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秋收节变悟道会,玉米地里闹乌龙
秋意渐浓,苟活宗后山的百亩玉米地彻底变了模样 —— 金灿灿的玉米穗压弯了秸秆,剥开绿皮,饱满的玉米粒像珍珠似的挤在一起,风一吹,玉米叶 “沙沙” 作响,满田都是清甜的谷物香。
魏所站在田埂上,叉着腰打量着这片玉米地,笑得合不拢嘴:“小白,算过没?这百亩地能收多少玉米?够我和狗蛋吃两年了吧?”
【检测到玉米亩产约八百斤,百亩合计八万斤,晒干脱粒后可储存三年以上。】小白的机械音带着精准的数据流,【另外,检测到外围有十七波修仙者气息,均在隐蔽观察。】
“又来偷看?” 魏所翻了个白眼,早习惯了这群修仙者的 “悟道式围观”—— 自从上次秘境之行后,各大宗门就派了人守在苟活宗外围,连他浇菜、喂鸡都被当成 “大道演示”,更别说这次秋收,怕是把整个修仙界的目光都引来了。
“魏大叔,该掰玉米啦!” 狗蛋背着小竹筐跑过来,筐里还放着魏所给的小镰刀,“王道长他们都等着您发令呢!”
魏所点点头,抄起墙角那把磨得锃亮的木锄 —— 还是村口铁匠铺打的凡铁锄,被王道长当成 “神农锄同款悟道工具”,天天擦得比灵剑还亮 —— 走到田埂中央,清了清嗓子:“都听好了!秋收规矩就三条:第一,掰玉米别扯断秸秆,明年还能留着当柴烧;第二,玉米粒别撒地上,捡回来喂鸡;第三,谁要是敢用灵力瞎折腾,就罚他三天没玉米饼吃!”
“谨遵前辈教诲!” 田埂边立刻响起整齐的应答声 —— 王道长领着万剑山弟子,天启带着凌云阁修士,洛千雪指挥着天机城工匠,连黑风寨的大当家都带着喽啰扛着麻袋赶来,一个个穿着整齐的宗门服饰,却拿着镰刀、麻袋等农具,神色比参加宗门大典还郑重。
魏所挥了挥手:“开工!”
话音刚落,一群修仙大佬立刻冲进玉米地,动作却格外 “斯文”—— 王道长用指尖轻轻捏住玉米穗,手腕微转,玉米穗就 “咔嚓” 一声落下,还特意用灵力托着,生怕掉在地上沾灰;天启蹲在地里,每捡起一粒掉落的玉米粒,都要对着阳光端详半天,嘴里嘀咕:“前辈说‘颗粒归仓’,这玉米粒里定藏着‘圆满之道’”;洛千雪更夸张,给每个弟子发了个小仪器,专门检测玉米的 “灵气纯度”,说是要记录 “秋收大道的波动数据”。
狗蛋穿梭在玉米地里,掰得比谁都快,小手灵活地剥开绿皮,把玉米穗扔进竹筐,还不忘提醒旁边的黑风寨二当家:“二当家,你掰错啦!要先掰下面的,上面的会掉下来砸到脚!”
二当家连忙停下动作,满脸恭敬:“多谢小师叔指点!您这‘自上而下’的掰法,是不是蕴含‘顺势而为’的大道?”
狗蛋愣了愣,挠着头笑:“不是呀,是魏大叔说,下面的玉米熟得早,先掰了能晒得透。”
可在二当家听来,这就是 “大道至简” 的隐喻,立刻掏出玉简记下来:“小师叔言传身教,‘熟者先取,顺势而为’,此乃秋收第一要义!”
