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大一实习,你跑去国外当雇佣兵? > 504,非物理层面的威胁!

504,非物理层面的威胁!

    然而,已经晚了。

    几块高速运动的碎片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

    猛地撞向工程艇所在的区域!

    轰!轰!

    工程艇的护盾闪烁了几下,轰然破碎!

    艇身被一块巨大的冰块拦腰击中,

    瞬间断成两截,

    化作一团耀眼的火球,随即被冰冷的虚空吞噬!

    “不——!”

    金币在舰桥上发出撕心裂肺的悲鸣,

    他眼睁睁看着奈芙蒂斯和工程小组的信号从生命监测屏幕上消失。

    牺牲,

    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但他们的牺牲并非没有价值。

    在工程艇被摧毁前的最后一刻,

    传回了修复代码植入完成的确认信号。

    几乎在信号传来的同时,

    那个黑色的菱形平台轻微震动了一下,表面流淌的能量光华变得更加稳定和明亮。

    周围那些狂暴的小行星碎片,

    如同失去了指挥的士兵,瞬间停止了攻击,

    恢复成了原本漫无目的的漂浮状态。

    星尘之心节点,

    被成功修复了第一个。

    .........

    方舟号内部,

    胜利的喜悦被沉重的悲伤和压抑的愤怒所取代。

    奈芙蒂斯和数名优秀工程师的牺牲,

    给这支远征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沈飞站在舰桥,

    望着窗外那片恢复了平静、却吞噬了他战友生命的星域,

    久久无言。普莱斯脸色铁青,一拳砸在控制台上。

    幽灵的身影更加沉默,

    仿佛融入了舰体本身的黑暗。

    而猜忌的种子,

    也在悲伤的土壤中悄然发芽。

    在事后复盘会议上,

    汉默上校阴沉着脸,率先发难:“如果一开始就采用我的强攻方案,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

    “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婴儿和一套不稳定的系统上,”

    “本身就是极大的冒险!”

    李教授则反驳:“强攻方案的失败率和节点损毁风险更高!”

    “奈芙蒂斯博士的牺牲是为了以最小代价完成任务!”

    “我们应该尊敬她的奉献,而不是质疑指挥的决策!”

    夜莺冷眼旁观着这场争论,

    她的终端记录着每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和言语细节。

    她注意到,

    威廉姆斯将军虽然没有直接指责沈飞,

    但其发言中多次强调需要更可靠的方案和确保钥匙绝对安全,

    隐隐将矛指向了沈飞对亚历山大的使用决策。

    沈飞没有参与争吵,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站起身,

    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包括屏幕上的威廉姆斯。

    “牺牲无法避免,但责任在我。”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任务将继续。下一个目标,木卫二欧罗巴。在此之间,我需要看到一份关于此次行动所有技术细节和战术选择的彻底分析报告。散会。”

    他离开了会议室,

    将争论和猜忌暂时抛在身后。但他知道,内部的裂痕已经出现,如何弥合它,或许比应对外部的威胁更加困难。

    “方舟号”调整航向,拖着悲伤与希望的复杂身躯,向着木星那颗冰封的卫星,继续深入更加未知、也更加危险的深空。初战的胜利代价惨重,而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

    舟号拖着初战留下的创伤与沉默,航向太阳系的巨人木星。

    那颗巨大的气态行星在视野中逐渐放大,

    彩色的云带缓慢翻滚,如同一只冷漠的巨眼,注视着这艘闯入其领域的人类造物。

    此次的目标,

    是木星第二颗卫星——欧罗巴,

    一颗被厚厚冰层覆盖,冰下可能隐藏着广阔海洋的星球。

    根据归墟图,第二个关键节点“深渊之低语”就隐藏在那片未知的冰下海洋深处。

    航程中,舰内的气氛明显发生了变化。

    奈芙蒂斯和工程小组的牺牲,像一根刺,扎在每个人的心里。

    原本就脆弱的信任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以汉默上校为代表的部分美方人员,对沈飞的指挥和依赖亚历山大的策略公开表示疑虑。东大的李教授团队则更加专注于技术细节,试图用更“可靠”的方案替代高风险的精神连接。夜莺监测到,舰内非加密频段的私下议论明显增多,其中混杂着对未来的悲观和对指挥层的质疑。

    沈飞感受到了这股暗流,但他并未急于弹压。

    他深知,

    在绝对的危机和压力下,单纯的命令无法凝聚人心。他需要一场胜利,或者至少是一次成功的行动,来重新稳固团队的信心。同时,他也加强了对亚历山大和“星语者”系统的保护,普莱斯和幽灵几乎寸步不离核心实验室区域。

    ......

    方舟号缓缓进入环绕欧罗巴的轨道。

    下方是一颗洁白无瑕的冰球,表面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褐色裂纹,

    如同巨大的瓷器上的冰裂纹路,

    充满了一种诡异而宁静的美感。

    传感器确认了冰层下方存在巨大的液态水海洋,而节点信号正从一条最为深邃、宽阔的裂缝。

    恩科拉多斯裂隙深处传来。

    “环境扫描完成。冰层平均厚度超过十公里。裂隙入口处存在强烈的能量干扰,常规通讯和遥感信号衰减严重。”导航员汇报。

    “海洋成分复杂,存在大量未知有机分子和热液喷口活动迹象,水温在某些区域远超预期。”

    李教授补充道,语气中带着科学家的好奇与警惕。

    这意味着,

    他们无法从轨道直接定位节点平台,必须深入冰下。

    而下面的环境,

    充满了未知的生物、极端的水压和可能存在的、与星尘之心类似的防御机制。

    行动方案很快确定派遣一支精干的深潜小队,

    乘坐特制的“深渊探索者”号深潜器,潜入裂隙,定位并修复节点。

    人员的选拔成为了新的矛盾焦点。

    汉默上校坚持要求由他亲自带领主要由美方陆战队员组成的深潜小队,

    以确保行动的果断和武力保障。

    而沈飞则更倾向于由经验更丰富、对节点能量特性更了解的幽灵带队,成员由多方人员混合组成。

    “下面是未知的水域,不是陆地战场,上校。”

    沈飞平静地反驳,“我们需要的是潜行、侦察和精准操作,而不是重火力。”

    “幽灵的经验无人能及,而且他更了解如何应对非物理层面的威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