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回1986当寡头 > 第76章 还是他吗的公平(二合一)

第76章 还是他吗的公平(二合一)

    “瓦连京娜书记!图尔恰克书记!”

    “感谢组织的信任,这个任务,艰巨却光荣,我们青年科技创造中心接了!”

    吉米演技精湛,露出一副纠结之色,仿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才最终横下决心。

    “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们!”

    瓦连京娜扬起一抹赞赏的笑容。

    “对于青年合作社这个试点,我们没有太多的要求。”

    图尔恰克说话的语气也缓和了许多,“就是希望你们能像运作青年科技创造中心一样,尽快打开局面,做出成绩,至于上缴利润方面,就按老规定来,上缴18%就可以了。”

    “18%?这怎么够呢!”

    吉米拍了下大腿。

    图尔恰克一下子愣住了,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下意识地转头,和瓦连京娜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眼中都充满了惊异。

    “我们之前就跟瓦连京娜书记汇报过,我们青年科技创造中心计划从下半年开始,就把中心利润上缴的比例提高到20%。”吉米信誓旦旦道,“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新成立的青年合作社,也应该按照这个标准,起步就上缴20%!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回报组织的支持和信任!”

    “很好!康斯坦丁同学和吉米同学都非常有觉悟!”

    瓦连京娜脸上的满意之色更浓,“我们市康斯莫尔接下来就期待你们的表现了!”

    “对了,如果你们这个试点取得的成绩,能超过莫斯科那边,我们一定会予以特别嘉奖。”

    图尔恰克补充了一句。

    “这个嘛……”

    吉米半开玩笑半认真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康斯坦丁主任今后能成为我们的第一书记,由他来统筹协调学校康斯莫尔的工作,我想超越莫斯科的这个目标,或许能再多上一两分的把握。”

    瓦连京娜和图尔恰克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康斯坦丁同学,经过这次音乐节,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这次换届选举,希望你能出来竞选,为列宁格勒大学的康斯莫尔注入新的活力。”

    “是,书记!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和栽培!”

    康斯坦丁只觉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唰地站起了身。

    “组织栽培,个人表现!”

    瓦连京娜笑盈盈地起身,拍了拍他的肩。

    ……………………

    吉米随后和康斯坦丁一起,欢送瓦连京娜和图尔恰克离开休息室,一直送到后台的出口处。

    “您二位慢走……”

    康斯坦丁挥了挥手,目送着她们消失在视线尽头,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在确认四下无人后,不解的语气里夹杂一丝肉疼,“大哥,青年科技创造中心给20%的利润也就算了,毕竟是之前跟瓦连京娜书记谈好的条件,可为什么青年合作社也给20%?”

    “用20%的利润,来换取康斯莫尔系统这个‘屋顶’,难道你觉得不划算吗?”

    吉米笑了笑,伸手指了指天花板。

    苏联向来有照顾自己派系的传统,所以往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勋宗在时,内务部强势;光宗在时,克格勃强势;而如今最强势的非康斯莫尔莫属。

    因为如今的戈地图,正是康斯莫尔系统出身,跟康斯莫尔有着很深的渊源。

    看着康斯坦丁眼神里透着清澈的愚蠢,吉米并没有解释其中的弯弯绕绕,而是拍了下他的背。

    “别想这么多了,这些以后你会慢慢明白的。”

    “走吧,我们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有一位重要的‘客人’还等着见你呢。”

    “客人?什么客人?”

    康斯坦丁一脸疑惑。

    “《列宁格勒真理报》的记者,尤马舍夫同志。”

    吉米领着将信将疑的康斯坦丁回到气氛热烈的后台。

    尤马舍夫从一个僻静的角落走了出来,面带微笑地打起招呼。

    “吉米同学!太好了,总算是找到你了!”

    “好久不见,尤马舍夫同志。”

    吉米洋溢热情地和他握手寒暄。

    康斯坦丁左看看,右看看,惊讶不已,“你们原来认识?”

