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啪 ——”
基地的炭窑里突然传出刺耳的碎裂声,刚放进窑的 300 斤枣核,烧出来竟全成了灰白色的碎末 —— 一捏就散,连最基础的炭吸附力都没有。张远抓着一把碎末冲进鉴土区,往柏果鉴土液里一撒,原本该显深褐的液体,瞬间变成浑浊的灰白,“是延时抑制剂发作了!启星在枣核里加了‘炭化阻断剂’,烧不出能用的炭粉!”
鉴土区的空气瞬间凝固。150 万套陶瓮的鉴土订单刚启动,现在连最基础的枣核炭都没了,欧盟质检官的传真已经发到:“24 小时内提供合格鉴土报告,否则汉堡港的 100 万套陶瓮直接销毁,剩余 50 万套取消订单,索赔 4000 万欧元!”
“启星又涨价了!” 王大姐举着手机哭出声,屏幕上是启星枣核基地的通知:“非合作品牌枣核价格涨至 30 倍,且仅限‘标准绑定客户’购买!” 她的手指发抖,“土耳其矿源也发来消息,启星断了他们的枣核供应,要他们逼咱们签协议,否则连矿土都停!”
展台外的记者已经围到了基地门口,摄像机镜头对着空炭窑和浑浊的鉴土液,# 中国非遗手作鉴土原料告急 话题 3 分钟破 260 亿播放。启星的 CEO 甚至带着 “智能质检仪” 跑到基地门口直播:“我早就说过,传统方法靠不住!现在签协议,我还能帮你们保住一半订单 —— 再等,就真没机会了!”
联盟群里的消息彻底垮了。山西染坊发了张 “启星标准绑定协议” 的照片,配文:“4000 万赔偿咱们砸锅卖铁也赔不起,签了至少能活”;河北竹编跟着转发,附了张启星的 “枣核供应单”:“30 倍价也得买,总比订单全毁强”;连一直跟着基地的摩洛哥艾草园都发来语音,带着哭腔:“启星断了我们的艾草供应,说不劝你们签协议,就永远不供货…… 我们真的没办法了。”
“没办法?签协议?” 婆婆突然从老衣柜的最底层,翻出个裹着蓝布的木盒,打开木盒,里面装着几十颗干缩的柿蒂,还有本封面写着 “柿蒂炭鉴土录” 的线装书 —— 纸页都泛着褐色,是比《枣核柏果鉴土录》更旧的版本,“这是你太奶奶 1863 年的手札!当年她在枣核绝收的灾年里,就是用柿蒂烧炭鉴土,比枣核炭还管用!”
林薇赶紧接过手札,泛黄的纸页上用毛笔写着:“取霜降后老柿蒂(树龄 30 年以上),阴干 7 天,烧至外皮发黑内里微褐(不可全透);磨成炭粉后,与新鲜槐叶汁按 1:4 混合,纯陶土遇之显墨绿(含天然镁元素),含炭化抑制剂的显浅灰,含重金属的显橙红;若要净化,加柿蒂核炭按 1:3 混合,静置 12 小时,抑制剂会随炭沉淀”,落款日期是 “1863 年 10 月 21 日”,旁边画着柿蒂摘采、烧炭的示意图,连 “柿蒂要带柄采摘,柄部炭化后吸附力最强” 都标得清清楚楚。
“你们看!” 婆婆抓了点失效枣核炭检测过的陶土,加了点柿蒂炭槐叶混合液,原本灰白的液体瞬间变成墨绿,“这陶土是纯的!启星的抑制剂再厉害,也斗不过老祖宗的法子!”
半小时后,基地的柿树林旁挤满了人。婆婆的老邻居、学员的家人,甚至刚要签启星协议的山西染坊老板,都拿着柿蒂烧炭、榨槐叶汁。“林总,是我糊涂!” 染坊老板举着显墨绿的纯陶土样本,眼眶通红,“启星的枣核炭里加了东西,用柿蒂混合液一测,显浅灰,全是废炭!”
婆婆坐在炭炉旁,教大家烧柿蒂炭:“按笔记来,柿蒂要小火慢烧,烧到柄部发黑但不断,这样才有用!” 她的手被炭炉的热灰烫出红印,血珠渗出来,小糯米赶紧跑过来,把自己画着柿蒂图案的创可贴贴在婆婆手上,还踮着脚帮着翻柿蒂:“奶奶,我帮你翻,柿蒂宝宝会听话的!” 老人笑着把孩子抱到膝头,一起搅拌混合液,小糯米的小手沾了满手墨绿的液体,却举着陶片喊:“这个能通关!这个是纯的!” 周围的人看了,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 这孩子的小手,又一次攥住了救命的希望。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基地门口,启星枣核基地的技术员罗阳从车上下来,手里抱着个加密硬盘:“林总,我是罗阳!这是启星在枣核里加炭化抑制剂的生产记录,还有他们买通欧盟仓库管理员的录音!” 他的手里攥着块用柿蒂混合液检测过的枣核炭,显的是浅灰,“我爸是做黑陶的,去年因为用了启星的毒枣核炭,鉴不出重金属,订单全毁,厂子倒闭了…… 我不能再帮他们害人!”
张远立刻用硬盘里的证据,研发 “炭化抑制剂快速检测试纸”—— 试纸遇柿蒂混合液后,含抑制剂的原料显白,正常原料显绿,1 分钟就能出结果。电脑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 88 个,罐底沾着没冲开的粉末,他的眼睛红得像布满血丝,却一刻也不敢停:“成了!2 块 2 一张,联盟成员免费领,还能批量检测所有炭原料!”
