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我在高武肝职业 > 第14章 我也想低调

第14章 我也想低调

    随手将空瓶往垃圾篓一扔,精制玻璃瓶撞在桶壁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李文顺势瘫坐在房间里的硬木椅子上,浑身骨头像散了架。

    短短一个小时对《裂锋金煞法》的修炼,效果惊人,却也几乎榨干了他肉身所有的体力和能量。

    在椅子上瘫坐了足有四五分钟,急促的呼吸才渐渐平复,酸软无力感也稍稍消退了些许。

    他这才有心思凝神,意念沉入识海,打开了那旁人无法窥见的信息面板。

    四行崭新的消息清晰无比地展露在眼前:

    【你专注修炼了一个小时裂锋金煞法,裂锋金煞法经验+10】

    【功法:裂锋金煞法·基础(小成30→40/100)】

    【你的肉身等级+0.1】

    【境界:未入阶(6.1→6.2级)】

    李文的目光在【肉身等级】那栏停留了很久。

    上次肉身等级提升还是在修炼后的第二天清晨,这次竟然刚结束修炼便立刻提升了。

    印证了他之前的推测——他的肉身本就处于即将突破到6.2级的临界点,方才那极致专注又高强度的一个小时,恰好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成功冲破了那道无形的壁垒。

    “这么说,经过今晚的深度休息和身体调整消化,明早的肉身等级应该还会有不小的提升……”

    李文心中默默盘算,“直接跳到6.3级可能不太现实,但距离肯定非常近了。”

    肉身的强化原理,与肌肉生长如出一辙,都是在极限刺激后,配合充足的气血和能量补充,才能实现高速增长。

    这一次修炼所带来的效果,绝对抵得上他往日里不靠药剂苦修五天的总和。

    考虑到身体此刻急需恢复,强行续练只会适得其反,甚至损伤根基。

    武道一途,讲究的便是“一张一弛”,李文深谙此理。

    他扶着椅背,缓缓站起身,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向洗漱间。

    一天的修炼下来,汗水不知浸透衣衫多少次,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早已在衣衫上留下明显的汗渍印记。

    脱掉黏腻的衣物,李文将水温调到温热适中的程度,任由喷头洒下的密集水珠劈头盖脸地冲刷而来。

    细密的水帘很快将他包裹,又汇成一股股清澈的细流,顺着他因锻炼而线条日益清晰流畅的身躯蜿蜒流下,带走疲惫与污浊。

    ……

    翌日一早。

    冬日清晨的寒意尚未完全消散,李文已赶在闹铃响起前准时睁开了双眼。

    昨晚刻意提早的睡眠,让他的精神格外饱满抖擞。

    曲腿一个轻巧的翻身,便从床上稳稳落地,动作迅捷无声。

    【境界:未入阶(6.2级)】

    目光扫过面板上的数字,果然如他所料,一夜间并没有立刻提升到6.3级。

    不过,那种距离突破只差临门一脚的预感更加强烈了。

    “今晚继续服用一支气血药剂,配合修炼,明早……必然能到6.3级。”他默默感受着体内似乎更凝实了一分的气力,紧握的双拳骨节微微发白。

    片刻后,才走向洗漱间。

    “爸?”刚拉开房间门,李文就意外地看到父亲李宏端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搪瓷缸。

    “起来啦,阿文。”李宏闻声转过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快去洗漱,我做了你最喜欢的玉米锅贴。”

    “哦,好的!”李文压下心中疑惑——父亲平日这时早该出门上工了。但扑鼻而来的熟悉焦香瞬间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三步并作两步跨过狭窄的走廊,快速完成洗漱流程。

    “爸,你今天这是放假休息?”李文拉开餐桌旁的椅子坐下,看着碗里金黄诱人的锅贴,忍不住问道。

    “对,这几天厂里没啥重活,领导就让我们几个老家伙在家歇几天。”

    李宏笑着点头,筷子不停,又往李文碗里夹了两个色泽焦黄的锅贴,“多吃点,练武消耗大。”

    “那挺好的,是该休息休息了。”李文不疑有他,夹起一个锅贴,咬下去酥脆喷香,“好吃!还是以前的味道!”

