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本宫来自现代经济学院 > 第19章:京城铺面的争夺暗流

第19章:京城铺面的争夺暗流

    京城东市,朱雀大街拐角,一间三层楼阁的铺面,地理位置极佳,铺后还带一个不小的院落,本是永安侯府的产业,名曰

    “锦绣阁”。然而,这间本该下金蛋的母鸡,近十年来,却一直以低得离谱的租金,租给一个名为

    “隆昌号”的绸缎商。账面上,这笔租金对侯府而言,几乎是象征性的。

    洛晚晚在梳理侯府外部产业时,第一时间就盯上了这里。她计划将

    “锦绣阁”收回,改造成继

    “云裳阁”、

    “清赏斋”之后的第三家旗舰店——主营海外奇珍、各地特产、精巧玩意儿的

    “珍珑阁”总号。此地段人流如织,达官显贵、富商巨贾往来不绝,正是开设高端杂货店的绝佳位置。

    然而,当她派常安持着侯府文书,前去与

    “隆昌号”的东家商谈租约到期收回铺面事宜时,却碰了个硬钉子。

    “隆昌号”的东家姓钱,是个面团团、笑呵呵的中年人,说话却绵里藏针:“常管事,不是钱某不识抬举,实在是……这铺子我们隆昌号经营了十几年,上下下下的伙计都指着它吃饭呢。再说,当年老侯爷在时,可是亲口允诺过,只要隆昌号诚信经营,这铺子便可长久租用。如今侯府说收就收,岂不是寒了老人的心?这要是传出去,怕是对侯府声誉有碍啊。”常安据理力争,言明租约白纸黑字,即将到期,侯府收回自用,合情合理,愿按契约给予补偿。

    那钱东家却只管打太极,既不松口续约,也不同意交还,只一味强调

    “老侯爷的情面”和

    “伙计们的生计”。消息传回,洛晚晚心知肚明,这

    “隆昌号”背后定然有人,而且来头不小,否则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搪塞侯府。

    她让秋云通过各条线悄悄打听,反馈回来的信息印证了她的猜测。

    “隆昌号”的钱东家,与当今圣上的一位宠妃——淑妃娘娘的娘家表兄,关系密切。

    而淑妃所出的五皇子,年岁渐长,在朝中颇有势力,与萧煜所在的阵营并非一路。

    这就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了,而是牵扯到了皇子间的博弈。对方抬出

    “老侯爷情面”是假,借淑妃和五皇子的势施压是真。硬抢?为了一间铺面,与一位得宠的皇妃和一位有权势的皇子正面冲突,绝非明智之举,也会让萧煜为难。

    退缩?则改革之势受挫,日后收回其他产业将更难进行,且助长对方气焰。

    洛晚晚沉思良久,定下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明面上,依法依规,步步为营;暗地里,借力打力,营造声势。

    明面上,她请萧煜以侯府的名义,正式向京兆府衙备案,申明租约到期,收回铺面自用,一切按《大周律》中房宅租赁条款办理,程序上无可指摘。

    同时,让常安继续与

    “隆昌号”交涉,态度客气,条件合理(愿意支付搬迁补偿,协助安置部分老伙计),但立场坚定:到期必须交还。

    果不其然,

    “隆昌号”方面见侯府态度强硬,便开始耍弄手段。先是暗中唆使几个地痞流氓到正在筹备中的

    “清赏斋”闹事,污蔑售卖赝品;接着,市井间便开始流传起风言风语,说永安侯府新夫人刻薄寡恩,店大欺客,逼走几十年老租户,致使几十号伙计即将流离失所云云。

    甚至有小报含沙射影,暗示侯府此举是财政窘迫,急于敛财。这些手段卑劣却有效,一时间,侯府确实承受了不少舆论压力。

    连太夫人都有些担忧,唤洛晚晚去问话。洛晚晚从容应对:“祖母放心,孙媳一切依律而行,并无错处。那些流言,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有人故意中伤。侯府体恤下人,已妥善安排补偿,并非不管不顾。至于财政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侯府产业整顿初见成效,何来窘迫?”她将

