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暮雨晚来 > 竹屋秘语

竹屋秘语

    沈砚早有预料柳婆婆的态度,依旧躬身拱手,语气诚恳:“晚辈并非虚言奉承。实不相瞒,晚辈出自砚心堂,此次进山,是为追查一枚铜符的线索,听闻婆婆在此隐居多年,或许能得您指点一二。”

    “砚心堂?”柳婆婆眼中的锐利忽然动了动,目光落在沈砚腰间——那里系着半枚样式古朴的铜符,边角已有些磨损。她顿了顿拐杖,脸色稍缓,“进来吧。”

    柴门后是一方小小的庭院,青石铺地,院中摆着几盆草药,墙角的石臼里还残留着未碾尽的药渣。柳婆婆引二人进了主屋,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木桌、几把竹椅,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药草图,落款处的字迹模糊,却隐约能看出与砚心堂古籍上的笔法相似。

    “坐。”柳婆婆坐在主位,指了指对面的竹椅,“你说的铜符,拿给我看看。”

    沈砚依言解下铜符递过去。柳婆婆用枯瘦的手指摩挲着符面上的纹路,那纹路似篆非篆,刻的是一株抽象的药草,正是砚心堂的标志。她的眼神渐渐柔和,甚至带了些怅惘:“这铜符,是你师父留给你的?”

    “正是。”沈砚一愣,“婆婆认得家师?”

    “认得。二十年前,你师父沈敬之曾来这雾隐山采药,与我有过一面之缘。”柳婆婆将铜符递回,语气沉了些,“这铜符本是一对,分‘医’‘药’二字,你这枚是‘医’符,另一枚‘药’符,当年被一个黑袍人抢走了。”

    阿石猛地抬头:“黑袍人?!我们在晚来居也遇到过,他就是冲着铜符来的!”

    柳婆婆点头,拐杖在地上重重一点:“那伙人追踪铜符多年,据说想靠铜符找到砚心堂失传的《百草秘经》。前阵子山里的叮叮声,恐怕就是他们在四处挖掘,寻找线索。”

    沈砚心中一紧:“《百草秘经》?家师从未提及过此书。”

    “你师父是怕你卷入纷争。”柳婆婆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页残破的纸卷,“这是当年你师父留下的,说若日后有砚心堂的人带着铜符来寻,便将这个给他。”

    沈砚接过纸卷,上面是师父熟悉的字迹,画着一幅简略的地图,标注着“陨星崖”的位置,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双符合一,秘经所藏,黑袍之祸,起于药谷旧怨。”

    “药谷旧怨?”沈砚不解。

    “早年这雾隐山还有个‘青枫药谷’,擅长炼制秘药,与砚心堂交好。”柳婆婆缓缓道,“可二十年前,青枫药谷突然被人灭门,只剩几个弟子逃走,传闻便是黑袍人所为,而他们的目标,就是《百草秘经》。我隐居在此,也是为了暗中留意他们的动向。”

    正说着,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粗声粗气的喝问:“里面的人出来!我们怀疑有可疑分子藏在这儿!”

    柳婆婆脸色一变,起身走到窗边撩开布帘,只见院门口站着五六个身着黑衣的汉子,腰间都别着一把短刀,正是方才提及的黑袍人之流——只是今日未着黑袍,却也透着凶气。

    “他们怎么找到这儿的?”阿石握紧了腰间的柴刀,低声问道。

    柳婆婆沉声道:“定是方才在山下追踪张山的踪迹过来的。你们从后院的密道走,顺着密道能到陨星崖下,我来拖住他们。”说着,她从墙角抄起一把药锄,“这纸卷和铜符务必收好,别让他们抢走!”

    沈砚还想推辞,却被柳婆婆推了一把:“快走!砚心堂的传承不能断!”

    院外的砸门声越来越响,沈砚咬了咬牙,与阿石对视一眼,拱手道:“婆婆保重,晚辈定不负所托!”说完,便跟着柳婆婆指的方向,往后院的柴房奔去。

    柴房角落里果然有一个隐蔽的洞口,盖着厚厚的干草。二人钻进去的瞬间,便听到前院传来“哐当”一声——柴门被撞开了,紧接着,是柳婆婆的喝骂声与兵器相撞的脆响。

    沈砚攥紧了手中的纸卷,借着洞口透进来的微光,沿着潮湿的密道,一步步往陨星崖的方向走去。密道里弥漫着泥土与草药的气息,前路未知,可他心中却多了一份坚定——无论黑袍人是谁,他都要护住铜符,找到《百草秘经》,查清当年的真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