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司法天神殿内,空气凝固如万载玄冰。
杨戬端坐于神座之上,银甲依旧光亮,三尖两刃枪静静倚在一旁,但周身散发出的冷酷的气场却让殿内侍立的仙官力士们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这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
近一年了。
整整近一年,杨戬动用了一切手段——天罗地网般的搜查,借助哮天犬血脉感应的万里追踪,乃至私下恳请某些擅推演天机的故交相助……
结果无一例外,石沉大海。
李风和杨婵,就如同彻底从三界之中蒸发了一般,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能如此完美地避开他司法天神的追查,普天之下,除了三妹那盏源于女娲娘娘的宝莲灯,想不到第二种可能。
孤男寡女,隐匿行踪,朝夕相处近一年……
杨戬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各种画面,三妹信任依赖的眼神,加上宝莲灯能隔绝一切探查,自然也能在其中营造一个不受打扰的,只属于他们二人的世界!
杨戬是知晓杨婵有命中劫数的。
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下,那么在遇到这件事,几乎可以断定,自己预料是没错的,杨婵的劫很凶。
“近一年……凡间孩童,十月便可怀胎……”
难道……难道他们不止是躲藏,不止是……在一起?难道连……连孩儿都有可能……?!
疯了!
杨戬感觉自己真的要疯了!
一想到自己纯净无暇的妹妹,可能不仅被那来历不明的野小子玷污,甚至可能……杨戬就气的肝疼!
“李!风!”
然而,在这无尽的暴怒与杀意之下,深处却隐藏着一丝连杨戬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无力与恐惧。
若事情真到了那一步,即便将李风碎尸万段,又能挽回什么?
杨婵跟李风根本不知道,这段时间,直接把杨戬逼疯了,李风是纯粹不知道杨戬的事,而杨婵则是担心杨戬威胁的话。
说什么不留下李风,许李风十世富贵等等,杨婵担心,杨戬真要这么做了,自己怎么办?
人都死了,就算是真的跟杨戬撕破脸又能挽回什么?
三人在这样的状态下,阴差阳错就把杨戬逼到了这一步,还有玉帝收回调查权的助攻,而杨戬又不想找舅舅问清楚。
玉帝的做法是因为,马上西游开始了,别让这个不听自己话的外甥扰乱西游。
杨戬对妹妹的无奈,跟玉帝对妹妹无奈是一样的。
李风跟杨婵。
就在宝莲灯辉映之下,于玄武门静坐一年,周身气韵已悄然蜕变,昔日那份属于仙家的明澈中,更多了一份沉静如古井的深邃。
李风看向杨婵问道:“杨姑娘,一年了,可有何收获?”
杨婵此刻眼中带着深邃之色:“我有四点领悟,一则洞见因果,知天命之浩渺。”
杨婵以仙眸内观,不再见杀伐血光,唯见无数命运轨迹如星河流转,在此地交汇、崩断、复又重组。
每一道轨迹,皆牵系万家灯火,兆民气运。
而杨婵的法力于此间,便如萤火之于皓月,方知仙神虽寿,亦有穷尽时,难撼天地定数分毫。一股由衷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从前的杨婵在华山数千年,接受万民香火,聆听众生祈愿。
信徒的跪拜与祈求,日积月累,会在无形中塑造杨婵的神格认知。
此时杨婵是赐予者、庇护者、裁决者。
众生在她脚下,杨婵是被仰望的存在。
这固然能积累神力,却也极易让道心蒙尘,生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慈悲。
这种慈悲带有施舍感和距离,如同庙里的泥塑神像,虽然宝相庄严,倾听万民,但其神心却如同坚冰,难以与红尘悲喜真正共鸣。
如今这一年,在这股浩瀚的因果力量面前,杨婵清晰地照见了自身的渺小。
明白了自己的力量有其边界,理解了天地间更根本的道在运行。
这份敬畏,打碎了因神位跟宝莲灯而生的傲慢,能真正融入而非俯视这天地众生。
杨婵继续说道:“其二,明辨阴阳,晓大势之玄机。”
此一年静参此地遗留之气机,渐能分辨其中清浊升降,阴阳激荡之理。
那场兄弟之争,非仅私怨,实乃乾坤气运交征之显化,如同寒暑相推,昼夜交替,乃势之所至,不得不然。
悟道于此间,体悟到那凌驾于个人恩怨之上的天时与劫运,心性愈发沉凝。
“其三,内照神庭,立吾心之圭臬。”
玄武门既知天命浩荡,大势难逆,便反求诸己,于黄庭之中,祖窍之内,勤加叩问。
宝莲灯之光华,不再仅是护身降魔之法宝,更化为照见本心之明镜。
杨婵明白自己之神职,乃承天所授,庇护苍生,此心此念,当如玉石,不随外物而转。
一年静修,杨婵道心愈发坚定晶莹,神人感应,愈发真切。
“其四,炁化清虚,显道韵之自然。”
随着心性与道境的提升,体内先天之神力亦随之纯化。
以往磅礴浩瀚之仙元,如今渐趋内敛,化作一股清虚灵明之炁,自然而然地周流紫府,温养百骸。
此炁澄澈,如月映寒潭,不染尘埃,可涤荡心魔,照破虚妄。
这乃是杨婵道基深铸,性功有成之外显。
一年格物,杨婵已非吴下阿蒙。
“道友指引之功,杨婵感激不尽。于此地静参一年,方知天命幽微,唯守本心,方可于万丈红尘中,立定我辈仙根。”
李风听后笑道:“杨姑娘过奖了,你我算是互相成全吧,不过我们该离开了,要科举了,先返回老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