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红月降临1 > 启程,失落的遗迹

启程,失落的遗迹

    接下来的日子,龙渊基地在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下运转。对外,宣称西南边境的异常能量冲击为罕见的地质活动叠加红月效应,勉强稳定了舆论;对内,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修复与探索。

    陈观在最好的医疗条件和自身特殊体质的共同作用下,身体恢复的速度超出了医学预测。但苏晏和龙局都清楚,真正棘手的是他精神层面的损耗,以及那枚出现裂痕的仿制玉玺。

    玉玺上的裂痕,仿佛一道无形的枷锁,让陈观与文明长河的联系变得滞涩而充满刺痛。他依然能感受到那股浩瀚的力量,但每次尝试引导,都如同在满是裂痕的冰面上行走,随时可能坠入深渊。这严重限制了他的能力,也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枚仿制品与真正传国玉玺之间的天壤之别。

    “必须找到修复它的方法,或者……找到真正的玉玺本体。”陈观抚摸着玉玺上的裂痕,语气坚定。这不仅关乎力量,更是一种责任。玉玺因他而损,他必须负责。

    苏晏的团队对裂痕进行了无数次的扫描和分析,结论令人沮丧:构成玉玺仿制品的材质本身并无特殊,其神异完全来自于漫长岁月中沾染的微薄“玉玺气息”和作为“共鸣媒介”的特性。这道裂痕,伤及了其最根本的“媒介”本质,现代科技无法修复。

    “或许,修复的方法不在科技,而在‘根源’。”苏晏提出了一个方向,“既然这枚仿制品的力量源于对真品的模仿和共鸣,那么真正的传国玉玺所在之地,或者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现场’,会不会存在能滋养、甚至修复它的能量环境?”

    这个思路与陈观在昏迷中接收到的“寻找失落历史、补全拼图”的意念不谋而合。

    与此同时,对罗布泊石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共振数据的逆向推导,苏晏团队成功模拟出了石盘用于“撬动”结界能量的特定频率。这是一个危险的频率,但反过来,也让他们对结界的能量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

    “如果我们能掌握这种频率,或许不仅能防御类似的内外勾结攻击,甚至能主动‘安抚’或‘屏蔽’那些恶性的能量流失点。”苏晏向龙局汇报时,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特有的光芒。危机中往往蕴含着机遇。

    龙局站在巨大的战略地图前,目光深邃。地图上,除了标注全球降临的神祇势力范围,还多了许多只有内部人员才能看懂的标记:文明节点(良性/待评估)、能量流失点(恶性/未知)、以及根据陈观感应和古籍记载推测出的、可能与“失落历史”或“文明拼图”相关的区域。

    西北罗布泊及其周边广袤的无人区,是当前的重中之重。那里不仅有确认的恶性“病灶”(石盘),有地底存在的低语,还是能量流失的显著区域,更是无数上古传说和未解之谜的汇聚地。

    “我们不能坐等危机爆发。”龙局终于做出了决定,“必须主动出击,深入西北,探寻根源。目标是多重的:尝试修复玉玺仿制品,调查能量流失和地底存在的真相,寻找‘补全拼图’的线索,并尽可能解决罗布泊的隐患。”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西北无人区环境恶劣,现在又叠加了红月引发的各种异常,再加上那个敌友不明的地底存在,前途未卜。

    “我去。”陈观没有任何犹豫。玉玺因他而损,探寻文明根源更是“执玺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也去。”苏晏立刻表态,“对石盘和结界能量的研究需要实地数据,我的分析能力在野外也能提供支持。”

    王猛向前一步,啪地立正:“龙牙小队随时待命!保证完成任务!”

    龙局看着眼前这些最核心的成员,点了点头:“这次行动,代号‘寻根’。由陈观担任核心,苏晏提供技术支持和分析,王猛负责安全保障和行动指挥。我会坐镇龙渊,为你们提供一切可能的远程支援。”

    他顿了顿,语气格外凝重:“记住,你们的首要任务不是战斗,而是探寻和解决根源性问题。遇到不可抗的危险,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华夏,不能再承受失去‘执玺人’的代价了。”

    行动计划迅速制定。考虑到西北的复杂情况,队伍需要精干,装备需要兼顾科学考察和特种作战。各种先进的探测设备、生存物资、以及专门针对超自然现象开发的武器和防护装备被迅速调配。

    在出发前的最后一晚,陈观独自一人来到基地深处一个安静的平台。他望着东南方向,那是故乡的方向,也是文明腹地的方向。手中紧握着那枚带有裂痕的玉玺,一丝微弱的暖意依旧存在。

    前路迷茫,危机四伏。但他心中却有一种奇特的平静。探寻文明的根源,这本就是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如今,这份渴望与守护的责任重合,赋予了他前所未有的动力。

    “无论地下埋藏着什么,无论历史丢失了多少拼图,”他轻声自语,仿佛在对玉玺,也对自己承诺,“我都会找回来。”

    第二天清晨,一架经过特殊伪装的小型运输机,在晨曦中悄然起飞,载着这支肩负着特殊使命的小队,向着那片神秘而危险的西北戈壁,疾驰而去。

    (第十七章 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