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赵四推开自家院门,熟悉的烟火气扑面而来,驱散了黑市带来的紧张与寒意。
“哥!你回来啦!”赵妮像只欢快的小鸟从屋里飞出来,接过他手里空瘪的布口袋,“娘刚蒸好馒头,还热乎着呢!”
张氏端着碗筷从厨房出来,看到儿子,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四儿回来了,快洗把手,吃饭了。今儿咋回来晚了些?”
“厂里有点事,耽搁了。”赵四含糊地应了一句,走到院角的水缸边,舀起一瓢凉水,哗啦啦地冲洗着手脸,冰凉的水珠让他彻底放松下来。他甩了甩手,走进屋里。
桌上摆着一盆胖乎乎的白面馒头,一碟淋了香油的咸菜丝,还有一小锅冒着热气的小米粥。简单,却透着家的温暖。
赵四坐下,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嚼着细腻却扎实的粮食,心里格外踏实。
他看似随意地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鸡蛋,放在桌上:“回来的路上,碰见合作社处理快过期的鸡蛋,便宜,买了俩,明早给妮儿蒸个蛋羹。”
张氏看着那俩鸡蛋,又是心疼又是欢喜:“又乱花钱……妮儿,还不谢谢你哥。”
“谢谢哥!”赵妮眼睛亮晶晶的,小口小口地喝着粥,仿佛已经尝到了蛋羹的香味。
饭桌上,赵妮叽叽喳喳地讲着学校里的趣事,哪个同学写字像爬虫子,老师今天又表扬了谁。
张氏笑着听,偶尔插句话。赵四安静地吃着饭,听着母亲和妹妹的闲聊,感受着这平淡却珍贵的安宁。
黑市的小心翼翼与那三瓶“绿美人”带来的惊喜,都被慢慢的抚平了心底的波纹。
吃完饭,赵妮乖巧地收拾碗筷,张氏坐在灯下继续纳着似乎永远也纳不完的鞋底。赵四帮着擦了桌子,便借口有些累,早早回了自己那半间小屋。
关上门,隔绝了外间的灯光和细语。赵四没有点灯,在黑暗中坐在板床上,深吸一口气,意念沉入了系统空间。
无形的空间在意识中展开。度过了以往“应有尽有”的满足感之后,这次赵四清晰地感觉到了一丝……杂乱。
五十立方米的空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各种物资堆放在一起,缺乏规划,凌乱不堪。
左边是一堆用麻袋装着的棒子面和高粱米,旁边散落着几十个白薯和土豆。
右边是几袋珍贵的富强粉和小米,上面压着几捆水灵灵的蔬菜。
角落里堆着咸菜坛子、酱油瓶、盐罐子。
两瓶老白干,一小堆鸡蛋和几包用油纸包着的点心零食挤在缝隙里。
现金、各种粮票、布票、工业券散放在一个破旧的铁盒里。
签到得来的扳手、锤子、一包崭新的螺丝螺母、甚至那辆自行车,都靠在一边。
最显眼的,是那刚刚放入的三瓶“绿美人”,它们被刻意地放在一个角落,引人注目。
东西多了,找起来就麻烦。
想拿两个鸡蛋,得在一堆东西里“翻找”意识;想看看还剩多少细粮,也得“扒拉”开上面的杂物。
虽然空间时间静止,取放只在一念,但这种混乱的状态,让赵四这个习惯了车间里工具物料摆放井井有条的钳工,感到有些不适。
“看来,光能装东西不行,还得会归置。”赵四在心里嘀咕。这系统空间好用,但显然不具备自动分类整理的功能。
“叮!检测到宿主合理要求!空间开启自动分类功能,请宿主划分区域!”
这么爽!想瞌睡就来枕头!
他尝试集中精神,用意念划分。
首先,他将那三瓶“绿美人”,小心翼翼地移到了空间最一个角落。意识郑重地给这片区域打上“标记”——【珍宝区】。未来若有其他古董、贵金属或特殊物品,也将存放于此。
接着,他划分出【消耗品区】。
将日常吃的棒子面、杂粮、白薯土豆、蔬菜、鸡蛋、咸菜调味品等,分门别类地码放整齐,如同仓库里的货架。细粮(富强粉、小米、大米)单独堆放,便于快速取用。
【待处理区】也被开辟出来。
那些打算日后找机会出手的富余粗粮、部分用不上的票证,被集中放置,与日常消耗品隔开。
【工具物料区】则收纳了所有工具、劳保用品、自行车以及那些签到得来的螺丝螺母等小零碎。
“叮!划分成功!后续物资将按宿主要求自动存放整理!”