    “哈哈,好吃你就多吃点!”李宏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几乎是半个锅贴半个锅贴地往儿子碗里添。

    “爸,你别光顾着给我夹,你自己也吃。”李文心里暖洋洋的,忙不迭地把父亲那份推过去。

    ……

    父子间温暖的早餐时光过得飞快。满满一大盘玉米锅贴,十之八九都进了李文的肚子。

    “爸,那我先去上学了。”李文抽纸擦掉嘴角的油光,抓起沙发上的书包。

    “嗯,路上当心车。”李宏起身送他到门口,目光一直追随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

    咔嚓~

    大门重新关上。

    门板合拢的轻响后,屋内死寂片刻。

    “咳…咳咳咳…咳咳……”一阵再也压抑不住的、沉闷而剧烈的咳嗽声猛地爆发出来,像是要把胸腔里的所有东西都咳出来。

    李宏佝偻着身体,右手死死捂住嘴,咳得额头青筋都暴了出来。

    哪有什么领导照顾休息……是他这具被常年的辛劳重压榨干了的身体,终于发出了最后的警报和抗议。

    ……

    青石三中,高三(21)班文化教室。

    早上的寒意被数十个年轻躯体散发的热气驱散。

    数学老师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片,抱着一大摞白色试卷走上讲台,粉笔灰沾在他深色的外套袖口上。

    “后天就是正式的期末考试了。”他把试卷放在讲台上,声音不高,却压过了底下细微的议论,

    “所以今天上午这两节连堂数学课,我们提前做一次去年的期末真题模拟,大家就当热身,务必认真对待。”

    “注意,”他强调道,目光扫过教室,“自己写自己的,不要交头接耳。这些卷子我会批改打分!都是高三的人了,该懂规矩了。”

    哗啦啦的试卷传递声响起,如同潮水漫过沙滩。

    很快,每位学生面前都铺开了一张印满了公式与问题的试卷——银河历224年青石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终于等到班级测试了……”李文接过试卷,手心微温,“不知道这次能获得多少【学者】经验值?”

    距离上次学者升级已过一周,他的肝经验从不曾中断。

    同时,他也有些好奇,这段日子凭借着【一证永证】的能力重新梳理掌握的知识点,到底能让自己的文化成绩提升多少?

    距离冲击班级前十拿奖学金的目标,还差多远?念头如电闪过,李文摒弃杂念,握笔低头,开始在试卷上快速书写起来。

    选择题的前半部分异常顺利,凭借着【一证永证】带来的扎实基础,他几乎不需要多思考就能确定正确答案。

    然而,从选择题倒数第二题开始,难度骤然拔高。

    李文眉心微蹙,尝试了几种思路无果后,果断标记后暂时跳过。

    接着是填空题,开局同样顺风顺水,但最后几道几何与代数结合的难题再次让他卡壳。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计算题。

    第一道大题,经典的函数图像与极值问题,送分题,轻松解决。

    第二道,考察数列与不等式的结合,难度适中,李文花了点时间,条理清晰地将步骤写完。

    第三道大题,解析几何综合题,李文尝试着解出了第一小问。

    待到第四道、第五道关于立体几何与导数应用的大题时,卷面上那些复杂的图形与符号仿佛在嘲笑他——他完全找不到下手的地方,连第一小问都感觉雾里看花。

    “叮铃铃~~”清脆的下课铃声如同救星般响起。

    第一节课结束了。

    “需要上厕所的尽快去,其他人可以继续答题。”数学老师喝了口水,叮嘱道。

    教室里一片沉寂,没人起身。四十几颗脑袋依然埋在试卷上,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成了唯一的主旋律。

    李文抬起头,目光不动声色地在周围快速逡巡了一圈。

    那几个同样走武道路线的同学,情况和他大体一致,简单题写得满满当当,遇到难题便束手无策,大片空白留在卷面上。

    写了字的,也多半是胡乱堆砌公式,期待能撞上得分点。

    反观那几个专攻文考的同学,基本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尤其是同桌魏武——虽然这家伙总自嘲文化课是“副业”,但在21班却是无可争议的文化第一。

    他的卷面整洁流畅,此刻竟然已经只剩下最后一道压轴大题的第二小问了。

    “哥也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们相处,奈何……实力不允许。”李文嘴角微扬。

    “启动——【绝对专注】!”意志下达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澄澈感席卷大脑。

    如同喧嚣的世界被按下了静音键,数学老师、同学的身影、窗外的阳光……一切外界信息骤然远去,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磨砂玻璃,模糊不清,失去意义。

    视野中,只剩下那张布满数字和符号的白色试卷,清晰无比地占据了他所有的意识核心。

    他仿佛能清晰地“看”到题目中蕴含的逻辑链条与知识节点,大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和精确度开始运转解析。

    笔尖重新点在方才那道棘手的立体几何大题上,思维如冰水渗透般渗入题目的核心。

    ……

    “叮铃铃——”

    随着象征着上午第二节课结束的铃声再度敲响,沉浸在试卷海洋中的李文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猛地回过神来。

    “呼~~”

    他长长地、舒缓地吐出了一口积聚在胸中的浊气,紧绷的神经骤然放松。

    视线聚焦在桌面的试卷上,原本空了大半的数学卷面,此刻已被工整而略显急促的字迹完全覆盖。

    在【绝对专注】那不讲道理的思维速度碾压下,所有难题都被强行攻破。

    “好了,考试结束,辛苦每组最后一名同学把试卷收上来。”讲台上的数学老师放下了保温杯,目光习惯性地扫向各组最后一排的学生。

    “好险,刚好写完!”

