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快用你无敌的避雨诀想办法 > 第20章:新官上任的“文化顾问”

第20章:新官上任的“文化顾问”

    通过了超管局的“考验”,“观澜文化”与官方建立起一种微妙的“有限合作”关系。诸葛明离开时那句“希望我们下次见面,还是朋友”的提醒言犹在耳,但至少,短期内来自国家层面的直接压力暂时缓解了。林逸舟决定,是时候让清微这位“首席文化顾问”真正参与到公司的商业运营中,将她的能力转化为可持续的“生产力”——也就是,加快还债进度。

    然而,让一位千年(存疑)道观的守护者理解现代企业的KPI、市场定位和用户体验,其难度不亚于让林逸舟去理解符箓的量子纠缠原理。清微的“入职培训”,成了一场鸡飞狗跳的跨次元文化碰撞。

    林逸舟首先让首席产品设计师带着最新一季的文创方案向清微汇报。方案主打“新中式生活美学”,包括一款设计精巧的檀香炉、一套仿古茶具和几款带有祥云纹样的丝巾。

    清微听完汇报,拿起设计图,只看了一眼,便微微蹙眉:“此炉,形制尚可,然‘聚烟回环’之枢机偏差三厘,香气散逸,凝神效果十不存一。”

    设计师愣住了,他追求的是视觉美感,从来没考虑过“聚烟回环”这种玄学参数。

    清微又指向茶壶:“壶嘴弧度滞涩,出水不畅,易生杂念,有碍品茗静心。”

    设计师额头冒汗。

    最后,她看向丝巾的祥云纹样,轻轻摇头:“云纹走势拘谨,毫无‘逍遥游’之意境,佩之,恐增烦忧而非添彩。”

    首席设计师,一位拿过国际大奖的精英,差点当场崩溃。他试图解释现代审美和市场接受度,清微只是静静听着,然后反问:“器物之用,首重其神,次重其形。神韵不通,形似何益?”

    林逸舟赶紧打圆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清微勉强接受“先保证销量,再追求神韵”的商业逻辑。最终,那款檀香炉在清微的“微调”下,虽然外观改动不大,但点燃后烟雾果然呈现出奇妙的螺旋上升姿态,宁神效果出奇的好,成了爆款。设计师从此对清微敬若神明,但也落下了“设计稿必先过清微顾问法眼”的后遗症。

    清微对公司业务的理解,完全基于她的道法体系。在她看来,公司的产品分为以下几类:

    * “聚灵”型产品:如那款檀香炉,以及她亲自“开光”(她称之为“注灵”)的限量版摆件。这类产品效果显著,但产量极低,清微坚持“过犹不及”,不肯批量生产。

    * “扰心”型产品:主要指大部分电子产品和新媒体内容。她认为这些事物信息杂乱,严重干扰心神,多次建议林逸舟“削减乃至弃用”,让林逸舟和火姐哭笑不得。

    * “无用”型产品:大部分她无法理解其用途的现代消费品,如一些纯粹装饰性的文创小物,她评价为“徒耗资源,无益修行”。

    尽管认知差异巨大,但清微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远超林逸舟的预期。她很快弄清了公司的基本运作流程,并开始提出自己的“顾问建议”。她不再直接否定设计,而是会指出某些设计可能引发的“能量场”冲突(比如某个图案组合容易让人心浮气躁),建议调整。神奇的是,按照她的建议修改后的产品,市场反馈往往确实更好。

    在她的“指点”下,“观澜文化”推出了一系列效果“过于显著”的产品:

    * “清风扇”:一款看似普通的折扇,扇骨被清微用特殊手法处理过。轻轻一扇,不仅能带来凉风,似乎真的能驱散闷热带来的烦躁感,在盛夏卖到脱销。

    * “安神笔”:一款钢笔,笔杆材质经过清微“加持”,据说有助集中注意力。不少文案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疯狂抢购,声称效果堪比温和的提神饮料。

    * “净念香囊”:内含清微配置的草药粉末,挂在车内或办公室,能有效缓解异味,甚至有人反映连带着工作效率都提升了。

    这些产品让“观澜文化”在高端文创市场独树一帜,品牌价值飙升,也为清微的“债务抵扣账户”带来了巨额进账。林逸舟看着财务报表,心情复杂,一方面欣喜于商业成功,另一方面又隐隐担忧这种“玄学带货”的不可控性。

    他的担忧很快得到了印证。

    一天深夜,火姐闯进林逸舟的办公室,脸色凝重地打开她的电脑:“老板,出怪事了。”

    屏幕上显示的是深网(Dark Web)的几个隐秘交易论坛的截图。有人正在匿名高价收购所有经清微之手流出或与之相关的物品,不仅仅是“观澜文化”的正品,甚至包括她偶尔触碰过的普通物件、她居住地周围的土壤样本、乃至她丢弃的生活垃圾!出价高得离谱,而且要求极其严格,必须附上清晰的来源证明和能量残留检测报告(一种非公开的玄学术语)。

    “这绝对不是普通收藏家或竞争对手干得出来的!”火姐敲着键盘,“对方手法专业,反追踪能力极强,目的性非常明确!他们像是在……搜集和研究小姐姐的力量样本!”

    林逸舟背后升起一股寒意。这意味着一股隐藏在更深处的、了解甚至痴迷于清微这种超自然力量的神秘势力,已经盯上了他们。这比商业竞争要危险得多。

    就在这时,林逸舟的助理敲门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极其精致、用紫檀木盒装着的鎏金邀请函,神色紧张:“林总,刚刚有位穿着古怪的人送来的,指名要您和清微顾问亲启。”

    林逸舟接过邀请函。函件是用古朴的毛笔小楷书写在特制的绢帛上,内容措辞文雅,邀请“观澜文化”创始人林逸舟先生与清微女士,于三日后莅临“玄门会馆”,参加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应用”的私人沙龙。落款处,是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

    墨渊。

    邀请函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与清微身上类似的檀香,却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的金属气息。

    林逸舟与火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该来的,终于来了。这位在暗处观察已久的神秘商人墨渊,不再满足于窥探,正式发出了交锋的邀请。而他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商业合作那么简单。

    清微拿起邀请函,指尖拂过“墨渊”二字,眼神微凝,只淡淡说了一句:

    “此名,带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