一番忙碌下来,虽然只是意识层面的操作,赵四却感觉精神有些疲惫。
但看着空间里从杂乱无章变得井然有序,分区明确,一目了然,一种强烈的舒适感和掌控感油然而生。
“这才像个样子。”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
经过这番整理,他也更清晰地意识到,50立方米的空间,看似不小,但若想大规模囤积物资,其实并不宽裕,必须精打细算。
就在这时,他忽然心念一动——今天似乎还没签到。
“系统,在家签到。”
“叮!在家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鸡蛋五枚】!【现金一元】!”
奖励普普通通。但紧接着,又一个提示音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已连续签到满90天,达成‘持之以恒’隐藏成就!奖励:【系统空间扩容500立方米】!”
什么?!
赵四猛地一怔,随即巨大的惊喜涌上心头!
五百立方米!足足扩大了十倍!
原本略显拥挤的空间,瞬间变得无比空旷!新扩容的空间如同一个巨大的、虚无的仓库,静静等待填充。之前划分好的区域,在新空间里只占据了小小的一角。
困扰他的空间不足问题,瞬间迎刃而解!不仅眼下绰绰有余,更为未来可能获得的大宗物资或大型物品提供了无限可能!
“太好了!”赵四忍不住在心中欢呼。
“系统,扩展分区至整个空间!预留一部分空间作应急空间。”
这奖励来得太及时了!他立刻兴致勃勃地看着庞大的新空间,自动将原有的分区按比例扩大,并预留出大片区域,以备不时之需。
一种“大地主”般的豪迈感油然而生。
处理好空间事宜,赵四心满意足地退出意念。
夜已深,外间母亲和妹妹也早已歇下。他吹熄了油灯,躺在黑暗中,心里充满了底气。
第二天晚饭时,张氏一边给赵妮在猪肉炒白菜里面挑肉,一边看似随意地提起:“四儿,今儿个晌午,我碰见前街你刘婶了。”
“哦?刘婶咋了?”赵四啃着馒头,随口问道。
“也没啥,”张氏顿了顿,语气有些微妙,“就是闲聊了几句。她说……她说前儿个在合作社好像看见娟儿了。”
三姐赵娟?赵四动作微微一顿,抬起头。
张氏叹了口气:“你刘婶说,娟儿跟她打听咱家来着,问你现在是不是真在轧钢厂当工人了,待遇咋样,听说娘身体也大好了……话里话外的,念叨着有些日子没来了,估计得空要过来瞧瞧。”
赵妮闻言,小脸微微垮了一下,小声嘟囔:“三姐又来……”
赵四笑了笑,给妹妹夹了块鸡蛋块:“来就来呗。三姐就是嘴快,心不坏。以前咱家难的时候,她虽说抱怨,不也偷偷给妮儿塞过一双旧棉鞋嘛。”
张氏点点头:“这倒也是。娟儿就是那张嘴不饶人,爱攀比,心眼不算坏。就是……唉,好像从今年开始到处都不太景气了。她现在日子好像也不宽裕,你姐夫厂里效益 也没以前好了,她又是临时工……我怕她来了,指不定说出些什么不中听的话来。”
“娘,您放心。”赵四语气平静,“咱家过得好,是好事。三姐来了,该咋样就咋样。她要是真心替咱高兴,咱就热情招待。她要是说酸话,咱就听着,不往心里去。日子是咱自己过的,犯不着看别人脸色。”
他顿了顿,又道:“她要真有困难,看在姐弟情分上,能帮就帮一把,不能帮......咱家也不是地主老财,也没有余粮。”
张氏听了儿子的话,心里安定了不少:“哎,你说得对。是娘想多了。来吧,来就来,咱大大方方的。”
话虽如此,赵四心里却明白,以三姐那爱面子的性格,看到他们家过好了,心里肯定酸得很,多半是不愿意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