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回1986当寡头 > 第52章 你不拿,我怎么拿

第52章 你不拿,我怎么拿

    十一月的列宁格勒,黑夜极其漫长,而黎明总是姗姗来迟。

    上午九点,天才蒙蒙亮,吉米踩着湿滑的路,来到青年科技创造中心所在的偏僻小楼。

    一进门,一股压抑沉闷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士气低落,脸上写满了挫败和茫然,显然这两天过得很不顺利。

    吉米边打招呼,边走向办公室。

    “你来了。”

    趴在桌上的康斯坦丁抬起头,眼睛四周泛着浓重的黑眼圈,嘴唇因焦虑而干裂起皮。

    吉米道:“看样子情况不太好啊。”

    “我们主动联系了两家罐头厂,一开始谈得都还不错,对方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康斯坦丁露出苦涩的笑容,“可最后还是出现跟第一家土豆淀粉厂一模一样的状况,他们总能找出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绝合作。”

    吉米并不意外,“和我预想的一样。”

    “你说的没错,不彻底搞清楚土豆淀粉厂拒绝的真正理由,就算再找十家二十家工厂,恐怕也是徒劳!”康斯坦丁投来期待的目光,“吉米,你、你问到原因了吗?”

    吉米点了点头,把前因后果讲了个明明白白。

    “砰!”

    康斯坦丁重重地拍了下桌子,猛地站起来,“荒谬!实在是太荒谬了!”

    “如果每个人都怕这怕那,那工厂还怎么革新?经济还怎么加速?苏维埃还怎么发展!”

    越说,情绪越激动,内心燃着怒火,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建设好苏联!

    “这你可就有点冤枉斯米尔诺夫厂长了。”

    吉米等他发泄完,才不紧不慢地抛出一个好消息,“昨天他正式通知我,土豆淀粉厂已经同意采购10台由你们研制的土豆分选机。”

    “什么?!”

    康斯坦丁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我没有听错吧?吉米,你确定不是1台,而是10台?”

    吉米玩味道:“没错,就是10台,也许用不了多久,定金就会打到中心的账户上。”

    “你……你到底是怎么说服他改变主意的?”

    康斯坦丁心中的震惊很快被疑惑所取代。

    吉米笑了笑,“我当然是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什么条件?”康斯坦丁追问。

    吉米提醒道:“先说好,我说出来以后,你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要像刚才那样。”

    康斯坦丁信誓旦旦地保证,然后跑去把办公室的门关上,甚至反锁。

    “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其实很简单,斯米尔诺夫他们既然觉得购买分选机对他们没好处,那就给他们点好处。”

    吉米把返点和回扣的方案和盘托出。

    “一台机器,十个点的返点?”

    康斯坦丁倒吸一口气,“还要单独给斯米尔诺夫每台40卢布的特别奖励?”

    “我们之前报价时多报了200卢布,所以实际上没有损失多少,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吉米一直在留意他的神情,却发现他除了一开始感到震惊外,全程都非常的克制和冷静。

    既没有歇斯底里的愤怒,也没有预想的道德批判。

    康斯坦丁扬起一抹无奈的苦笑,“这种情况我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跟那些动辄上亿的棉花案、渔业案比起来,这几十卢布,根本就是黑列巴掉下的一点面包屑而已。”

    “甚至我觉得,他一个堂堂国营厂厂长竟然就为了贪这点钱,未免有些荒唐。”

    “这你就错了。”

    吉米说,返点和和回扣只是蝇头小利而已,真正的大头是分选机本身的价值。

    只要斯米尔诺夫他们愿意,把机器扔到黑市甩卖,完全可以得到三四千卢布。

    “原来是这样。”

    康斯坦丁闪过一丝干脆把分选机卖到黑市的念头,但很快就压了下去。

    吉米道:“既然你理解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返点回扣的模式,你觉得怎么样?”

    康斯坦丁内心万分纠结,道德和现实激烈的碰撞。

    一想到这是青年科技创造中心的第一份合同,一想到只有签更多的合同,获得更多的成绩,才能毕业以后进入康斯莫尔系统,眼里的最后一丝犹豫彻底消失了,仿佛下定决心般:

    “也只有这么办了!”

    ………………

    “轰隆轰隆”,屋外雷声阵阵,豆大的雨点紧随而至。

    康斯坦丁扶了扶眼镜,合同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很快又冒了出来。

    “10台分选机,就算我们中心所有人都不上课,没日没夜地干,也要一年多才能完成。”

    “机器当然不是由中心来做。”

    吉米早已想好了对策,“我们完全可以外包。”

    “什么是外包?”