魏所看得直摇头,自己拎着麻袋走进地里,左手扶着秸秆,右手抓住玉米穗,稍一用力就掰了下来,动作干脆利落 —— 在他眼里,秋收就是农忙,哪来那么多 “大道”?能多收玉米、少浪费,比啥都强。
他刚掰了半麻袋,就听见田埂外传来一阵骚动,一群穿着各色宗门服饰的修士簇拥着几位白发长老,小心翼翼地凑过来,远远地站着,不敢靠近。
“是丹鼎宗、器符宗的人!” 王道长眼尖,立刻凑到魏所身边,低声道,“他们怕是来观摩前辈的‘秋收悟道’。”
魏所没抬头,继续掰玉米:“观摩就观摩,别踩坏我的玉米苗就行。”
可在丹鼎宗长老眼里,魏所 “低头掰玉米” 的动作,却成了 “大道内敛” 的象征 —— 他捋着胡子,对着身边的弟子道:“你们看魏前辈,躬身于田垄之间,却不露半分气息,这是‘藏道于凡俗’的最高境界!掰玉米的动作看似简单,实则暗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丹道至理!”
器符宗长老也跟着点头,指着魏所手里的麻袋:“那麻袋看似普通,却能容纳万千玉米,这是‘虚空纳物’的符道真谛!魏前辈以凡物演示大道,我等自愧不如!”
一群观摩的修士立刻掏出玉简,飞快地记录起来,连魏所擦汗的动作都被解读成 “涤荡道心”,咳嗽一声被当成 “大道天音”,看得魏所头皮发麻 —— 这群人怕是魔怔了。
正午的太阳越来越烈,魏所觉得有点渴,就坐在田埂上,掏出怀里的水壶喝了口凉水,随手拿起一个刚掰的嫩玉米,用打火机点着了,放在火上烤 —— 这是他小时候在乡下常吃的烤玉米,焦香四溢,比煮玉米更有嚼劲。
“前辈这是要演示‘火炼之道’?” 丹鼎宗长老眼睛一亮,激动地往前凑了两步,“用凡火烤凡物,却能激发出食物的本味,这与炼丹‘去芜存菁’的道理如出一辙!”
魏所没理会他,等玉米烤得外皮焦黑,吹了吹灰,掰成两半,递了一半给跑过来的狗蛋:“快吃,热乎的。”
狗蛋接过玉米,咬了一口,烫得直呼气,却笑得眯起眼:“好香!比煮玉米甜!”
这一幕落在观摩修士眼里,又成了 “大道传承”—— 丹鼎宗长老对着弟子道:“看见没?魏前辈以烤玉米‘点化’小弟子,这是‘以凡物传大道’,比咱们炼丹传法高明万倍!”
器符宗长老则盯着魏所手里的打火机,喃喃道:“那凡火器具小巧便携,能瞬间生火,定是‘火符大道’的简化版!回头定要仿制一个,参悟其中奥秘!”
魏所烤着玉米,听着他们的议论,只觉得无奈 —— 早知道就不在田埂上烤玉米了,这要是被他们当成 “火炼大道演示”,回头怕是要有人拿着炼丹炉来烤玉米。
正想着,突然听见玉米地里传来 “哎哟” 一声,天启抱着脚蹲在地上,脸上满是痛苦。
“怎么了?” 魏所连忙跑过去。
天启皱着眉,指着脚边的玉米根:“晚辈刚才只顾着感悟‘颗粒归仓’,不小心被玉米根绊倒了……”
他话音刚落,丹鼎宗长老立刻道:“魏前辈!这定是您布下的‘劫数考验’!‘秋收悟道’哪能一帆风顺?这‘绊倒之劫’,是在警示我等‘道心不可有失,一步一需谨慎’!”
天启愣了愣,随即恍然大悟,对着魏所躬身行礼:“多谢前辈点化!晚辈明白了,‘大道之行,步步为营’,日后定当谨言慎行!”
魏所:“……” 他只是被玉米根绊倒了,怎么又成 “劫数考验” 了?