    “这位尤马舍夫同志可是《列宁格勒真理报》的资深记者。”

    吉米轻描淡写地解释说:“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我姑妈的报道。”

    “说起来,还要多谢你和你姑妈……”

    尤马舍夫不禁感慨了一句。

    之所以自己对吉米印象如此深刻,正是因为那篇关于个体经济的新闻,让他在报社里一战成名,稳稳滴站住了脚跟,要不然,今天也轮不到他来报道这个“爱与和平”主题音乐节。

    想到这里,摇头失笑道:“只是我万万没想到,组织策划这场规模空前的音乐节的竟然是你!”

    “咳咳!”

    吉米咳嗽了声,用官方口吻说:“尤马舍夫同志,准确地说,整个音乐节是在列宁格勒大学校务委员会和康斯莫尔的牵头领导下,由我们青年科技创造中心以及宣传室联合主办的。”

    “我和康斯坦丁主任作为具体负责人,确实发挥了一些不小的作用。”

    “那真的是太好了!”

    尤马舍夫又惊又喜,觉得吉米简直就是自己的幸运星。

    就在别家媒体犯愁该如何接近和采访到这次音乐节的主办方,正主现在恰恰就在自己的眼前。

    随即热切地抓着吉米的手,“这次无论如何,都要请你接受我们《列宁格勒真理报》的采访。”

    “当然没问题,配合媒体的工作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吉米玩味地眨了眨眼,“不过,我觉得你第一个要采访的对象,不应该是我,而是这位。”

    尤马舍夫顺着他的目光,望向康斯坦丁,先是一愣,但很快理会吉米的用意。

    “你的意思是……”

    “就和我姑妈那次一样。”

    吉米嘿然一笑,“如果你打算把这次音乐节写成一篇有深度的新闻稿,我建议你一定要侧重在我们康斯坦丁主任身上,因为他身上充满了符合时代精神、成为青年榜样的故事。”

    尤马舍夫眼前顿时一亮,“我明白了!吉米同学,非常谢谢你的建议!”

    “那我就不打扰你们的采访了。”

    吉米轻推了康斯坦丁一把,然后借着握手的机会,把早已准备好的信封塞了过去。

    “这是?”

    尤马舍夫愣了一下。

    “我们的一点心意而已。”

    吉米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你为了报道我们的活动,专程跑来一趟,总不能还让你自己坐地铁、挤公交吧?这是我们中心为所有受邀前来采访的媒体同志准备的一点小小的交通补助。”

    “由我们康斯坦丁主任亲自特批下来的,对吧,主任?”

    看到他的眼神暗示,康斯坦丁立马会意,连连点头。

    “对对对,尤马舍夫同志,你就收下吧,这是你们应得的……”

    “这……那我就不客气了。”

    尤马舍夫握着信封,虽然无法估量出其中卢布的厚度,但却能感受到两人善意的温度。

    …………………

    “爱与和平”音乐节结束的第二天,余热未消。

    甚至可以说,热潮才刚刚开始在列宁格勒大学校园里汹涌。

    教室、走廊、食堂,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里,学生们都在热烈地讨论和点评音乐节上的各种节目。

    其中讨论度最高的歌曲,引起大合唱的《One day》高居第一,超过了维克多崔的《血液型》。

    而讨论最多的人,除了维克多·崔这些摇滚乐手,莫过于就是吉米和康斯坦丁。

    在如此的舆论下,康斯坦丁在学校里的人气和威望急剧飙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中心主任,而是给广大学生带来梦寐以求摇滚盛宴的英雄,是呼吁“爱与和平”的使者,康斯坦丁凭借着一场音乐节,收获了无数学生的敬意,甚至是崇拜。

    校园里,毫无疑问地兴起了一股“康斯坦丁热”。

    热度节节攀升,舆论持续发酵。

    特别是在《列宁格勒真理报》等重点报道音乐节和康斯坦丁的报纸出炉后,这股“康斯坦丁热”被推向了最高潮,影响力已经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辐射到区里,乃至市里。

    借着这股东风,吉米让康斯坦丁不用再隐藏野心,正式宣布参与第一书记的竞选!

