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 > 第122章 命案频发(4100字)

第122章 命案频发(4100字)

    听到清脆的敲门声,正沉浸在新环境思绪中的章恒微微回神,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笑意。

    会是谁呢?邓飞亮还是周康去而复返?他起身,步履平稳地走到门前,伸手将房门轻轻打开。

    门外站着的,并非他预想中的任何一位同事,而是分局新上任的政委——李辉。

    这位年轻的政委不到四十岁,中等身材,穿着合身的警服常服,肩章上的星徽熠熠生辉。

    他站姿笔挺,不胖不瘦,显得十分精干。

    最引人注意的是他那双眼睛,目光炯炯有神,透着洞察世事的清明与历练。

    此刻,他脸上洋溢着热情而真诚的笑容,让人初见便心生几分好感。

    “章恒同志,没打扰你吧?”李辉的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

    章恒确实感到有些意外,他迅速收敛了瞬间的讶异,立刻侧身,非常客气地回应:“李政委!您好您好!快请进,快请进!”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李辉让进办公室。

    他热情地招呼李辉在沙发落座,随即转身从柜子里取出茶叶罐——这还是他岳父高长河给他的好茶,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多喝。

    他熟练地泡了两杯热茶,清澈的茶汤在白色的瓷杯中荡漾开,氤氲出淡淡的清香。

    他将一杯茶轻轻放在李辉面前的茶几上,然后自己才在侧面的单人沙发坐下。

    初春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的地板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办公室内茶香袅袅,气氛之中带着一丝初次正式接触的谨慎。

    李辉轻轻吹了吹茶汤,呷了一口,赞道:“好茶。”

    随即,他放下茶杯,目光温和地看向章恒,进入了正题:“章恒同志,不瞒你说,这次来青阳分局之前,市局的黄建喜局长特地找我谈过话。”

    他略微停顿,观察了一下章恒的反应,继续道,“黄局再三叮嘱,要我到了这里之后,一定要注意团结同志,发挥好班子的凝聚力,尤其提到了你,让我要多关心、多支持你的工作。”

    章恒心中明了,这是黄局在向他释放善意,也是李辉在表明自己的“渊源”。

    他面色沉稳,语气诚恳地回应:“谢谢黄局的关心,也谢谢李政委,我一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李辉闻言,爽朗地一笑,摆了摆手:“诶,不必这么客气,早在市局的时候,我就多次听说过你的事迹,‘破案能手’、‘年轻专家’,名头可是响得很啊。”

    他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更显亲近,“以后工作上有什么想法、遇到什么困难,尽管直接来找我,我们之间,不必讲究那些虚礼,坦诚相待就好。”

    这话里的意思已经相当明显了。

    李辉这是在明确表态,他和章恒是站在同一阵线的,未来在工作中,他将是他坚实的后盾和支持者。

    这是一种主动伸出的橄榄枝,也是一种基于实力和背景的认可。

    章恒心思剔透,自然一听就懂。

    他立刻顺势表态,语气也放松自然了许多:“政委,有您这句话,那我以后可真就不客气了,工作上遇到难题,少不了要来向您请示汇报,请您指点。”

    “这就对了嘛!”李辉显得很高兴,“你能来找我,说明信得过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谈什么请示指点,共同研究嘛!”

    两人之间的那层初次见面的薄冰,在这坦诚的交流中迅速消融。

    他们一边品着清茶,一边聊了起来。

    话题从分局的日常工作,到近期的一些社会治安情况,甚至偶尔也谈及一些非敏感的个人趣事。

    明明是第一次如此正式地私下交流,却感觉颇为投缘,能聊到一块儿去,办公室内不时响起轻松的笑声。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李辉杯中的茶已见底,他看了看手表,适时地起身告辞。

    章恒也连忙站起来,客气而热情地将他送到办公室门口。

    在门口,李辉再次用力地握住章恒的手,目光恳切地强调:“章恒同志,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要多走动。没事常到我办公室来坐坐,喝喝茶,聊聊天。”

