃尽了,她干脆把剩下的半截扔进石壁的缝隙里,借着微弱的火光打量门楣上的纹路。那些纹路比石室里的铜鼎纹更复杂,像缠绕的藤蔓,又像流动的溪水,最中间的莲花印记比云曦爹笔记里画的更清晰,只是花瓣边缘多了几道细碎的裂痕。

    “这阵纹……好像需要灵气催动。”云曦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莲花印记,指尖传来一阵微弱的刺痛,“但我只会基础的隐匿阵,这种上古阵纹,我爹的笔记里只提过一句‘需同源灵脉引动’,到底什么是同源灵脉……”

    “要不试试我的?”易风走过来,他刚把木老的尸体靠在石门侧边的凹处,用几块碎石挡住——至少不能让爷爷的遗体被后面的坍塌埋了。他伸出右手,掌心还留着之前对抗赵虎时的划伤,血迹已经凝固成暗红的痂,“我这‘杂灵根’要是真能管用,也算是没白费它天天在我丹田捣乱。”

    这话带着点少年人的自嘲,却让紧绷的气氛松了些。云曦点了点头,往旁边退了退,让易风的手掌贴在莲花印记上。

    指尖刚碰到石门,易风就觉得丹田像被扔进了块烧红的烙铁,混元灵脉突然剧烈跳动起来,比之前在铜鼎边时更狂躁。一股温热的灵气顺着他的手臂往上涌,顺着掌心钻进莲花印记里——石门上的纹路突然亮了!不是铜鼎那样的青光,而是淡淡的金芒,像夕阳落在水面上的碎光,顺着纹路蔓延开来,把整个石室都照得暖融融的。

    “有用!”林小乙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又赶紧捂住嘴——他怕惊动外面的赵家护院。

    可没等众人高兴多久,洞穴深处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紧接着就是碎石滚落的声音,头顶的石屑像下雨一样往下掉。易风赶紧把阿珠护在怀里,云曦也抓住了林小乙的胳膊,几人死死贴着石门,才没被掉下来的石块砸到。

    “是赵虎!”易风咬着牙,他能听到远处传来赵虎的嘶吼,虽然模糊,却能辨出那是在喊“点火”“炸塌”,“那混蛋想把整个洞穴炸了,让咱们陪葬!”

    火油燃烧的焦糊味越来越浓,洞穴坍塌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原本宽敞的石室已经被碎石占了一半,木老的遗体旁也落了不少石块,易风看着那抹熟悉的灰布衫,眼底的怒火像要烧起来。

    “阵纹还差最后一道!”云曦的声音带着颤抖,却依旧坚定,她指着石门右下角的一道短纹,“那里的灵气不够,易风,你能不能再催动些灵气?”

    易风深吸一口气,他能感觉到丹田的灵脉已经有些乏力——刚才对抗赵虎和催动铜鼎已经耗了不少灵气,现在还要强行引动阵纹,弄不好会伤到自己的经脉。可他看着身边瑟瑟发抖的阿珠,看着紧盯着阵纹的云曦,看着攥着药锄、脸色发白却没后退的林小乙,咬了咬牙:“拼了!”

    他闭上眼睛,集中全部注意力,引导丹田的灵脉往掌心涌。这次的灵气比之前更汹涌,掌心的伤口被灵气撑得裂开,鲜血渗出来,滴在莲花印记上——诡异的是,鲜血碰到金芒,竟被阵纹吸了进去,原本黯淡的最后一道短纹瞬间亮了起来!

    “咔嚓——”

    石门发出一阵沉闷的响声,像沉睡了千年的巨兽终于苏醒,缓缓往两边打开。门后不是想象中的黑暗,而是泛着淡淡的白光,空气里没有洞穴的霉味,反而有股清新的草木香,像是初春的山林。

    “快进去!”易风率先把阿珠推进门里,云曦和林小乙紧随其后。他回头看了一眼木老的遗体,又看了眼越来越近的火油火焰,心里默念:爷爷,我会带着阿珠好好活下去,以后一定回来给你报仇。

    就在易风刚跨过石门门槛的瞬间,身后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整个石室彻底坍塌了,碎石和火焰被隔绝在石门之外,只留下门楣上“混沌之源”四个大字,在白光里泛着淡淡的金芒。

    门后的空间比想象中宽敞,像是个天然的溶洞,地面铺着一层柔软的苔藓,踩上去像踩在棉花上。洞顶垂下许多钟乳石,上面挂着晶莹的水珠,滴在苔藓上,发出“叮咚”的声响,像清脆的铃声。

    “这里……好像没有危险?”林小乙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几步,发现苔藓下面没有陷阱,才松了口气。

    阿珠靠在易风身边,眼睛还红红的,却不再哭了,她抱着木老的猎刀,小声问:“易风哥,我们现在安全了吗?赵虎他们……还能找到我们吗?”

