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燕宫阙:凰途逆袭 > 第三十七章 巧借东风 秘图出宫

第三十七章 巧借东风 秘图出宫

    那夜无声的“图”字回应后,沈青澜并未等到任何明确的反馈。宫墙外的琴音也再未响起,仿佛那夜的悸动与试探,都只是她压力之下的一场幻梦。

    她并未气馁,反而更加沉静。每日依旧准时前往长春宫偏殿,在钱公公和无数暗线的注视下,一丝不苟地整理那些似乎永远也整理不完的古籍。她甚至开始主动向钱公公请教一些生僻字的辨认,或是某本残卷的来历,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真正沉迷故纸堆、不通世事的书呆子形象。

    这幅姿态,或多或少麻痹了一些监视者。连锦瑟偶尔遇见她,那目光中的审视也淡了几分,转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一个只会死读书的罪奴之女,能翻起什么浪花?

    沈青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在等待,也在创造机会。

    转机发生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贤妃宫里的容姑姑再次“偶然”路过尚宫局,这次是来领取五皇子府上新添置的春季宫装料样。管事嬷嬷自然殷勤接待。

    容姑姑与嬷嬷寒暄时,似是不经意地提了一句:“前儿个偶见你们这儿一位姓沈的女史,写的字倒是极好,清雅秀逸,颇有古风。正巧我们娘娘有卷手抄的佛经,年久破损了几处,想寻个笔迹相近的补全,不知可否请那位女史帮个忙?”

    管事嬷嬷闻言,哪有不应的道理。贤妃娘娘性子温和,深得陛下敬重,这点小事自然无有不从。只是嬷嬷也有些为难:“容姑姑有所不知,沈女史如今被贵妃娘娘召去长春宫整理古籍,每日不得空闲,这……”

    容姑姑温和一笑:“无妨,不过是补几个字,费不了多少工夫。回头我禀明娘娘,请贵妃娘娘通融一二,让沈女史得空时过来片刻便是。料子我先带回去给娘娘过目。”

    此事看似寻常,不过是贤妃惜才,想找个字写得好的人补经卷。但在有心人眼里,尤其是长春宫那边,却是一个需要权衡的信号。

    果然,次日,钱公公便板着脸通知沈青澜,贤妃娘娘那边需要她帮忙补录佛经,贵妃娘娘已准了,让她每隔三日,可抽半个时辰去贤妃的景阳宫。

    这无疑是一个突破!虽然时间短暂,且仍在宫内,但至少让她暂时脱离了长春宫绝对的控制范围,有了一个相对“合法”且不易被过度监视的活动空间。

    第一次去景阳宫,沈青澜心中亦十分警惕。她不确定贤妃此举是纯粹的惜才,还是另有所图。景阳宫布置得清雅简朴,一如贤妃给人的感觉,宁静祥和。

    容姑姑将她引至一间僻静的书斋,书案上已备好了笔墨和那卷需要修补的《金刚经》。贤妃并未露面。

    “有劳沈女史了,只需将这几处残缺的字句,按原笔迹风格补全即可。”容姑姑语气平和,指了指经卷上几处明显的破损。

    沈青澜收敛心神,仔细比对原经卷的笔迹,然后屏息凝神,开始摹写。她的书法功底此刻展露无遗,不仅形似,更捕捉到了原抄经者笔下的那份虔诚与静气。

    容姑姑在一旁静静看了片刻,眼中掠过一丝赞赏,随即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未多做停留,也未有任何多余的言语。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沈青澜补完了指定部分,容姑姑准时出现,检查后满意地点点头,客套地谢过,便让她回去了。

    整个过程,没有一句题外话,没有一丝异常。仿佛真的只是一次简单的抄经求助。

    沈青澜回到长春宫偏殿,心中却并未放松。她不相信这仅仅是巧合。贤妃两次三番的“偶然”相助,这次更是为她创造了一个定期离开长春宫视线的机会,绝不可能毫无目的。

    那么,目的何在?是为了让她传递消息?还是……另有安排?

    她决定赌一把。下一次去景阳宫,她要将那幅地图的信息送出去。

    靖王府 · 墨阁

    萧景玄也得知了沈青澜得以定期前往景阳宫的消息。

    “殿下,贤妃娘娘此举,似乎是在为沈女史创造机会。”顾昀分析道,“景阳宫虽仍在宫内,但比起长春宫,监视定然宽松许多。而且,贤妃娘娘宫里有我们的人,或许可以借此建立联系。”

    萧景玄沉吟未语。贤妃的主动比他预想的要快,也更大胆。这固然是好事,但风险也随之增加。景阳宫并非铜墙铁壁,一旦被长春宫的人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让我们在景阳宫的人见机行事。”萧景玄最终下令,“没有绝对把握,不得贸然接触。首要任务是确保沈青澜的安全。”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加紧对柳三变和那个第三方势力的调查。还有,李三徒弟的下落,可有进展?”

