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从趋吉避凶开始顺势成神 > 第21章 名动常山!

第21章 名动常山!

    “大人,您今日之举……当真是让属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衙署内,严鸣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崇敬,向着陈盛深深一揖。

    经此一事,他算是彻底被陈盛那雷霆万钧的气魄与手段所折服,这位年轻的上官,平日沉静如水,可一旦出手,却如石破天惊,瞬间便能镇压全场,扭转乾坤。

    先前那两位看似难以撼动的副统领,在陈盛面前,竟如土鸡瓦犬——高启恒被当场格杀,血溅五步;另一位程副统领则被吓得魂不附体,此刻对陈盛的任何命令都唯唯诺诺,不敢有半分违逆。

    这让他们这些追随陈盛而来的老部下,倍感扬眉吐气,与有荣焉。

    陈盛面色平静如水,并未因这番恭维而有丝毫波动,他目光沉静地看向严鸣,语气认真:

    “机会,本官已经给你了,能不能把握住,真正在这北城武营站稳脚跟,就看你自己今后的表现了。”

    “大人放心!”

    严鸣胸膛一挺,神色肃然,斩钉截铁地保证道:“属下必竭尽全力,绝不负大人栽培提携之恩,若有差池,愿领军法!”

    陈盛微微颔首,继续吩咐道:

    “北城武营积弊已深,从今日起,着手整顿,所有老弱疲沓、不堪用者,一律按律清退,空额暂不补充,从山字营带来的弟兄,要作为骨干,尽快安插到关键位置,我要这北城武营,从上到下,都能如臂使指。”

    他既已决定动手,便不会再有丝毫犹豫,高启恒本身无足轻重,但他背后的高家,以及高家所代表的常山县豪强势力的态度,才是关键。

    陈盛心里很清楚这背后的博弈:

    高家乃至本地其他豪强此番挑事,根本目的是逼吴匡表态,要么合作,要么压制,而吴匡的立场注定了不可能轻易就范。

    他今日果断斩杀高启恒,从踏入营门那一刻起便已在谋划之中。

    包括刻意激怒对方,都是为了占住“以下犯上、被迫反击”的理,不留任何口实,同时,此举也是替吴匡投石问路,以此激烈的方式,试探上峰府城对此事的态度和底线。

    而对北城武营内部而言,他连背靠高家的高启恒都说杀就杀,还有谁是他不敢动的?

    雷霆手段之下,诸如程副统领之流立刻望风归附,这比任何怀柔拉拢都来得迅速有效,他初来乍到,根基浅薄,想要快速掌控局面,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属下明白!定将大人的吩咐落实到位!”

    严铭连忙躬身应命。

    陈盛摆了摆手,示意其退下。

    待衙署内只剩自己一人时,他闭上双目,缓缓吐纳,周身气血随之流转,很快便再次沉浸在修炼之中,仿佛方才那石破天惊的一刀与随之而来的风波都未曾发生。

    接下来,便要看吴匡那边,以及府城如何应对了。

    ……

    另一边,武备大营。

    程副统领不敢有丝毫怠慢,带着高启恒已被收敛好的尸身,马不停蹄地赶来求见武备营大统领储岳山,并将事发经过原原本本、不敢有丝毫添油加醋地禀报了一遍。

    “这位陈统领……倒真是位不一般的人物啊。”

    储岳山掀开白布,仔细查验了高启恒那凄惨的尸身,双眼微眯,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他身材虽魁梧雄壮,却并非莽撞武夫,反而心思细腻缜密,否则也坐不稳这正八品武备大统领的位置。

    对于高启恒背后那些小动作以及高、黄等家的暗示,他心知肚明,之前也只是顺水推舟,佯作不知,乐得坐观其变。

    他本以为高启恒实力占优,至少能让新来的陈盛吃个瘪,挫其锐气,却没料到这位陈统领如此果决狠辣,完全不顾后果,竟当场就将高启恒立毙刀下,一举奠定了其在北城武营的绝对权威。

    最关键是,陈盛此举站在了“理”上,高启恒主动挑衅、以下犯上、乃至先行出手,每一条都踩在了军法红线之上。

    陈盛反击虽酷烈,却占着“正当防卫、清理门户”的大义名分,更有顶头上司吴县尉的潜在支持,让人明面上挑不出错处。

    当然,即便挑得出,储岳山此刻也不敢贸然去挑。

    他之前对高启恒的纵容,本就是置身事外的骑墙之举,根本原因在于他对吴匡这位新任县尉心存忌惮,在吴匡与地方豪强分出高下之前,他绝不敢轻易下场,引火烧身。

    “大人,那高副统领这……身后之事,以及其所犯之事,该如何定论?”

    程副统领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储岳山的脸色,低声请示。

    储岳山冷哼一声,语气淡漠:

    “以下犯上,袭击上官,罪证确凿,更何况此乃自取其祸,死不足惜,将尸体清理干净,遣人送回高家便是,其余之事,不必多言。”

    “是,属下明白了。”

    程副统领心中了然,这位大统领是打算继续明哲保身,不打算为此事出头了。

    “你觉得这位陈统领,为人如何?”

    储岳山忽然话锋一转,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程副统领身上。

    程副统领心下凛然,谨慎答道:“陈统领……手段雷霆万钧,实力深不可测,属下……属下也只是初次接触,实在不敢妄加评断。”

    “嗯,”储岳山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挥了挥手:

    “下去吧,记住,往后在北城武营,收起所有心思,老老实实听从陈统领的吩咐办事,否则,高启恒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属下谨记大人教诲!”

    程副统领背后惊出一身冷汗,连忙躬身退下。

    ……

    几乎同时,县衙后堂。

    吴匡在得知北城武营发生的一切后,反应可谓是惊喜交加。

    关于高启恒的底细和背后牵扯,他早已探查清楚,此前甚至还私下召见过陈盛,表示若有必要,自己可亲自出面施压,为其稳住局面。

    却没想到被陈盛婉言拒绝,陈盛当时便直言,高启恒不过是高家推出的一枚探路石子,若由县尉亲自出面压制,反而会被对方看轻了己方的底牌,显得怯懦。

    对付此等角色,他自己足矣。

    吴匡虽基于信任同意了陈盛的方案,但内心实则一直有所担忧,尤其是见陈盛迟迟不去上任,更是心绪不宁。

    万没想到,陈盛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石破天惊,直接以最酷烈、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解决了麻烦,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他当即不再犹豫,铺开纸笔,奋笔疾书,将上任以来(主要是陈盛)的“政绩”——即雷厉风行整肃军纪、严惩犯上作乱者之事,巧妙润色,写成一份详实的禀文,命心腹以快马加急送往府城。

    他和陈盛都需要借此看清府城方面的真正态度。

    若府城态度暧昧,甚至申斥他手段过激,那便说明上官不欲此刻与地方豪强彻底撕破脸,他们便需暂时蛰伏,甚至考虑与豪强妥协;

    若府城明确支持,甚至嘉奖此举……那便意味着,他们可以放开手脚,真正在这常山县内,动一动真格了!

    而就在吴匡焦急等待府城回音之际,高启恒的尸体已被送到了高府。

    一时间,高家震怒。

    北城武营的风波,也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遍常山县各方势力耳中。

    陈盛之名,凭借这血腥而果决的一刀,真正意义上,一鸣惊人,震动常山!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