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薇她叹了口气,“我知道,今日这王媒婆所说的周家这门亲,看着是极好的。
二百两聘金,镇上殷实的绸缎铺子,过去就能掌家......
若是半年前,我才刚和蒋华和离那会儿,有人给我说这样的亲事,我怕是会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掉在了我的头顶上。”
顿了顿,李明薇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可现在,我反而是......怕了。”
“怕什么?”
柳红她忍不住跟着问。
“怕重蹈覆辙。”
李明薇看向窗外的夜色,语气低沉,“那周家大郎,听着是好,可我们谁也没见过。
他前头娘子是怎么没的?
真是病故?
王媒婆说周大郎的爹娘接连去了,家里没有难缠的公婆,可王媒婆也说了,他家是兄弟两个!
那周二郎呢?
更别说,还有他那个女儿,算着可是要有三岁了;
那孩子的性子如何?
周大郎这一年守妻孝,又是谁在照顾这个孩子?
这些,王媒婆她一句都没提,只夸他家有钱。”
柳红在旁听着李明薇说,就不住的点头。
【是啊,这媒婆就只说了周家有钱,可薇娘说到的那些,王媒婆她一概都没提!】
再次叹了一口气出来,李明薇就又说:“我嫁去蒋家前,蒋华和他爹娘不也装得人模人样?
结果呢?”
李明薇这时候转回头,看着身旁的二嫂柳红,和她一条条分析起来:“再说这‘好’处。
二百两聘金是多,可这钱,是买我这个人过去给他周家当牛做马、生儿育女的价钱。
我过去了,就是填房,是后娘。
掌家?
说得轻巧,那周家的家底,我一个外来的,还是填房的媳妇,真能到我手里,让我掌起来?
只怕是我辛苦操持着,最后就也落不到好。
还有那绸缎铺子里的进项,真能到我手里头?
若是将来我和周大郎真的生了儿子还好,若是生不出,或者只生了女儿,我在周家又能有什么立足之地?
毕竟,那媒婆今儿个可是当面就说了,我若是生了儿郎,才可能会让那儿郎继承绸缎铺来的。”
李明薇的分析冷静得近乎残酷,却句句戳在要害上。
柳红听得连连点头,她是原本心里觉得,这王媒婆提得这周家大郎,要比宋小草之前上门说得那个“死了三个婆娘,还比李明薇大上一大截子的糟老头子”要好得多;
但同时,柳红她又觉得,若是这门亲真的就这么好,怎的,就看上了李明薇这个带女和离归家的妇人了呢?
柳红她是对二百两银子没概念,但也知道那是一笔不少的钱了。
这般大手笔的聘金,就是去续娶一个正当年的,未曾婚嫁过的女娘,就也是够了的啊!
所以,这会子,柳红听着李明薇这一句句的分析利弊,她这心里就才豁然开朗起来。
她觉得李明薇说得对!
李明光和赵春娘在旁听着李明薇所说,也跟着一起皱紧了眉头。
倒是李柒柒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听李明薇继续对着众人说。
“而且,”李明薇看向李柒柒,“娘,四弟他才刚考上秀才,这周家就来提亲了,能把聘金出到二百两上,其实内里,为得不就是四弟的前程么!
他家这是看好四弟!
并不是看上了我李明薇想要结亲,而是看上了四弟!”
李柒柒点点头,周家当然是看上了李明达的秀才身份,以及李明达未来可能考上举人乃至中进士的前途。
要不然,就连柳红这个没心眼儿的都知晓的道理,在座的李家众人,谁又能想不明白呢?
说到这里,李明薇她又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出来。
“唉,”抬起头,环顾了一圈家里人,李明薇就才接着说:“雪姐儿才过了周岁,哪里能离得了娘?
我就是要再嫁,也得等雪姐儿立住了再说。
给自己亲生的娃娃做娘都难做,何况是去给人做后娘?
周家那就还是个才几岁的娃娃,这......就更难了。”
后娘难做,一直都是。
李见微考虑到的这一点,是真的没错的。
“反过来看,”李明薇的语气突然一转,带上了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轻松,“再说了,我留在家里,难道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吗?
娘疼我,兄长和嫂嫂也容得下我。
我手脚勤快,能干活,等雪姐儿能自己个儿走路了,我就有功夫了。
到时候,我不拘是抄书,还是画些花样子送去绣铺,总是能挣些银钱来的。
更别说,将来......等四弟出息了,咱们家只会更好。
我何苦为了那看似风光,实则虚无缥缈的‘周家掌家娘子’的名头,再去一个陌生人家里,重新开始小心翼翼,仰人鼻息的日子?
若是运气好便罢了,若是运气不好,岂不是刚出狼窝,又入虎穴?”
李明薇她最后总结道:“所以,娘,我不急着再嫁。
至少,不能这么糊里糊涂的为了银子就嫁了。
我想等等看,或许......或许,将来能遇到一个真正知冷知热,不嫌弃我和雪姐儿的人。
若是遇不到,我就守着娘,守着这个家,把雪姐儿拉扯大,也没什么不好。”
李柒柒听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替原主高兴!
能够理智的,条理分明的分析利益得失的女人,才是聪明的女人!
李明薇,这三儿一女的家中唯一的女娘,在经历了磨难之后,反而是锤炼出了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心性来。
“好!
你能想到这些,很好!
女娘嫁人,就得深思熟虑才是!
三妹,你放心,只要娘在,这个家,永远都是你的家!
哪怕往后,你不想嫁人,往家里招赘也是能行的!
若是连招赘都不想,那就守着娘过!”
这一夜,李明薇她辗转反侧,将二嫁的利弊在脑中翻来覆去的想;
最终,那颗因为王媒婆的到来而有些浮动的心,渐渐沉静了下来。
留在李家,或许会面对村中旁人的一些闲言碎语,但这里有真实的温暖和自由,远比一个用银子堆砌的,前途未卜的牢笼来得安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