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山野娇凤逆天改命录 > 第51章:遥远的交集​

第51章:遥远的交集​

    寒假的日子,像山涧溪水,在宁静与琐碎中潺潺流淌。姜凌霜贪婪地享受着与弟妹团聚的温暖,也尽力帮着分担家里的活计。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完全照顾的姐姐,大学半年的历练,让她言谈举止间多了一份沉稳和见识,也让凌雪和凌宇对她更加依赖和崇拜。

    午后,阳光难得驱散了冬日的阴霾,带着一丝微弱的暖意。凌霜正坐在院子里的小凳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缝补凌宇磨破的棉裤膝盖。凌雪在一旁洗着衣服,木盆里的水泛着寒气。

    邻居二婶端着个簸箕过来串门,里面是些挑拣好的豆子。她拉过个小马扎坐下,一边帮着挑豆子,一边和凌霜唠嗑。

    “霜丫头,大学里啥光景?跟咱这山旮旯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吧?”二婶笑着问,眼里满是好奇。

    凌霜停下手中的针线,温和地笑了笑:“是挺不一样的,二婶。楼很高,路很宽,人多,车也多。”她尽量用朴实的语言描述。

    “啧啧,那才是人过的日子哩。”二婶感叹着,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压低了些声音,朝村尾的方向努了努嘴,“哎,说起来,咱村今年也来了个‘城里人’,就住村尾老五那破屋。”

    凌霜手上的针微微一顿,想起了前几天挑水时看到的那个沉默的身影。“嗯,我看见了。好像……不太爱说话?”

    “何止是不爱说话!”二婶来了谈兴,声音又压低了几分,带着点分享秘密的神态,“那可是个有‘来头’的!听说是从省城来的,家里犯了大事了!他爹好像是个啥……大官?对,大官!犯了错误,被‘打倒’了!他是受牵连,被送到咱这穷乡僻壤来‘改造’的!”

    “改造?”凌霜抬起眼,这个词带着一种她不太熟悉的政治色彩和沉重感。

    “可不是嘛!”二婶撇撇嘴,“说是要让他尝尝咱们贫下中农的苦,改掉那身资产阶级的臭毛病。你是没看见,刚来那会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干点活像个笑话,那脸拉得老长,好像谁都欠他钱似的。”

    凌霜静静地听着,脑海里浮现出那个苍白、消瘦、眼神空洞的侧影。省城来的?大官的儿子?这些字眼,离她那个只有泥土和庄稼的世界太遥远了。她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又是怎样的一种跌落。

    “村里人都不太搭理他,”二婶继续说着,“觉得他跟咱们不是一路人。性子孤拐得很,村长让他跟着干活,他就闷头干,从不跟人搭腔。收工就缩回那破屋,门一关,谁知道在里面干啥。唉,也是个可怜见的,年纪轻轻的……”二婶的语气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但更多的是隔阂与不解。

    凌雪在一旁插嘴道:“姐,我见过他几次,冷冰冰的,可吓人了。小柱子他们拿石子扔他屋门,他出来瞪了一眼,那眼神,冷得跟冰碴子似的,小柱子他们吓得撒腿就跑。”

    凌霜听着二婶和妹妹的叙述,心中对那个陌生人的印象逐渐清晰起来:一个从云端坠落的“落魄公子”,带着家族的耻辱和个人的愤懑,被放逐到这偏远的山村。他的沉默、他的孤僻、他与环境的格格不入,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一股复杂的情感在她心中升起。有几分好奇,像隔着毛玻璃看一个模糊而遥远的故事。但更多的,是一种因身份和经历的巨大差异而产生的、天然的疏离感。她的世界,是努力读书改变命运,是牵挂弟妹温饱,是回报乡亲恩情。而他的世界,是政治风暴,是家族倾覆,是一种她无法理解也无法触及的跌宕起伏。他们像是两条平行线,一个在泥土中奋力向上生长,一个从高空坠入尘埃,或许同在一条山谷,却注定不会有真正的交集。那是一种根植于出身和命运的、遥远的距离。

    她重新拿起针线,继续缝补,轻声对二婶说:“各人有各人的难处吧。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二婶点点头:“也是。还是咱霜丫头争气,靠自己本事考出去,这才是正道!”

    话题又转回了凌霜的大学生活和村里的琐事上。阳光缓缓移动,院子里的影子拉长。村尾那间破屋和它里面那个沉默的住客,就像投入湖心的一颗小石子,在凌霜心中漾起一圈微澜,随即又恢复了平静。那点因陌生而产生的好奇,很快被更具体的、属于她自身生活的牵挂所覆盖。她和他,依然是两个世界的人,在那次短暂的目光交汇后,继续在各自既定的轨道上,沉默地运行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