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官场大秘:没事你找秘书干嘛! > 第10章 发小

第10章 发小

    听到刘玉龙如此维护张向阳,刘鹏不禁有些发懵。

    原本,他满心以为刘玉龙会站在自己这边,毕竟张向阳近期的工作表现实在是太让他不爽了!

    此刻,他满心的委屈与不解犹如潮水般翻涌,实在不明白刘玉龙为什么会突然如此看重张向阳。

    但是刘玉龙位高权重,他哪敢反驳,嘴唇微微颤抖了几下,好不容易挤出了一句话:“刘秘书长,我记住您的话了……”

    他的声音里满是不甘与无奈,还想再说些什么,却知道多说无益,说不定还会招来刘玉龙的一通训斥,终究还是什么都没再说,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刘玉龙的办公室。

    走在回科室的路上,刘鹏满心都是愁绪。

    他心里暗自思忖着,回去后该如何按照刘秘书长的要求,处理好与张向阳的关系。

    毕竟刘玉龙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对张向阳的看重,要是自己处理不当,恐怕这科长的位置真的岌岌可危了。

    至于刘玉龙为什么会突然如此看重张向阳,虽然他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总之,他必须要改变对张向阳的态度。

    可是,一想到之前自己对张向阳的所作所为,刘鹏就一阵头大。

    他之前多次打压张向阳,而且还常常当着科室其他人的面,丝毫不给张向阳留情面。

    现在突然要他反过来去跟张向阳维护好关系,他只觉得脸颊发烫,这脸怎么拉得下来啊。

    过往那些打压张向阳的场景,此刻就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他仿佛已经看到张向阳面对自己转变态度时,可能会出现的得意眼神,那种眼神里满是对自己曾经行为的嘲讽。

    不仅如此,他似乎还感受到了其他同事那鄙夷甚至嘲笑的目光,仿佛都在无声地指责他的前后不一、趋炎附势。

    可是形势比人强,不这么做又不行。

    接下来该用什么办法和张向阳相处,还能让工作回到正轨,刘鹏一时之间毫无头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此时的张向阳,已经走出了市委大院。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傍晚凉爽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

    他抬头望向远方,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

    他知道,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在这错综复杂的官场之中,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

    但此刻,他已然不再畏惧,心中充满了斗志,就像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切。

    ……

    在市委办这个中枢之地,哪怕张向阳仅仅是一名普通小科员,他日常所接触的,也都是各级领导干部。

    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使得他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展现市委办形象的责任。

    尽管领导未曾在着装方面下达过明确指令,但是出于对工作场合的尊重与职业素养,大家在工作时间都自觉地选择了较为正式的穿着。

    像行政夹克这种带有一定职级象征的服饰,对于他们这些基层科员而言,平时还基本上不会穿,但是衬衣搭配西裤,再配上一双擦得锃亮的皮鞋,已然成为了每日的标准着装。

    结束了今日的忙碌,张向阳回到了家中。

    一回到家,他便径直走向卧室,挑选了一套舒适的休闲服换上。

    被拘束在正装里的身体,仿佛一下子得到了解放,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随后,他坐在沙发上,顺手拿起手机,翻找出于海涛的号码拨了过去。

    他和于海涛绝对是实打实的发小,他们来自同一个偏僻的小乡村。

    从小学启蒙开始,他们两人便一同背着书包上下学,一直到高中,都是形影不离的同窗好友。

    于海涛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初中毕业时的中考,他俩凭借扎实的知识基础,双双考上了县一中的正榜。

    这个消息在村子里不胫而走,乡亲们纷纷夸赞,他们俩也成了村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然而,进入高中之后,周围的环境和诱惑逐渐增多,于海涛的心思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不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而是被精彩纷呈的小说世界所吸引,课余时间常常沉浸在仙侠、科幻等各类书籍里。

    同时,他对足球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到课间休息或者体育课,就迫不及待地冲向操场,尽情奔跑在绿茵场上。

    不仅如此,青春期的萌动还让他陷入到了恋爱之中。

    这些事情逐渐分散了他的注意力,成绩也随之慢慢下滑。

    高考的日子如期而至,他凭借着始终如一的努力,考上了一所令人羡慕的重点大学。

    而于海涛却最终落榜了。

    张向阳深知于海涛的潜力,觉得他就这么放弃实在太可惜,便诚恳地劝说他再复读一年,明年肯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但是于海涛经过一番思考,心意已决,他认为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走传统的读书道路,于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复读,选择直接踏入社会打工。

    从那以后,于海涛在社会的浪潮中摸爬滚打,经历了无数的起起落落。

    他先后换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每一份工作都全力以赴,但总觉得难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后来,他开始尝试做生意,涉足过多个领域,有赚有赔,但于海涛从未被困难打倒,始终坚持不懈地寻找着新的机会。

    如今,于海涛开了一家饭馆,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独特的经营方式,把饭馆打理得井井有条。

    夏天,他充分利用季节优势,主打烧烤。

    新鲜的食材、独特的酱料,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每到傍晚,饭馆外的露天座位总是坐满了人,欢声笑语和烤串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到了冬天,他又适时地推出火锅,热气腾腾的火锅,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丝丝温暖,生意依旧十分红火。

    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算是干得风生水起,在这座城市里站稳了脚跟。

    这么多年来,无论他们身处何种境地,甭管是事业有成、春风得意之时,还是遭遇困境、跌入低谷之际,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始终坚如磐石。

    两人相互扶持,在对方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电话很快接通,张向阳对着话筒说道:“海涛,晚上有时间吗?找你喝点去!”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了于海涛熟悉且豪爽的声音:“只要你这个大忙人有时间,那我肯定有时间啊!过来吧,这几天没见你,我正想你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