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剑峰有些焦躁,昨天的接待规模有些大,不但是市里的领导,县里的领导也来了一大批,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主儿。
当然,反正不用他掏钞票。
可是这帮人的德性不太好,吃完了还惦记,昨天招待结束时,市领导随口夸了一句‘今天的鱼不错’,他在领导的示意下,将剩下的鱼打包给领导带走了。
鱼嘛,有领导指示,又不是他拿家里了,不是事儿!
可今天早上,一连几个领导来电话,话里话外都是要几条昨天那种鱼。
当然,人家是用钱买,不是白女票,可问题是他没货啊!
这年头养殖鱼较小,但昨天那个女孩送来的鱼,从里到外透着精神,活性十足,吃过的都说好,虽然贵了些,但确实是值这个价。
可现在上哪儿找这人?
再说了,人家也未必是专业打鱼的,天天给你送鱼,要是知道鱼在哪儿打的,或许可以找人去打。
卫剑峰也是躺平了,坐在办公室里胡思乱想。
“经理,”
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服务员推门而入:
“上回送鱼过来的小姑娘又来了,找你买鱼。”
卫剑峰原本满脸的不高兴,这些服务员都是惯的,平时嘻嘻哈哈的也就罢了,现在……嗯,他跟屁股底下安了弹簧似的弹了起来。
“你说什么?”
服务员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卫经理,不是你说过,昨天卖鱼的小姑娘来了,一定要通知你吗?”
“对,对!她在哪儿?”
卫剑峰说着,人已经冲了出去。
服务员根本就懒得回答,也跟了出去。
没错,这年头国营职工就这么牛,反正领导也不可能开除一名正式职工。
卫剑峰一到前面,就看到陈蔓儿坐在那里揉肩膀,这一路挑着担,只在近县城的地方搭了回路过的牛车。
嗯,她也就拿了这么远,要真是从陈家坳挑过来,以她现在的小身体,要累成狗!
“小姑娘,你这次都带什么东西来了?”
卫剑峰热情地问道。
她往脚边的篓子抬了抬下巴:“三篓鱼,一篓河蟹,鱼都是二斤往上的。”
卫剑峰蹲下身扒着篓子看,眼睛都亮了:
“还是这么鲜活!对了,上次那野鸭和骨顶鸡……”
“卫经理,”
陈蔓儿站起身,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语气有些冷淡,“会飞的东西不比水里的,得等它们扎堆,哪能次次都有?”
她的话里话外透着抓什么得看我的心情,旁边的服务员心里嘀咕:这小姑娘还挺有个性的。
“呵呵!”
卫剑峰被陈蔓儿怼了,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小姑娘,这鱼还是八毛一斤,河蟹是……也按八毛一斤,你看行吗?”
“可以。”
陈蔓儿其实觉得自己的鱼应该比寻常的鱼贵一些,可现在是买方市场,只得认了。
过完秤后,卫剑峰给她算账:
“河蟹107斤6两,我算你108斤;你这里鲤鱼、鲫鱼、草鱼其实价格是不一样的,但我给你统一的价格,一共84斤4两,算是85斤,154块4毛,取个整,155块。”
陈蔓儿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经理叔叔,把零头换成粮票,再加几张糖票,成不?”
嘿,还‘经理叔叔’,这有所求的时候,说话也甜了!
卫剑峰哭笑不得,不过粮票还好说,糖票最近紧俏,他兜里也就两张三两的,是留着给儿子换水果糖的。
可看陈蔓儿眼里的期盼,竟是说不出拒绝的话,他咬咬牙点头:“行!我这就去给你拿!”
等他拿着钱票回来,给陈蔓儿的时候,低声叮嘱:
“赶紧回家,不要在路上把钱露出来。”
块儿八毛的没什么,毕竟犯罪的成本太高,可百多块钱,那是妥妥的巨款,便是卫剑峰这样的大人,也得小心了。
“下回带的东西多,要有大人陪着。”
末了卫剑峰又叮嘱了一句。
这人还怪好的。
陈蔓儿笑了笑,点点头把钱揣进兜里,其实是反手送进空间。
“对了,小姑娘,你是哪儿的人?”
卫剑峰像是无意中问了一句。
嗯?
陈蔓儿警惕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抿着嘴不作声,走了。
嘿,这小丫头还是真够警惕的!
卫剑峰倒也不是势在必得,他冲着陈蔓儿的背影喊了一句:
“小姑娘,告诉你家大人,以后不管是山上的野味还是河里的野味,只要新鲜,我这里都收!肯定比市场上的价格合适。”
“野菜收不收?”
陈蔓儿忽然停下脚步,回头问道。
“也不是全收。”
卫剑峰回答:“野蕨菜、蘑菇和木耳,都收。蘑菇和木耳干货要比鲜货贵。”
陈蔓儿点点头刚要走,卫剑峰又将她叫住,,从后厨拎了一个油纸包出来:
“这是卖剩下的,还热乎,你路上吃。”
“谢谢经理叔叔!”
陈蔓儿接过肉包道了谢,这才离开。
出了饭店,陈蔓儿找了个僻静处把空篓收进空间,直奔县供销社。
卫剑峰给的糖票是2张3两的,这玩意必须在期限内使用,所以她全用了,所花费的钱还不到八毛。
眼看天色还早,她询问了路径,便来到火车站附近……得,想法太不实在,站台上有检查员来来回回的走,有几个想要卖东西的小贩,都被赶开了。
摇摇头,陈蔓儿转身来到车站。
县里有公共汽车路过公社,这几趟来县城,她都是尽量搭车进县城,这一次她准备奢侈一下,坐车去公社,然后从公社回家。
头一次坐车,感觉这车似乎老旧得随时能够散架,除了速度快之外,别无优点。
好不容易到了公社那一站下车,陈蔓儿逃命似的从车上下来,看着汽车喷着黑烟跑远。
“差点儿没散架,再不坐了。”
陈蔓儿呲牙咧嘴地说道。
在临到陈家坳的时候,陈蔓儿将鱼篓拎出来。
“蔓儿,这是出去了?”
迎面遇见王婶,热情地打招呼。
“婶子,上县城去了一趟。”
陈蔓儿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拍了拍鱼篓,“抓了几条鱼,去县里卖了,补贴一下家里。”
“蔓儿真懂事,有时间去婶儿家玩!”
王婶笑着说道,她家里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女儿很早嫁到别的村去了,她怪想的。
“好咧。”
陈蔓儿答应,她对这个王婶挺有好感的,毕竟这是她醒来之后,第一个向她表示好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