    顾昀面露难色:“尚无确切消息。此人如同人间蒸发,我们怀疑……他可能已经落入某一方手中,或者,改名换姓,藏得极深。”

    萧景玄眼神微冷:“继续查。此人至关重要,必须找到。”

    景阳宫 · 秘传递

    三日后,沈青澜再次来到景阳宫书斋。

    一切如同上次,容姑姑引她入内,指明需要补录的部分后,便悄然退去。

    沈青澜铺开经卷,却没有立刻动笔。她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张小笺。这小笺并非地图原样,而是她凭借记忆,将地图上的关键信息——那条主街的名称(她已反复回忆确认,是“青石街”),岔路口的特征,以及那个标记“×”旁边模糊难辨的小字(她推测可能是“墨”或“黑”字的一部分),以极其隐晦的方式,融入了一首看似寻常的、咏叹市井风物的五言绝句中。

    诗句平仄工整,意境寻常,即使被人看到,也只会以为是她练笔习作。但若交给懂行的人,结合特定的解码方式(她假设萧景玄那边有能人),便能从中提取出“青石街岔路口,墨(或黑)记”这个关键信息。

    她将这首小诗写在了一张与补经用纸相似的宣纸条上,然后,将其巧妙地夹在了那卷《金刚经》其中一页的折缝里,位置并不显眼,但若仔细翻阅经卷,定然能够发现。

    她无法确定这经卷最终会流向何处,也无法确定萧景玄的人是否能看到。这只是她在有限条件下,能做出的最大努力的一次赌博。

    做完这一切,她才开始专心补录经卷,心跳如鼓,面上却波澜不惊。

    半个时辰后,容姑姑再次出现。她仔细检查了补录的经文,赞了一句“沈女史果然心细如发”,在整理经卷时,她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在沈青澜夹入纸条的那一页停顿了刹那,随即若无其事地将经卷收好。

    “辛苦沈女史了。”容姑姑的笑容依旧温和,但眼神深处,似乎多了一丝了然的微光。

    沈青澜心中大定!容姑姑发现了!她果然是知情人,甚至是执行者!

    “姑姑客气,能为娘娘效劳,是奴婢的福分。”沈青澜恭敬行礼,垂下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

    她成功地,将那份至关重要的地图信息,送了出去!

    靖王府 · 夜析

    当夜,那张写着隐晦诗句的纸条,便通过隐秘渠道,送到了萧景玄的案头。

    顾昀看着那首诗,眉头紧锁:“殿下,这……似乎只是一首寻常的咏物诗?”

    萧景玄拿起纸条,反复看了几遍,目光最终落在“青石”“巷陌”“墨痕”这几个词上。他想起那夜心中闪过的“图”字悸动。

    “不,这绝非寻常习作。”萧景玄语气肯定,“她是在向我们传递信息。‘青石’很可能指青石街,‘巷陌’指岔路,‘墨痕’……或许是一个标记,也可能指代一个与‘墨’相关的地点或人物。”

    他立刻下令:“立刻排查京城所有名为‘青石街’的街道,重点查找街巷岔路口附近,有无与‘墨’相关的店铺、宅邸,或者……有无我们尚未掌握的、属于其他势力的暗桩!”

    “是!”顾昀精神一振,立刻领命而去。

    萧景玄摩挲着那张质地普通的宣纸条,仿佛能感受到执笔人落笔时的小心与决绝。在那样严密的监视下,她竟然真的找到了传递信息的方法,并且成功送了出来。

    这份机敏与胆识,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期。

    沈青澜……你究竟,还能带给我多少惊喜?

    他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那股莫名的挂碍,似乎悄然转化为了更深的期待。这条逆袭之路,因为有了她的存在,似乎不再那么孤独与冰冷。

    而宫墙之内,沈青澜在完成传递后,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无论结果如何,她已尽了人事。接下来,她需要继续扮演好温顺女史的角色,在长春宫的虎视眈眈下,小心翼翼地生存,并等待下一次,或许能带来更多转机的机会。

    风已借到,图已送出。蛰伏的凰鸟,正在利用一切可能的缝隙,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振翅高飞的那一天。宫阙内外的棋局,因这一着暗棋的落下,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