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蔓儿来到村委会的时候,陈季安夫妇和陈伯安夫妇还有陈建军刚到。
陈季安夫妇之前的勇气早在这一路上消磨尽了,但看到陈蔓儿进来,他们居然立即有了主心骨。
“蔓儿,伤口好一点儿了?”
陈建国看到陈蔓儿居然一点也不意外,那对包子夫妇的属性全村人都知道。
经过上一次状告刘翠花的事儿,陈建国就意识到这孩子不同一般。
陈家坳的陈姓祖上都是一家,陈季安自己不反抗,陈建国作为村长也不好插手,现在这个场面呢,是有些闹心,但看到包子支棱起来了,他也高冷。
对于村长流露出来的善意,陈蔓儿报以微笑:
“谢谢村长大哥,伤口不那么疼了。”
没错,从辈份上来论,她跟陈建国算是一辈的。
村委会的成员中,有三个人见证,村长陈建国、妇女主任林有春、会计张铁木。
此时见再没有人来了,陈建国便吩咐分家可以了。
“村长,我们分家很简单。毕竟我是大哥,他们带自己屋里的东西搬出去就行了。”
陈伯安抢先说道:
“毕竟我这儿有我父亲的遗书,上面可是说老宅的一切都归我所有,这份遗书当时老二也是认的。”
他身边的刘翠花和陈建军都得意地望着陈季安他们。
陈建国、林有春和张铁木也皱起了眉头,这玩意头疼就疼在陈季安也是承认遗书的。
“你以为遗书是圣旨啊!”
陈蔓儿开口了,现在争辩遗书的真伪已经没有用处了。
“遗书中的老宅,是指当年的吧?这十几年间老宅内的东西至少有一半是我爸妈的劳动成果!”
陈蔓儿转向陈建国三人,“我们不跟他们家打嘴皮子官司,三位领导要是觉得我说得有理,就照这个分家。
还有,我们是陈家坳的村民,这被分出来了,应该有一块宅基地吧?
不过眼下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就是给我们一块宅基地,我们也没办法盖房。村里不是有几处废宅吗?随便给我们一个,我们修缮一下先住着。”
“陈季安,真没想到,闷葫芦放了个响炮!”
林有春和陈季安是小学同学,说话也挺随便的,她望向陈建国:
“村长,我觉得蔓儿说得有道理,就按她说的分吧。”
陈季安和张金花的性子大家知道,要指望他们跟陈伯安一家争家产,纯白给。
“等等,林主任,你这说得不对,我这儿可有我父亲留下的遗嘱。”
陈伯安拿出一张信纸着急忙慌地说道。
林有春轻蔑地看了他一眼:
“知道你有遗嘱,但陈叔的遗言再真,也没法子管到死了以后吗?
如果他留下遗言,以后陈季安所得到的一切都归你所有,他们一定还不得一辈子给你做牛做马?”
陈伯安顿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可是再无耻,他也不敢把这话说出来呀!
陈建国见他不说话了,全当他默认了。
经过一番商议后,粮食、农具都是对半分,自留也是对半分,但老宅后院陈伯安自己开的菜地,必须是最后一茬,不能再种了。
“老二,分家分家,家分了,情就变薄了。要不,你让蔓儿跟你大嫂道个歉,这家就不分了。”
陈伯安还试图挽回。
其实之前陈建国做出决定之前,他就说不要分了,可陈季安咬死不同意。
分家一事是陈伯安提出,只有陈季安提出不分,他同意了,这分家一事才能作罢。
可现在陈季安坚决不干了,他就做蜡了!
“村长,陈季安家住哪儿?”林有春问道。
“就……地主陈茂业的宅子不是一直荒着吗?”
陈建国看向陈季安:
“委安叔,你没意见吧?”
“没意见。”
陈季安摇了摇头,陈蔓儿看了他的样子,觉得他根本没听清楚。
林有春皱了一下眉:“村长,陈茂业的宅子倒是够大,可里面野草都长老高的了,能住人吗?”
“那个宅子除了正房损坏严重,两侧厢房其实没破坏多少,把门窗修一下,糊上窗户纸,就能住了。”
就这么定了!
其实这个宅子村里有不少人都觊觎,一是地方够大,二是风水好,但前些年地主的宅子也很敏感,这两年倒是风向好转,但……得勒,陈季安全家算是捡了个漏。
“天还早,咱们就去伯安叔家把东西分一分,省得夜长梦多!”
陈建国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说道,另外两位村委成员也纷纷赞同,他们其实都担心陈伯安闹什么幺蛾子。
村委会干部一动,陈伯安也只能瞪了陈蔓儿一眼,不情不愿地跟上去。
他心里明白的很,陈季安这对包子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魄力,只能是陈蔓儿。
想到这儿,他又有些责怪刘翠花,若不是她把陈蔓儿逼到了那一步,一个小丫头片子又怎么可能跟他们鱼死网破?!
事已至此,陈伯安只希望这家人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再回头找自己。
哼!
分家在农村可是大事,不少人都尾随她们看热闹。
陈季安在队上借了辆板车用来搬家。
这是陈蔓儿的主意,陈家老宅她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在村干部的主持下,对粮食和农具做了分割,家具和被褥什么的,都是各屋的。
在分家禽和家畜的时候,张金花有些舍不得那几只鸡鸭,奈何刘翠花这一回豁出去了,坐在地上撒泼打滚。
最后还是陈蔓儿劝包子妈,有失必有得,以后自己养呗。
还有猪,现在都是任务猪,就让他们家教就好了,一切从头开始。
陈季安分了80斤粮食,这让包子爸妈眼圈红红的,终于不用顿顿哺红薯了。
俗话说,破家值万贯,烂船三千钉!
陈蔓儿没看到有万贯家财,但实实在在看了‘三千钉’。
她们三个小的搬家一件小件的生活用具就过去了,而板车足足拉了三趟,才算是完事。
包子夫妇虽然性格弱一些,但人缘不错,陈家坳的陈姓人家大多都是沾亲挂帮的。
一大群人过来帮着薅草,而包子夫妇带着仨娃把厢房收拾出来了,等到天黑时,屋子收拾得也像模像样的,能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