小糯米的 “柿核芽纹防伪” 也派上了用场。她把柿核嵌在陶瓮内壁,再用槐叶汁在瓮底画了个极小的 “柿” 字 ——“大家看,柿核能发芽的是纯陶土,发不了芽的是掺了东西的!” 欧盟质检官半信半疑地把陶片种进花盆,1 天后就赶过来,举着发芽的柿核喊:“是真的!这陶土完全合格,我现在就通知汉堡港放行,取消索赔!”
“还有更狠的!” 罗阳打开生产记录,“启星计划在 3 天后,把咱们仓库里没发作的枣核全换成‘假炭核’,让咱们永远烧不出合格炭!我已经把这些证据交给了国际反垄断机构,他们马上就会调查启星的原料垄断!”
小糯米的 “柿蒂鉴土小视频” 在海外彻底引爆,# 小糯米的柿蒂小课堂 话题登上 115 国热搜,320 亿网友留言 “支持中国非遗手作”。德国客户不仅撤销了 4000 万赔偿诉求,还追加了 10000 套陶瓮订单,说 “要把这‘会发芽的陶瓮’带进欧洲手作博览会,让全世界看看中国传统手艺的厉害!”
三天后,好消息像潮水一样涌来 —— 启星的枣核垄断因 “涉嫌恶意添加抑制剂” 被国际机构调查,枣核价格恢复正常;土耳其矿源基地撕毁启星协议,联合 12 家新矿源给基地供纯矿土;山西染坊、河北竹编等 6 家品牌,发现启星的 “标准绑定协议” 暗藏 “永久放弃传统手艺” 条款,愤怒撕毁协议,带着 “启星威胁录音” 回归;联盟成员共同发起 “全球柿蒂鉴土联盟”,35 家国际质检机构主动加入,把柿蒂炭槐叶鉴土法纳入 “全球手作安全最高标准”,甚至有日本、韩国的手**会发来申请,想学习这门传统鉴土技术。
基地的柿树林旁,热闹得像过中秋。婆婆在教外国客户做柿蒂炭,小糯米举着 “柿核芽纹陶瓮” 教大家认纯陶土;张远在调试 “柿蒂鉴土区块链系统”,每一份检测结果都上链存证,再也不怕被篡改;汉斯通过视频连线,在欧洲手作博览会上设 “柿蒂鉴土专区”,笑着说 “这就是中国传统手作的魔力 —— 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到今天还是全球最靠谱的‘安全阀’!”;老秦被农户围着,听他讲 “怎么用柿蒂核炭净化原料、帮着清除抑制剂”。夕阳透过柿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刚做好的鉴土液上,墨绿的液体闪着柿蒂的光泽,暖得像婆婆冬天熬的柿霜糖。
好景没持续多久。周四凌晨,林薇刚收到 “全球柿蒂鉴土联盟” 的首批 800 吨柿蒂订单,王大姐抱着柿蒂样本冲进来,脸色惨白得像纸:“启星收购了全球最大的柿树林基地!他们说明年起,非合作品牌要么花 40 倍价买柿蒂,要么就没鉴土的炭粉原料!”
汉斯的紧急电话也来了,声音发颤:“启星在海外申请‘柿蒂炭槐叶鉴土法专利’!把你太奶奶的法子改名叫‘双植生态炭检测技术’,要收专利费!200 家欧洲小陶窑已经收到‘专利侵权警告函’,说‘用柿蒂炭鉴土就是侵权’!”
张远拿着一份匿名快递跑进来,里面是 “启星与柿树林基地的合**议”:“他们要在柿蒂里加‘发芽抑制剂’,让柿核永远发不了芽,就算烧成炭,也没吸附力!还计划在咱们的柿蒂仓库里‘埋掺了滑石粉的假柿蒂’,磨粉后会让鉴土液显‘假墨绿’,到时候客户会以为咱们的陶土又掺了杂质!”
林薇站在柿蒂堆旁,指尖轻轻捏起一颗老柿蒂,蒂柄上还留着太奶奶当年采摘的指痕 —— 那是 1863 年的柿蒂,是手札里夹着的标本,现在还能烧出乌黑的炭粉。她突然觉得一阵寒意 —— 启星的终极绞杀,已经从 “枣核、柏果” 追到了 “柿蒂”,他们想断绝所有传统鉴土法的原料根基,让百年手艺彻底沦为资本的 “标准傀儡”。
但她看着桌上的《柿蒂炭鉴土录》,看着小糯米贴在上面的 “柿核芽纹剪纸”,又觉得心里发暖。她拿起手机,在 “全球柿蒂鉴土联盟” 的群里发了条消息:“启星想垄断柿蒂、偷双植鉴土专利、埋假柿蒂,咱们就联合种柿树林、告专利无效、查发芽抑制剂!明天上午 9 点,基地柿树林守护会,想一起扛的,来。”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看到远处的路上,有辆印着 “启星柿树林” 的卡车驶过,车厢里装着喷洒抑制剂的设备,车身上贴着 “启星专属双植鉴土原料” 的标签。林薇握紧了手里的老柿蒂,蒂柄的纹路硌着手心 —— 只要这些老法子还在,只要全球守艺人还愿意一起扛,传统手作的 “原料根基”,就永远不会被资本斩断。只是她不知道,启星已经偷偷在基地的柿树林土壤里,埋了 “慢性枯萎剂”,这批刚种下的柿树苗,会在 25 天后突然枯死,而基地刚用这批树苗签了 200 万套陶瓮的鉴土原料订单,马上就要开始培育柿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