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燕宫阙:凰途逆袭 > 第四十章 柳暗花明 祸心再起

第四十章 柳暗花明 祸心再起

    西城小院外的暗夜交锋,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块,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各方。

    齐王萧景琰损失了一名精锐暗卫,却连对手的衣角都没摸到,这让他暴怒之余,更添了几分惊疑不定。他不再敢轻易对那处神秘小院下手,将这股邪火悉数记在了“幕后黑手”靖王头上,同时对沈青澜的监视与敌意也达到了顶峰。在他看来,这一切的根源,都源于那个罪臣之女与老七的“勾结”。

    而靖王府这边,萧景玄则更加确定了“墨先生”的重要性。他下令对那小院的监视提升至最高级别,但方式更为隐蔽,只通过安插在附近的固定眼线和偶尔伪装成货郎、更夫的情报人员远距离观察,绝不靠近,避免与那批守护小院的神秘力量发生冲突。

    同时,他加紧了在朝堂上的布局。三司会审王崇焕一案,因太子一党的全力阻挠和王家的断尾求生,进展缓慢,最终以王崇焕“治家不严、纵仆行凶”的罪名,被罚俸一年、革去太子少保虚衔、留吏部尚书本职戴罪观政告终。此举虽未彻底扳倒王家,却沉重打击了其在朝堂的威信,也让太子萧景睿脸上无光,可谓断其一指。

    萧景玄对此结果并不意外。扳倒一个根深蒂固的世家,非一日之功。能取得如此战果,已是在当前形势下所能达到的最好局面。他利用此事,进一步拉拢了以刘正清为首的一批寒门清流,并将王家的部分罪证通过隐秘渠道递到了几位始终保持中立的勋贵老臣手中,埋下了未来更多较量的种子。

    长春宫 · 意外之获

    宫内的沈青澜,在“风急,慎行”的警示下,愈发低调。她几乎将自己活成了一个透明的影子,每日只在长春宫偏殿与织造处之间两点一线地往返,对任何事都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

    然而,命运的转机,往往就藏在最不经意的角落。

    这日,她整理到一套前朝编纂的《大燕一统志》的残本。这套书卷帙浩繁,记录各地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但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善,许多册页都已散佚或残破。

    当她清理到其中一册的封皮时,发现这硬纸裱糊的封皮因受潮而微微鼓起,边缘有些开胶。她本想小心将其抚平重新粘合,指尖却触到封皮夹层里似乎有异物。

    她心中一动,借着整理的动作遮掩,用纤细的指甲小心翼翼地挑开已经脆化的粘合处。里面并非纸张,而是一张薄如蝉翼、近乎透明的……丝绢。

    丝绢上,用极细的墨线,绘制着一副更加精细、范围更小的示意图!

    这示意图并非宫外市井地图,而似乎是……皇宫大内的一角!图上清晰地标注着几处宫殿的名称(包括她现在所在的长春宫),以及一些用特殊符号标记的路径。其中一条极其隐蔽的、蜿蜒穿过御花园假山群、连接长春宫与西六宫某一处废弃殿宇的路径,被重点勾勒出来,旁边还有一个类似钥匙的标记!

    沈青澜的心脏狂跳起来!这难道就是她之前猜测的宫中密道的线索?!这张丝绢,是何人所藏?是前朝遗留,还是本朝某位知情者刻意留下的后手?

    她不敢细想,迅速将丝绢卷起,藏入袖中特制的暗袋,然后若无其事地将那册《大燕一统志》的封皮重新粘合好,混入已整理好的书堆中。

    这个发现,让她在沉重的压力下看到了一线生机!如果这条密道真的存在且未被发现,那将是她在关键时刻保命甚至传递消息的绝佳途径!

    靖王府 · 新的线索

    萧景玄很快收到了顾昀带来的新消息,这次是关于那个伶人柳三变的。

    “殿下,我们查到柳三变在入百戏班之前,曾在江南一带活动,与一个已经解散的江湖戏班‘云韶班’关系密切。而那个‘云韶班’……据零星传闻,似乎暗地里也接一些探查消息、传递情报的活计,与江南几个消息灵通的江湖势力有牵扯。”

    “江湖势力?”萧景玄指尖轻叩桌面,“齐王笼络一个与江湖势力有牵扯的伶人,是想做什么?探查消息?还是……行暗杀之事?”