    “一定,一定。政委您慢走。”章恒爽快地应承下来,态度恭敬而不失分寸。

    目送李辉的身影消失在走廊转角,章恒才轻轻关上门,回到办公桌前坐下。

    回想起刚才的一幕,他不禁嘴角微扬,露出一丝由衷的笑意。

    这无疑是件好事。新任政委态度明确,上面有领导支持,意味着他未来在工作中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掣肘和麻烦。

    工作环境顺心,对于一心扑在案子上的他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愉悦的了。

    他刚拿起一份文件准备翻阅,门外再次响起了敲门声,这次的声音显得更随意、更熟悉一些。

    “请进。”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刚刚晋升为主管刑侦副局长的胡志华。

    他满面春风,步履轻快,显然精神和心情都极佳,一进门就朗声笑道:“章恒!恭喜恭喜啊!这独立办公室一坐,感觉立马不一样了!”

    看到是胡志华,而且对方毫无副局长的架子,语气亲热得像老朋友串门,章恒也由衷地笑了起来,起身相迎:“胡局,您就别打趣我了,同喜同喜,更应该恭喜您高升,以后可就是我们的直接领导了,得多关照我们这些老部下啊。”

    “哈哈,什么领导不领导的,咱们还是老规矩,该怎么着还怎么着。”

    胡志华笑着摆手,很随意地在刚才李辉坐过的沙发上坐下,自己动手拿起茶壶又倒了一杯茶,“你这儿环境不错,茶也不错。”

    “老领导您喜欢就好。”

    两人之间完全没有刚才与李辉交谈时的那份初始的客套,气氛更加轻松随意。

    他们聊起了刑侦大队的一些人事安排,讨论了几个正在跟进的案子的情况,也回忆了一起共事时破获那些大案要案的惊险与畅快。

    办公室里不时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充满了老战友之间才有的默契与喜庆。

    青阳分局因为这次人事变动热闹了几天,但随着时间推移,关于新领导的议论也渐渐平息下去。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正轨,日历一页页翻过,年的气息开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弥漫开来,挂起的红灯笼、采办年货的人流,都预示着农历新年的临近。

    章恒和苏汐早已商量好,今年要去岳父高长河家过年。

    高长河也极力促成,希望三家人能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顿年夜饭。

    这其中包括章恒的父母和妹妹,也包括苏汐的养父母,一想到即将到来的团圆与温馨,章恒心中便充满了期待。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喜庆氛围逐渐浓郁,万家期盼团圆之际,一桩极其恶劣的案件,如同一声惊雷,猛地在白云市炸响,给这年关蒙上了一层浓重而血腥的阴影!

    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个寒冷彻骨的冬日。清晨的宁静被急促的报警电话打破——白云市下辖的宁水县公安局接到报案,该县赵岗村村民赵某一家四口,惨遭灭门!

    消息像带着冰碴的寒风,瞬间席卷了整个白云市的警察系统。

    市局高度重视,一把手黄建喜亲自带队,率领刑侦、技侦等多位局领导和精干力量,第一时间顶风冒雪,赶往偏远的案发现场。

    当重案组民警推开赵家那扇虚掩的房门时,一股浓烈到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熏得人几乎窒息。

    眼前的景象让即便是见惯了罪案现场的老刑警们也感到头皮发麻、怒火中烧!

