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周英又愣了愣,随即笑道:“你小子总能说出些让人听不懂的话,不过听起来倒是挺靠谱。那你调研出啥了?”
    “情况不算乐观。”
    方宁话锋一转,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以东关城西市的生意为例,虽然看着还好,商户们却都在抱怨利润微薄,而官府的税收,反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成。商户赚不到钱,税收自然缩水,这对国库、对殿下您的产业,都不是好事。”
    周英闻言,脸色也沉了下来。
    他在西市有不少高端商铺,近来确实感觉营收增长放缓,只是没深究原因,如今听方宁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致,问道:“那你说的试点,能解决这个问题?”
    “正是。”方宁点头道。
    “我的想法是,在西市划出一块区域搞试点,推行一套新的商业规矩,让商户们放开手脚赚钱,商户赚得多了,税收自然水涨船高,殿下您的产业也能跟着获利。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个试点尽快搞起来。”
    周英对於方宁的能力本就十分佩服,再听到赚钱二字,更是毫不犹豫。
    “好!你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尽管放心大胆去做。若是出了什么纰漏,或是有人敢从中作梗,本王替你担着!”
    周英有这说这种话的豪气,毕竟作为皇帝的第十六个儿子,竟然前面好多个皇子还没有封王,周英十二岁就已经被封为赵王了。
    方宁要的就是这句话,当即拿出胡连连夜整理的调研报告,铺在案几上,开始详细阐述自己的计划。
    “殿下您看,西市如今的症结,一是中间环节盘剥严重,二是进价太过庞杂,中间商层层加价,三是商户各自为战,不成规模。”
    “我的试点计划,首先要打通运输通道,由兵马司负责护送物资,杜绝沿途过路费。其次,由咱们皇家总号下场,统一购买各种商品,因为量大并且有皇家撑腰,必然会把进价打下来,从而就避免了恶意抬价。”
    “最后,鼓励商户抱团经营,比如布匹商集中在一条街,粮商集中在一片区域,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更多商户百姓前来……”
    他口中的“规模效应”“集中采买”“打通供应链”等现代商业理念,周英起初听得云里雾里,但耐着性子听方宁结合商铺运营的实际情况解释一遍后,竟渐渐豁然开朗。
    这位王爷虽耽于享乐,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一点就透,甚至能顺着方宁的思路补充几句。
    “你说的抱团经营倒是有意思,若是把所有珠宝商集中起来,形成珠宝街,百姓想买珠宝就直奔那里,生意定然能更好。”
    方宁赞许地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这正是规模效应的精髓。集中经营能降低宣传成本,还能形成品牌效应,让西市成为京都百姓购物的首选之地……”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试点区域的划分,聊到具体规则的制定,再到如何吸引商户参与,话题渐渐延伸到更深层的商业理念上。
    方宁借着机会,向周英灌输“市场经济”的核心思想。
    “以往官府总爱干预商户定价、限制经营品类,看似在规范市场,实则是捆住了商户的手脚。真正健康的市场,应该由百姓的需求来决定。”
    “百姓需要什么,商户就卖什么,百姓愿意花多少钱买,价格就该定多少,这就是市场经济。官府要做的,不是去指挥商户怎么做,而是维护秩序,打击欺行霸市、囤积居奇的行为,让商户公平竞争。”
    在现代看来,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那是经过了上千年经济运行规则取得的经验结晶,在这个商业经济还十分落后的年代,根本不存在市场经济一说。
    某种程度上来说活,方宁简直是在说天书,但赵王周英托着下巴,却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点头附和,甚至有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观点,倒是给方宁不小的启发。
    方宁笑道:“殿下悟性极高!就像您的珍宝阁,之所以能独占高端市场,靠的是品质和地段,而非官府强制干预。”
    “若是让其他商户也能公平竞争,整个市场就会活起来,消费的人多了,客源多起来,您的生意也只会更好,而不是更差。”
    两人一聊便忘了时间,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侍女几次进来请示是否传膳,都被周英挥手打发了。
    从清晨到傍晚,案几上的茶水换了好几壶,调研报告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方宁不仅敲定了试点的具体方案,更让周英彻底接受了“市场经济”的理念。
    周英看着方宁,眼中满是钦佩。
    “方宁啊方宁,本王真是没看错你。你这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些什么奇思妙想?这些法子若是真能推行开来,东关城的税收翻番都不是问题,本王的财富,怕是真能翻好几倍!而皇家总号,我不得不说,父皇看人是真的准,让你来做这个掌柜的,简直太合适不过了。”
    方宁站起身,拱手道:“殿下过奖了。这并非我一人之功,更离不开殿下的支持。有您在背后撑腰,我定能把试点搞好,让东关城的市场焕然一新。”
    周英哈哈大笑,拍着方宁的肩膀:“好!明日我就下令,让西市所有商户配合你!需要什么人手、什么资源,你尽管开口,本王一概满足!”
    终于夜了,方宁和周英一天没有吃东西,终于是肚子打鼓,于是赵王府的膳厅摆上了精致的宴席,八珍玉食罗列满桌,烛火摇曳间映得杯盘锃亮。
    周英拉着方宁入席,笑道:“今日聊得投机,必须喝几杯助兴。你可别推辞,不然就是不给本王面子。”
    两人推杯换盏,继续交流。
    当然了,大部分时间都是方宁在讲,而周英在听。
    方宁和赵王周英两人正推杯换盏吃着喝着的时候,从外边走进来一个身着月白锦袍、腰束玉带的少年郎,眉眼间竟有几分眼熟。
    方宁正好奇竟然有人不用通禀直达赵王府的内宅,却看到那少年郎已走到跟前,抬手摘下头上的玉冠,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布般散落,露出一张清丽绝俗的脸庞,不是馆陶公主周睿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