    “目前还不确定。”顾昀道,“但柳三变近日频繁出入齐王府,而且我们的人发现,齐王府的公孙先生,近日似乎在暗中调查……调查殿下您母族,已故端慧皇贵妃娘家,镇北侯府旧部的下落。”

    萧景玄眸光骤然一寒,周身气息瞬间变得冰冷刺骨。“他们竟敢将手伸向本王母族!”他声音低沉,蕴含着滔天的怒意与杀机。母妃含冤而逝,镇北侯府随之败落,旧部星散,这是他心中最深最痛的逆鳞!

    齐王此举,无疑是在赤裸裸地挑衅他的底线!

    “看来,本王的这位好三哥,是觉得本王太过仁慈了。”萧景玄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既然他自寻死路,那本王就成全他。让我们在江南的人,全力追查‘云韶班’和与柳三变相关的所有江湖势力。另外,将我们掌握的、关于齐王私下结交边将、挪用军饷的证据,挑些不轻不重的,‘漏’给太子那边知道。”

    “殿下的意思是……驱虎吞狼?”顾昀立刻领会。

    “不错。”萧景玄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弧度,“太子虽蠢,但最忌惮有人动摇他的储君之位。让太子去跟齐王狗咬狗,我们坐收渔利。”

    长春宫 · 毒计又生

    齐王萧景琰在宫外接连受挫,又将怒火引回了宫内。他再次入宫与李贵妃密谋。

    “母妃,老七如今在宫外动作频频,那个沈青澜定然脱不了干系!此女留不得了!”萧景琰面目阴沉。

    李贵妃捻着佛珠,蹙眉道:“本宫何尝不知?只是贤妃如今明着护她,上次慎刑司之事已打草惊蛇,若再动手,恐授人以柄。”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萧景琰眼中闪过狠毒之色,“让她‘意外’身亡便是!宫中每年意外失足落水、急病暴毙的宫人还少吗?”

    “哦?你有何计?”李贵妃看向儿子。

    萧景琰压低声音:“过几日便是宫中例行检查各宫檐角兽吻、清除雀巢的日子。届时会有工匠入长春宫作业。儿臣已安排好了人,会趁机制造一起‘意外’,让一块松动的瓦片,‘恰好’落在沈青澜头上……到时候,谁也查不出什么。”

    李贵妃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此事需做得干净利落,绝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母妃放心,儿臣省得。”

    一场针对沈青澜的致命“意外”,就在这轻描淡写的对话中,被悄然定了下来。

    织造处 · 暗流涌动

    沈青澜对即将降临的危险尚无所知,但她凭借敏锐的直觉,感受到长春宫的气氛似乎有些异样。钱公公看她的眼神偶尔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而锦瑟则似乎收敛了以往的尖刻,但那种隐藏在平静下的恶意,却更加令人心悸。

    她将新发现的丝绢地图牢牢记住后,便将其销毁,不留任何物证。同时,她更加留意御花园假山群那一带的地形,默默记下可能的入口位置。

    穗儿这日又带来一个消息:“青澜姐姐,听说过两日要有工匠进来检修宫舍呢,我们织造处靠外墙的那几间库房也要修葺一下漏雨的地方。”

    沈青澜心中微微一动,检修宫舍?工匠入内?这似乎……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动静。她下意识地将此事与容姑姑的“风急”警示联系了起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

    她不知道具体的危险会以何种方式、在何时降临,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那张深藏于心的密道地图,或许就是她绝境中的唯一生路。

    凰鸟临深渊,爪牙已暗藏。宫阙之内的生死博弈,因一张意外获得的秘图和一桩悄然酝酿的阴谋,被推向了更加惊心动魄的境地。沈青澜能否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运气,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意外”中存活下来?而宫外的萧景玄,又能否及时洞察这新的危机?所有的答案,都隐藏在那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的深宫高墙之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