他没心思解释,让小白拿来医药箱,给天启的脚踝敷上活血化瘀的药膏 —— 还是张大妈给的凡药膏,却被天启当成 “蕴含生机大道的圣药”,小心翼翼地用灵力护着,生怕药效流失。
下午日头偏西,玉米地已经堆起了一座座玉米山,麻袋装满了一袋又一袋,黑风寨的喽啰正赶着牛车,把玉米往苟活宗的仓库运。魏所看着满仓的玉米,心里踏实极了,吩咐道:“把一部分玉米晒在院子里,剩下的脱粒后储存,留些嫩玉米,晚上煮玉米、烤玉米,给大家加餐。”
“前辈英明!” 一群人齐声应道。
晒玉米时,又出了乌龙 —— 洛千雪为了 “让玉米充分吸收天地灵气”,特意布了个聚灵阵,结果阳光被阵法折射,把玉米晒得半生不熟,还差点烤焦。
魏所一看,气得直跺脚:“说了别用灵力瞎折腾!晒玉米要靠太阳晒、风吹,你整个破阵,不是添乱吗?”
洛千雪脸一红,连忙撤了阵法,心里却更加崇敬:“前辈教诲的是!‘秋收需顺天时’,强行用灵力干预,反而违背大道,晚辈受教了!”
围观的修士们也跟着点头,纷纷记录:“魏前辈曰:‘顺天时,应地利’,此乃秋收大道的核心!”
夕阳西下时,苟活宗的院子里、屋顶上,全晒满了金灿灿的玉米,像铺了一层黄金。魏所坐在院中的竹椅上,手里拿着烤玉米,看着狗蛋和大黑在玉米堆旁玩耍 —— 大黑正用爪子扒拉着玉米,把掉下来的玉米粒当成零食啃,狗蛋则在旁边帮它捡,笑得格外开心。
王道长、天启、洛千雪等人,围坐在魏所身边,手里也拿着烤玉米,却吃得格外 “郑重”,每咬一口都要闭眼感悟半天,像是在品尝什么无上美味。
丹鼎宗、器符宗的长老们,也被魏所 “赏” 了一根烤玉米,坐在田埂上,边吃边讨论,从玉米的焦香谈到 “丹道火候”,从玉米粒的饱满聊到 “符道圆满”,硬是把一根烤玉米吃出了 “悟道圣餐” 的感觉。
魏所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觉得这 “秋收节” 过得挺有意思 —— 虽然这群修仙的脑子不太正常,但大家一起收玉米、烤玉米,倒也热闹,比自己一个人种地有意思多了。
他咬了一口烤玉米,焦香混着玉米的清甜在嘴里散开,心里琢磨着:等玉米晒干了,就磨点玉米面,做玉米饼、玉米粥,再给狗蛋做个玉米糖;后山的空地还能种点冬小麦,明年春天就能收麦子,磨面粉做馒头……
而他不知道,“秋收大道” 已经通过观摩修士的口,传遍了整个修仙界 —— 各大宗门纷纷效仿苟活宗,开辟 “悟道田”,种起了玉米、小麦,甚至有宗门把 “秋收” 定为宗门节日,要求弟子们亲自下地劳作,说是 “感悟大道”;丹鼎宗更离谱,推出了 “玉米炼丹术”,把玉米粒和药材一起炼制,说是能 “增强道心”,结果炼出来的丹药带着一股烤玉米味,却被修士们疯抢,说是 “蕴含魏前辈的大道气息”。
夜色渐深,玉米地的香气渐渐淡了,院子里的玉米堆上落了层薄霜。魏所把狗蛋抱进屋里,盖好被子,又给大黑扔了根玉米棒,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躺在床上,他摸出系统面板 —— 自从完成 “秘境闯关” 任务后,系统就没再发布新任务,反而解锁了 “宗门建设” 板块,里面有 “仓库扩容”“农具升级” 等选项,奖励都是些保命道具和凡俗农具,倒也实用。
魏所笑了笑,关掉面板 —— 不管系统发不发任务,他都想把苟活宗守好,把狗蛋照顾好,种好自己的地,吃好每一顿玉米饼。这 “怂字当头、保命为上” 的苟活之道,其实也没那么难,无非就是守着自己的小日子,护着身边的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