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串珠小店:老顾客赠匾,家人齐帮忙
初冬的暖阳透过玻璃门,洒在“小晚串珠”的木质柜台上——柜台里摆着分门别类的串珠,海蓝宝的清透、南红的明艳、青金石的沉静,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林晚蹲在柜台后,正给一串星月菩提打结,指尖灵活地绕着线,这是她租下小店的第三个月,从护国寺街的流动摊位,终于有了固定的小铺子。
“小晚,这串菩提编好了吗?张阿姨等着送她孙子当生日礼物呢。”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卖豆浆的张阿姨拎着个布袋子走进来,笑着往柜台前凑,“你这小店收拾得真亮堂,比以前在路边摆摊舒服多了。”
“快好了,再打个平安结就成。”林晚抬头笑了笑,手里的动作没停——张阿姨是她摆摊时的老顾客,从最初买第一串红绳开始,几乎每个月都来照顾生意,小店开业那天,还特意送了盆绿萝,说“添点生气”。
帆布包放在柜台内侧,系统淡蓝色提示框轻轻跳着:“‘摆摊事业升级’支线完成,解锁‘店铺经营’新功能——可生成顾客偏好记录,优化串珠款式推荐。”她点开功能界面,屏幕上清晰列着老顾客的喜好:张阿姨偏爱红色系、珠子偏大的款式,“甜桃不甜”喜欢小巧的银饰配珍珠,林墨剧组的同事常买耐磨的菩提和檀木……
“编好了,您看看。”林晚把星月菩提递过去,张阿姨接过来,摸了摸光滑的珠子,满意地笑了:“真好,比外面店里卖的还精致。对了,给你带了点我孙女做的饼干,刚烤好的,你尝尝。”她把布袋子递给林晚,又从口袋里拿出个红绸包着的东西,放在柜台上,“这个给你,算是贺你开店的礼物。”
林晚打开红绸包,愣了愣——是块木质小匾,上面刻着“手作暖心”四个隶书字,字的边缘还雕着小小的串珠图案,一看就是特意定制的。“张阿姨,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怎么不能收?”张阿姨按住她的手,语气热络,“你这孩子实诚,编的串珠好看还不贵,待人又热心,上次我孙子丢了书包,还是你帮着在摊位附近找着的。这匾啊,是我找老木匠做的,就觉得配你。”
林晚心里一暖,眼眶有点发红——从最初摆摊时的手足无措,到现在被老顾客记挂着,这份踏实的温暖,比任何奖励都珍贵。她刚要道谢,就看见玻璃门被推开,林婉婉拎着个保温桶走进来,身后还跟着林辰和林屿。
“大哥说今天小店忙,过来帮忙。”林婉婉把保温桶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是刚煮好的银耳羹,“天凉,煮点甜的暖身子,张阿姨也尝尝。”
张阿姨笑着接过碗:“还是婉婉这孩子心细,以前总听你俩拌嘴,现在看着多亲。”林婉婉脸上微微发红,没说话,只是拿起柜台里的串珠盒,安静地整理起来——她现在很少说讨好人的话,却总用行动帮忙,早上帮着打扫店铺,中午送汤水,晚上还会跟着林晚学编串珠,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林辰走到柜台前,拿出一份文件:“上次你说想做线上店铺,我帮你找了运营团队,这是初步的方案,你看看有没有要改的。以后线下摆摊、线下小店、线上店铺一起做,生意能更稳点。”
“大哥,你费心了。”林晚接过文件,心里满是感动——几个哥哥总是这样,不管她想做什么,都会默默支持,从最初帮她解决周启明的纠缠,到查二十年前的旧案,再到现在帮她开小店、做线上运营,从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林屿靠在门口,手里拿着个快递盒:“你订的新一批海蓝宝珠子到了,我刚才去物流点取的,拆开看看质量怎么样。”他说着,把盒子递给林晚,目光扫过柜台上的“手作暖心”匾,嘴角露出浅笑:“不错,比我上次给你买的那个摆件好看。”
直播手机就架在柜台角落,林晚扫了眼屏幕,在线人数已经过了五千,弹幕里满是“一家人好暖”“张阿姨的匾太有心了”“线上店铺搞快点!想囤串珠”。她笑着对着镜头挥了挥手:“谢谢大家的支持,线上店铺正在筹备,等弄好了第一时间告诉大家,到时候给老粉发福利。”
话音刚落,弹幕里就刷起“期待”“蹲福利”,林墨的V标账号也冒了出来,发了条弹幕“线上开店记得给我留个‘股东位’,串珠我全包了”,引得粉丝纷纷刷屏“影帝又来蹭吃蹭喝”“求影帝戴串珠直播”。
林晚看着眼前忙碌却温暖的画面——张阿姨在旁边喝着银耳羹聊天,林婉婉安静地整理串珠,林辰和林屿帮着拆快递、看运营方案,弹幕里满是粉丝的祝福,阳光落在“手作暖心”的匾上,泛着柔和的光。她忽然觉得,所谓的“团宠”,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被照顾,而是她爱着身边的人,身边的人也爱着她,彼此扶持,一起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帆布包里的系统轻轻震了下,弹出一行浅金色的字:“店铺经营开启新篇章,陪伴永不落幕。”林晚攥紧手里的串珠线,心里清楚,这只是她摆摊事业和人生的新起点,往后的日子,有家人在、有粉丝在、有热爱的串珠在,不管遇到什么,她都能踏实又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