    康斯坦丁一脸懵圈,这是个他从未听过的词。

    吉米道:“政策文件上不是提过吗,允许青年科技创造中心寻找国营工厂合作,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

    康斯坦丁豁然开朗道:“你的意思是……外包给国营工厂来生产?”

    “没错,我们可以跟工厂签合同,花钱请它们来生产。”

    吉米绘声绘色地勾勒起未来的蓝图,“今后青年科技创造中心只需要把创意设计和研究成果,转化成样机或成熟的技术工艺。”

    “生产方面就交给联合体内的国营工厂,利用他们的工人、生产线和原材料,批量生产就可以了……”

    “对啊!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产能了,可以放心大胆地跟任何工厂签合同!”

    康斯坦丁拍手称快,兴奋不已。

    “不只如此。”

    吉米压低声音。

    当青年科技创造中心收到土豆淀粉厂这类甲方转账的贝兹纳里钦耶,第一时间从银行悉数地提取为卢布,然后以1比10,甚至更高的汇率,大肆收购黑市里流通的贝兹纳里钦耶。

    这样就能用极少的卢布换到大量的贝兹纳里钦耶,再用这笔钱付给负责生产的工厂。

    “这……这……”

    康斯坦丁震惊得说不出话,做梦都没想到一个“贝兹纳里钦耶”能玩出那么多花样。

    “而且我们也可以给负责生产的工厂设立一个物质激励的基金。”

    吉米滔滔不绝,“如果工厂能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任务,我们就用这笔基金来奖励一线的工人和二线的管理层,毕竟,调动积极性最快最直接方式就是给钱。”

    “吉米,你……你真的是个天才!”

    康斯坦丁心里暗暗庆幸,“当初请你来帮忙,真的是请对了!”

    吉米抿了抿嘴,正思考着该如何顺势提出“技术服务和咨询”的想法。

    却没想到,康斯坦丁主动提起了当初承诺过的奖金。

    “无红外线的分选机外包出去的话,成本大概在1000卢布左右。”

    “我们的定价是1600卢布,扣掉返点回扣,也就是每台净赚400卢布,不过这笔利润需要上缴18%给康斯莫尔,剩下来的部分我准备给你30%,其余的70%归中心支配,你看怎么样?”

    “给我三成?”

    吉米倍感意外。

    “这只是第一单而已。”

    康斯坦丁以为他嫌少,连忙解释道:“以后你谈的合同会越来越多,还可以接着涨……”

    吉米摆了摆手,“你误会我的意思了,这单生意之所以能成,除了我的努力以外,也离不开你和中心上下所有人的付出,这笔钱你们理应也要分一份。”

    康斯坦丁摇头说:“不行不行,我身为中心主任,怎么能带头分钱呢?这绝对不行!”

    “正因为你是中心主任,所以这钱你必须拿。”

    “你不拿,我怎么拿?我不拿,大家怎么拿?大家不拿,又怎么能保持战斗力和积极性呢?”

    吉米心里清楚,自己一个人吃独食容易遭嫉恨被举报。

    只有把所有人都拉下水,变成同一条船上的人才是最稳妥、最安全的。

    “我……”

    康斯坦丁虽然见惯了各种贪腐情况,可真的轮到自己时,内心不断地挣扎和煎熬。

    吉米拍了下他的肩,犹如魔鬼在低吟,“你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大家想想。他们这一个多月,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地干,总该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物质激励吧?这是他们应得的。”

    康斯坦丁紧咬牙关,心里的防线终于在他的蛊惑和攻心下,彻底土崩瓦解。

    “好吧,7成里再拿出3成,由我和同志们平分。”

    “不,这可不行!”

    吉米道:“依我看,你和我共分三成,全体同志们分三成,剩下的四成归公,你觉得怎么样?”

    康斯坦丁愣住了:“这未免太委屈你了,本来是说好给你3成的。”

    “我怎么会委屈呢?”

    吉米嘿然一笑,“倒是你,别委屈了你自己,别忘了,你在农庄的父母,还有弟弟妹妹……”

    这句话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在了康斯坦丁的心上。

    见他沉默不语,吉米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如果你实在过意不去,干脆你从我这里分走的那部分,就权当是奥丽娅预付的家教费好了,这你总该能接受了吧?”

    窗外,雨下得更急了,密集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仿佛敲打在康斯坦丁的心头。

    过了半晌,嘴唇翕动了几下,千言万语最后化作一声几乎听不见的叹息。

    “好吧……谢谢你,吉米。”

    说出这句话后,康斯坦丁顿觉心里空荡荡的,仿佛一下子少了点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