    “暂时安全,但赵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易风蹲下来,摸了摸阿珠的头,“他是赵家的护院统领,炸塌了洞穴,肯定会回去搬援兵,咱们得尽快找到这里的出口,离开黑风岭。”

    云曦已经走到了溶洞的中间,那里有一块半人高的白色石头,石头表面很光滑,像是被人打磨过,上面也刻着几道简单的纹路,和石门上的阵纹有些相似。她蹲下来,用手指碰了碰石头,突然“呀”了一声,赶紧缩回手。

    “怎么了?”易风赶紧走过去。

    “这石头……是温的。”云曦的声音里带着惊讶,“而且我能感觉到,里面有很微弱的灵气,和你刚才催动阵纹的灵气很像。”

    易风也伸出手,碰了碰白色石头——果然是温的,像晒过太阳的鹅卵石。更奇怪的是,他的掌心刚碰到石头,丹田的混元灵脉又开始跳动起来,这次不像之前那么狂躁,反而像找到了伙伴,轻轻的,有节奏的,和石头的温度呼应着。

    “这地方到底是什么来头?”易风皱着眉头,他越来越觉得,这个洞穴深处的秘密,可能比他想象中更复杂,“铜鼎、石门、温石,还有‘混沌之源’的字……总不能是哪个古代猎户闲着没事挖的吧?”

    “说不定……是修仙者留下的?”林小乙小声猜测,他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说过,深山里偶尔会有修仙者的遗迹,里面藏着能让人一步登天的宝贝,只是从来没人真的见过。

    众人跟着易风踏入石室,阿珠攥着玉简紧张地打量四周,林小乙还在揉着被蛇尾抽过的胳膊,云曦却突然定在原地,目光死死盯着石室角落——那里立着一尊半人高的青铜鼎,鼎身爬满绿锈,却在灵引石的金芒下,显露出几处未被腐蚀的刻痕,正是“混沌之源”四个古字,与石门内侧的符号如出一辙。

    她快步走到鼎边,指尖拂过鼎身温凉的铜锈,又蹲下身摸了摸石台周围的地面——石板下竟嵌着暗褐色的“温石”,触手带着恒定的暖意,正是父亲留的古籍《荒古地域志》里提过的“聚灵温石”,专用于上古修士稳固灵气的场所。

    “是真的……和古书记载的一模一样!”云曦声音发颤,转身抓着易风的胳膊,灵引石的金芒映得她眼底发亮。

    “我小时候翻父亲藏的《荒古地域志》,里面记过一处‘混沌道痕遗迹’,有刻着‘混沌之源’的铜鼎、带道痕的石门,石台周围还嵌着聚灵温石,说能引导天地灵气汇入核心……当时我以为是先辈臆想,没想到真的存在!”

    易风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铜鼎,阿珠和林小乙也围了过来。

    云曦又想起什么,语速更快:“不止这一处!那本古籍后面还附了先辈修士的手札,说在苍茫山脉四周,至少有六七处类似遗迹——有的藏在深谷,有的隐在溶洞,甚至有一处在千年古木的树芯里,都有‘混沌之源’的标记和相同的石道、铜鼎布局!”

    她蹲下身,用灵引石的金芒照亮地面的道痕,指尖沿着符号轨迹滑动:“手札里说,这些遗迹是‘同源脉络’,好像在围着苍茫山脉布一个大阵,但先辈们找了几百年,也没摸清阵眼在哪,只知道每处遗迹里都有灵引石一样的‘钥匙’,能开启对应的石门……”

    “苍茫山脉?”易风眉头骤然蹙起,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袋里的储物戒——那枚暗银色戒指的纹路似在此时发烫。他恍惚想起木老当年在黑石谷篝火旁的话,老人浑浊的眼睛望着远山,声音裹着灵雾的湿意:“那山哪是凡山?横跨三州地界,绵延出去的脉脊能绕着东域走小半圈,数十万里山境里,灵雾浓得能吞了筑基修士的识海,低阶的连山脚下的瘴气都扛不住。”

    此刻再看石室里泛着绿锈的铜鼎,石台下温石透出的恒定暖意,还有“混沌之源”四个字在灵引石金芒下的冷光,易风心头猛地一沉:这古藏绝不是偶然出现的秘境——赵虎带着护院疯了似的追来,要抢的恐怕不只是石台后的玉简和储物戒,而是能开启苍茫山脉四周六七处遗迹的“灵引石钥匙”!