    这一下,彻底打破了之前诺维科夫和丹尼尔保持的二元对立格局!

    整个列宁格勒大学,乱成了一锅粥!

    索菲亚收到风声后,立刻把吉米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双手抱胸,身体微微后仰,不经意间凸显出她上身傲人的曲线。

    “行啊,你和康斯坦丁……倒是藏得真深啊。”

    “深?什么深?”

    “索菲亚老师,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吉揣着明白装糊涂,双眼不小心地扫过她胸前沉甸甸的硕果。

    虽然被衣物遮挡得看不见,但这事业线绝对浅不了!

    “还跟我装傻?”

    索菲亚又气又笑,用指尖敲了敲桌上的一份文件,“康斯坦丁申请竞选第一书记的表格,已经送到我这里了,可我明明记得,你之前跟我说,他只是想竞选第二书记。”

    “噢,原来是件事啊!”

    吉米恍然大悟,“这怎么能叫藏得深呢?这是根据形势发展,与时俱进嘛!”

    “是吗?华夏那句古话怎么说来着?”

    索菲亚笑眯眯地改换中文说:“明修……明修什么……”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吉米“乖巧”地接上。

    “没错!就是这句!”

    “怪不得你们要不遗余力地举办这么大规模的音乐节!”

    “怪不得你要让康斯坦丁在最后,和维克多崔他们一起唱那首《One day》!”

    “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里等着呢!一切都是为了给康斯坦丁竞选第一书记造势!”

    索菲亚扬起玩味的笑容:“这一切的背后,就是你在替他出谋划策吧,吉米同学?”

    “索菲亚老师,别生气嘛。”

    吉米走到办公桌前,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你看这事儿的结果不是挺好的吗?”

    索菲亚挑了挑眉,“是吗?”

    “可不是嘛!”

    吉米伸出一根一根手指,“学生们听到了他们想听的摇滚乐,我帮康斯坦丁拉了票,造了势,参与到第一书记的竞选,学校和康斯莫尔也因为这次音乐节,收获到社会的好评和上级的表扬。”

    说话间,摊摊手,“你看,所有人都赢了,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所有人都赢了?恐怕诺维科夫和丹尼尔不这么想吧?”

    索菲亚用戏谑的口吻说:“他们可是输家,尤其是丹尼尔,那天音乐节缺席,该不会是……”

    可不敢胡说啊!

    吉米摆了摆手,“这你就冤枉死我们了,这事是诺维科夫干的。”

    索菲亚诧异不已,耐心地听他讲述了一遍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要是不信,可以去找丹尼尔确认一下,估计他现在对诺维科夫是恨得牙痒痒。”

    吉米调侃了一句,“所以你不觉得,让康斯坦丁来当这个第一书记是最好的选择吗?”

    接着,把之前说服瓦连京娜的那套关于“避免内斗分裂”的理论,又重新阐述了一遍。

    “好吧,算你说的有几分道理。”

    索菲亚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吉米说:“而且,让康斯坦丁当第一书记,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索菲亚追问:“什么好处?”

    吉米言简意赅地说,相较于诺维科夫和丹尼尔的深厚背景,康斯坦丁这个三代务农的数学系高材生,是草根!是平民!

    如果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人,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同学们的拥护,在公平竞选中战胜诺维科夫和丹尼尔,成功当选第一书记,这岂不是强而有力地彰显了康斯莫尔换届选举的公平公正吗!

    列宁格勒大学康斯莫尔,需要一个平民话事人!

    “照你的说法来看,康斯坦丁倒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索菲亚靠在椅背上,仔细咀嚼着吉米的这番话,很快就认同了他的观点。

    吉米嘿然一笑,来列宁格勒大学之前,自己就为了三件事,搞钱!搞钱!还是特么的搞钱!

    但来了之后,就打算再做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特么的公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