    “清赏斋”和

    “云裳阁”的账目简要呈报,盈利数字清晰可见,太夫人这才安心。安抚好内部,洛晚晚开始发动反击。

    她深知,在京城这个名利场,舆论的高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她选择了借力。几日後,晋王妃举办了一场小范围的花笺品评会,邀请的多是与她交好、且在贵妇圈中有影响力的夫人。

    洛晚晚也在受邀之列。席间,众人难免说起近日京中趣闻,便有人

    “无意”间提到了关于侯府的流言。晋王妃闻言,微微蹙眉,看向洛晚晚:“竟有此事?本宫瞧着晚晚是个再稳妥不过的人儿,管理侯府井井有条,铺子也经营得风生水起,怎会行此不智之事?”洛晚晚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轻轻放下茶盏,脸上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无奈与坦然:“王妃娘娘明鉴。不过是租约到期,按律收回铺面自用,且补偿丰厚,并无逼迫之事。至于流言……许是有些人舍不得那黄金地段的好铺子吧。”她点到为止,并不深究背后之人,反而话锋一转,笑道:“不过,收回那铺子,倒真是想做个有趣的新营生。”

    “哦?是何新营生?”晋王妃果然被引出了兴趣。洛晚晚便顺势将

    “珍珑阁”的构想娓娓道来:搜罗海外奇珍,如会报时的自鸣钟、晶莹剔透的琉璃镜、异域风情的香料;汇聚各地特产,如岭南的佳果蜜饯、江南的精致绣品、塞北的皮毛骨雕;还有各种巧夺天工的机巧玩意,专为京城喜好新奇、追求生活品质的贵人们准备。

    她描述得绘声绘色,极具画面感,尤其强调

    “限量”、

    “独家”、

    “预定”等概念,吊足了在场众位夫人的胃口。晋王妃听得眼眸发亮,连声道:“这主意妙极!如今京里东西虽多,却少有此等集天下奇趣于一处的铺子。何时开张?本宫定要第一个去瞧瞧!”其他夫人也纷纷附和,充满期待。

    品评会结束后,

    “永安侯夫人要开一家汇聚天下奇珍的‘珍珑阁’”的消息,迅速在顶级贵妇圈中传开,冲淡了之前的不利流言,反而勾起了众人的好奇与期待。

    大家都等着看,侯府这位能干的新夫人,又能弄出什么新鲜花样。这种期待的舆论氛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反而让

    “隆昌号”背后的势力有些被动——若再阻挠,倒显得他们小气,阻碍大家

    “猎奇”了。与此同时,萧煜那边也并未闲着。他虽未直接插手,但通过渠道,向某些方面透露了此事,表明了侯府依法收回铺面的坚定立场,以及不愿将事情闹大的

    “善意”。这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警告。明暗手段交织之下,

    “隆昌号”和其背后的势力感受到了压力。继续硬扛,于法无据,于理有亏,还要承受贵族圈子的非议和侯府方面的潜在反制;顺势而下,虽失了铺面,但至少保住了颜面和补偿。

    最终,在租约到期前几日,

    “隆昌号”的钱东家主动找到常安,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表示愿意配合交接,只求侯府能体谅其难处,给予些许搬迁时日。

    常安禀明洛晚晚后,洛晚晚大度地应允宽限半月。收回铺面那日,洛晚晚亲自去了一趟

    “锦绣阁”。看着那积满灰尘却难掩昔日繁华的雕梁画栋,她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一种历经博弈后的平静。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间铺面的争夺,更是她能否在京城立足、推行自己商业理念的关键一役。

    此役的胜利,不仅扫清了一个障碍,更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永安侯府这位新主母,不仅有想法,更有能力、有手腕,不容小觑。

    接下来,

    “珍珑阁”的筹备紧锣密鼓地展开。洛晚晚深知,只有将这家店经营得风生水起,才能真正证明她收回铺面的决策是正确的,才能让那些暗中窥伺的人彻底闭嘴。

    而京城的商界暗流,注定会因

    “珍珑阁”的出现,再起波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