    男主人赵某、他的妻子,以及他们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四人并排倒在冰冷的床上或地上,早已气绝多时。

    令人发指的是,每个人的额头正中,都有一个触目惊心的巨大窟窿, 显然是遭钝器猛烈击打所致,凝固的暗红色血液和灰白色的脑浆溅满了墙壁和炕席。

    更残忍的是,初步勘查发现,年仅十几岁的女儿和年纪更小的儿子,尸体上都有明显的被侵犯痕迹!凶手之暴虐,人性之泯灭,由此可见一斑。

    整个家中被翻得底朝天,柜门大开,衣物、杂物散落一地,一片狼藉。

    存放在家中的少量现金被搜刮一空,只剩下几枚孤零零的硬币散落在角落,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这桩入室抢劫与极端性暴力、杀戮结合的惨剧。

    中午,青阳分局食堂里,人声嘈杂,但许多餐桌上议论的话题,都离不开宁水县的这起灭门案。

    章恒、邓飞亮、周康三人坐在一起吃饭,旁边不远处的几位同事正在低声讨论,声音不可避免地传了过来。

    周康听着那些描述,忍不住放下筷子,脸上满是愤懑与不忍,压低声音道:“太他妈惨了!一家四口啊,脑袋上都是一个大洞……那女儿和儿子才多大,居然也……”他说不下去,重重地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邓飞亮接过话题,他的脸色同样阴沉,眼中燃烧着怒火:“这凶手简直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手段这么残忍,连孩子都不放过,强奸加灭口,毫无人性可言!必须尽快把他揪出来!”

    章恒默默地吃着饭,没有说话,但紧握筷子的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作为一名警察,尤其是一名刑侦警察,听到这样的惨案,他内心深处的正义感被猛烈地撞击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怒在胸中翻腾,恨不得立刻将那个丧尽天良的凶手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然而,在愤怒之余,一种职业性的警觉和疑虑也开始在他心中滋生、蔓延。

    他放下筷子,眉头紧锁,目光投向窗外阴沉的天空。

    一般来说,命案本就相对稀少,而像这种手段如此酷烈、针对全家的灭门惨案更是凤毛麟角,往往几年也难得遇到一桩。

    可眼下这是怎么了?

    不到一个月前,隔壁的五河市刚刚发生一起一家三口被杀的灭门案,女主人和两个孩子遇害,据说至今未能侦破,凶手逍遥法外。

    这还没过多久,就在我们白云市下辖的宁水县,又发生了一起手段同样凶残、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恶劣的一家四口灭门案!

    发案频率是不是太高了点?这背后,会不会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还是仅仅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巧合?

    章恒的直觉告诉他,这其中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息,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劲。

    但理智也提醒他,宁水县的案子自有市局和宁水县局全力侦办,并未发生在青阳区的辖区,他不好,也不能贸然插手。

    既然无法直接介入,他目前能做的,也只能是持续关注案件的进展,并在内心祈盼凶手早日落网。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或许是由于凶手的反侦察意识极强,现场遗留的有效线索有限,又或许是其他未知的复杂因素,宁水县的这起灭门案,从发生一直到农历新年,都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凶手的影子如同融入水中的墨滴,消失得无影无踪,给这个本该祥和的新年,留下了一道沉重而屈辱的注脚。

    时间不会因为一桩悬而未决的惨案而停止流逝。

    农历新年还是在鞭炮声和团聚的欢声笑语中到来了。

    章恒和苏汐按照原计划,与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热闹而温馨的春节。走亲访友,互道祝福,时间在团聚的喜悦中飞快流逝。

    正月初七,青阳分局正式上班,恢复了日常工作节奏。

    苏汐因为孕期,依旧在家休假,她的肚子已经明显隆起,预计要到下半年暑假过后才能重返校园。

    年味尚未完全散去,元宵节的彩灯还挂在街头。

    然而,就在元宵节过去没几天,一场新的风暴,毫无征兆地直接席卷了青阳区!

    这一次,命案不再发生在邻市或下辖县区,而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章恒他们所负责的辖区之内!

    案发地点位于青阳区下面的郊区,一个相对偏僻、名为椿树村的地方。

    村头一家由两位老人经营的小卖部内,两位年过花甲的店主,被残忍地杀害于他们赖以生计、也安度晚年的方寸之地之间。

    警报再次拉响,这一次,章恒和他的同事们,再也无法置身事外,必须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直面这血腥而残酷的挑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