    “《荒古地域志》里,就只记了这些?”易风抬眼看向云曦,语气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云曦指尖还抵着铜鼎的刻痕,闻言缓缓收回手,眼神飘向石室昏暗的角落,像是在回忆古籍里泛黄的字迹:“正文里没再多说,但先辈手札末尾,提了段关于苍茫山脉的传说。”

    “传说?”林小乙立刻凑了过来,耳朵几乎要贴到云曦跟前,刚被蛇尾抽红的胳膊还架在胸前,脸上却满是好奇,“是有宝藏还是有妖兽?”

    云曦被他的模样逗得弯了弯眼,却又很快敛起笑意,声音放得轻而缓,像是怕惊扰了古老的秘密:“手札里说,苍茫山脉……本不在这里。”

    “不在这里?”林小乙咂了咂嘴,故意夸张地扬了扬眉,“难不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嘿嘿,总不能是仙界搬来的吧?”

    “算你猜对了一半,可惜没奖励。”云曦的指尖点了点铜鼎上的“混沌”二字,目光突然变得悠远,“传说在不知多少岁月前,苍茫山脉还是片吞人的汪洋,坐落在十几万里外的葬仙谷上空。有位仙界大能,只从虚空里轻轻一指,整座山脉就像被无形的手攥住,连根拔起,翻山倒海般挪到了现在的地界。而原本山脉的根基处,直接往下沉了数千米,硬生生砸出了四周峭壁千仞、方圆万里的葬仙谷。”

    “嘶——”倒抽冷气的声音在石室里响起。阿珠攥着玉简的手紧得指节发白,林小乙脸上的笑意早没了踪影,嘴巴张得能塞进个灵晶;就连一直还算镇定的易风,都感觉后脊背窜起一股寒意,指尖还残留着灵引石的余温,那暖意下潜伏的阴冷却像细针般扎着丹田——传说中的金仙也只顶多能撼动几百米的山岭吧,能随手移走万里山脉的大能,他们这些刚摸到筑基门槛的修士,在其面前竟真如蝼蚁般渺小。

    易风的目光落在石台上那枚泛着温润光的灵引石上,突然觉得石头表面的纹路有些眼熟——像是在哪本残破的古籍里见过,又像是在梦里瞥到过,明明就在脑海边缘,却怎么也抓不住。

    方才指尖触到灵引石时,那股熟悉的暖意包裹着他的灵脉,可暖意深处,又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邪恶悸动,像冬眠的毒蛇在悄悄吐信。他的脑子飞速转着,碎片般的念头在识海里撞来撞去:

    铜鼎的绿锈、石门的道痕、温石的暖意,还有“混沌之源”四个字的冷光;

    横跨数州的苍茫山脉、万里方圆的葬仙谷,仙界大能移山的传说;

    云曦说的六七处同源遗迹,灵引石这把“钥匙”……

    这到底是无上的机缘,还是裹着蜜糖的陷阱?“混沌之源”又是什么?是上古修士的传承,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易风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不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偏偏抓不到头绪。他看向石室另一侧,石门缝隙里已经透进护院的火把光,赵虎的怒吼声越来越近。

    “先离开这里再说。”易风攥紧灵引石,掌心的暖意与寒意交织,“不管是机缘还是陷阱,走一步看一步,总能摸清底细。”

    就在这时,溶洞深处突然传来一阵“哗啦啦”的声音,像是水流的声音,还夹杂着某种动物的低吼,虽然很远,却能让人感觉到一股危险的气息。

    “有妖兽!”易风瞬间绷紧了神经,把阿珠护在身后,右手摸向腰间的短匕——刚才和赵虎打斗时掉在石室里了,现在手里空空如也,只能靠炼体九重的肉身硬抗。

    云曦赶紧从袖袋里摸出仅剩的两枚铜钉,捏在手里:“应该是住在这附近的妖兽,咱们别出声,慢慢往水流声的反方向退,说不定能找到出口。”

    几人刚往后退了几步,溶洞深处的低吼突然变近了,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地面也开始微微震动——那妖兽的体型,肯定比黑风岭外围的一阶妖兽大得多。

    易风看着身边的三个半大孩子,又看了看漆黑的溶洞深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勇气。他想起木老临死前的眼神,想起爷爷对他的期望,想起自己丹田深处那不听话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救急的灵脉。

    “你们往后退,我去看看。”易风把阿珠往云曦身边推了推,“要是我半个时辰没回来,你们就顺着苔藓厚的地方往前跑,别管我。”

    “易风哥!”阿珠抓住他的衣角,眼里满是害怕。

    “放心,我没那么容易死。”易风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带着点少年人的倔强和自信,“我这‘杂灵根’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呢,怎么能栽在一只妖兽手里?再说了,我还得帮你爷爷报仇,杀了赵虎那混蛋呢。”

    说完,他转身朝着溶洞深处跑去,背影在淡淡的白光里越来越小,只剩下脚步声和远处的妖兽低吼,在空旷的溶洞里回荡着,像一首悲壮又激昂的战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