    “唉~等等,我名字忘写了!”

    教室里瞬间从紧张的寂静转换成了喧闹的海洋,放松与懊恼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卧槽!卷王写满了?!”李文所在的小组,负责收卷的学生走到李文桌前,目光扫过他那张密密麻麻写满解答的试卷,忍不住发出一声低沉的惊呼。

    这声音在嘈杂的环境里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涟漪。

    “神!”旁边另一个同学顺着目光看去,也倒吸一口凉气,脱口而出。

    仿佛是触发了某种奇特的信号,一群复读怪涌现:

    “神!”

    “神!”

    “神!”

    ……

    一连串压低却饱含震撼的单音节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教室里扩散、回响,汇聚成一片整齐的低语浪潮。

    附近好几个原本准备起身的同学,纷纷被这阵势吸引,挤到了李文桌边,伸长了脖子,争先恐后地想要看清那张被传为“神卷”的数学试卷。

    “快点收上来,别耽误时间!等发下来有你们看的!”讲台上,数学老师带着几分无奈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敲了敲桌面,提高了音量。

    这声催促如同开关,瞬间打断了这短暂的朝圣场面,围拢的同学们迅速作鸟兽散。

    试卷很快被收齐,送到了讲台上。

    兴许是刚才那一阵小小的骚动引起了数学老师额外的注意,他特意将李文所在那一组的试卷挑出来放在最上面。

    然后从中熟练地抽出李文那份,在走回办公室的短暂路途中,就低头仔细翻看起来。

    那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偶尔掠过一丝讶异和欣赏。

    噔!

    就在数学老师离开教室大约五分钟后,一个熟悉的面板提示框毫无征兆地在李文眼前弹出:

    【你完成了一次数学测试,解题思路清晰,答案正确率高。综合评价:优异!】

    【职业:学者lv3(24→74/400)经验值+50】

    “这么快?”望着弹出的信息,李文心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原本以为经验值的结算,怎么也得等到试卷发下来,分数和排名尘埃落定那一刻。

    现在看来,经验获取的判定机制相当智能化,只要试卷被批改完毕并得出综合评价,经验值就能即时到账。

    这无疑是效率上的巨大提升。

    整整50点学者经验瞬间入账,瞬间冲刷掉了【绝对专注】高强度运转带来的那点残余刺痛感,李文精神都为之一振。

    “光卷面分数就能提供50点经验,等排名最终确定,估计还能获得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

    李文在心中迅速盘算着。根据过往多次测试的经验,“学者”职业经验通常在每次重要考试后会分两次结算:

    一次基于考卷本身的得分,另一次则基于考试成绩在整个群体中的相对排名。

    按照数学老师这批改速度,最迟到明天早自习或者数学课前,考试排名肯定会公布出来。

    一次普通的课堂测试,就能带来接近100点经验的总收益,这几乎相当于他埋头苦读三四天的积累量。这效率的提升让李文心头更加火热。

    “这还只是一场普通的测验……”他目光灼灼,

    “等到了期中、期末这种真正的大型考试,尤其是高年级涉及几县联考、几市联考的范围和竞争强度,那经验值恐怕真的要迎来井喷式的增长!”

    只是稍微幻想一下那幅场景,李文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强大的实力来源于点点滴滴的积累,而“经验值”就是推动他跨越式前进最直接的燃料。

    考试……他从未像现在这般热切地期盼着它的到来。

    ……

    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一个看似短暂实则充实的上午飞逝而过。

    当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起时,李文眼前的学者面板再次弹出了提示信息:

    【学者经验+27】

    【职业:学者lv3(74→101/400)】

    由于数学测试占用了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他今天上午实际用于专注学习的时间仅有四个半小时。

    即便如此,经验条依然稳步增长。

    细算下来,不到两天时间,lv3所需的400点经验条,已经被他推进了四分之一。

    利落地将桌面的书本教材一股脑塞进课桌抽屉,李文没有丝毫犹豫,迈开大步径直冲向食堂。

    时间紧迫,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快速扒完午餐,李文这次没有像往常一样返回教室或去武道馆进行午间的基础锻炼。

    时间表需要临时调整——他直接去了图书馆顶层的技法专用修炼室。

    墙壁上的电子日历清晰显示着:1月8日。

    而武道期末考试的日期被醒目标注在1月10日。

    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两天半。

    他的核心目标,就是在考试前,将顶尖刀法——《虹光刀法》练至入门境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