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 第一卷 第114章 风水轮流转,现在是一胡当五汉

第一卷 第114章 风水轮流转,现在是一胡当五汉

    朝中文武,天下臣民又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西戎今日敢抢礼器。

    明日或许就会纵兵叩关。

    高师爷读懂了曹德的言外之意,脸色变得无比阴沉。

    一旦事情属实。

    兹事体大,必然要上奏朝廷。

    朝廷向西戎兴师问罪,对方要么主动认错,承认是他们抢了御赐礼器。

    又或者矢口否认。

    甚至于倒打一耙。

    那个时候,兵火之灾只怕近在咫尺了。

    “现在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西戎商队,我们不得不查,可府城又非我等辖地,唉。”

    沉默半晌,高师爷面露难色。

    没有正当理由,府衙众人根本不会配合。

    不能查个水落石出。

    西戎就有可能倒打一耙,利用这件事情兴兵攻打大楚。

    大楚和西戎曾经打了上百年,双方各有损失。

    直到西域诸国先后崛起,威胁到了西戎的后方,延绵百年的战争才以一种互相制衡的方式落幕。

    西戎需要提防后方的西域各国,因而不敢再向大楚挑衅。

    同时。

    大楚王朝内部烽烟四起,民变如同家常便饭一样频繁。

    同样无力再和西戎开战。

    靠着这种微妙的互相制衡关系,大楚和西戎维持了将近二十年的和平。

    “若是有一面虎皮大旗,我看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虎皮大旗?”

    高师爷被曹德的怪话拉回现实,迟疑着说道:“你是说拉大旗扯虎皮,借用唐老大人的影响?”

    “正是如此。”

    曹德点头道:“唐老大人告老还乡前是吏部侍郎,又与王知府有旧,若有他的手谕,我们在府城行事会方便很多。”

    “好办法!府尊可以不给你我面子,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无视吴老大人的命令,就这么办!”

    高师爷连连点头。

    一物降一物,二人无法调动知府衙门,唐清晏一封书信就能办到。

    礼器要是找不回来,不光汪有道,王知府要倒霉。

    唐清晏同样脱不了干系。

    事不宜迟。

    两人立刻动身前往唐清晏府邸。

    听闻曹德和高师爷联袂来访,唐清晏特意在书房接见了他们。

    房内炭火温暖,茶香袅袅。

    唐清晏听完此事可能引发刀兵战争,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落在地上。

    “御鼎被窃竟与西戎有关?这……这下麻烦大了!”

    饶是处变不惊的唐清晏,脸色也是又惊又怒。

    此事非同小可,不仅关乎个人清誉,更可能引发边境动荡。

    天下烽烟四起,一旦朝廷对西戎用兵,反王贼寇只怕会愈发的猖狂。

    “御鼎乃先帝御赐之物,关乎朝廷颜面,此事又牵扯西戎,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边境战事,不仅白河百姓要遭殃,老大人您的声誉也可能受到影响,还请老大人出手相助。”

    曹德见缝插针,不动声色道出唐清晏最害怕的几件事情。

    果不其然。

    唐清晏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岂有此理!西戎蛮夷竟敢如此猖獗,御鼎失窃等同打了朝廷的脸面,此事若不能妥善解决,老夫这张老脸也没地方搁了。”

    来回踱了几步,唐清晏眼中满是凝重。

    骂归骂,他还真不敢不分青红皂白,将窃贼的帽子扣到西戎头上。

    西戎骑兵天下闻名,来无影去无踪。

    朝廷内部尔虞我诈,武备松弛,各地告急。

    如今的大楚王朝战兵,早已经不是百年前的光景。

    那个时候,一汉当五胡。

    管你有没有证据。

    只要怀疑是西戎干的。

    天兵顷刻间,就会兵临西戎草原。

    现在嘛……唉。

    风水轮流转,换成了一胡当五汉了。

    “你们放心,此事老夫管定了,绝不能让西戎蛮夷得逞。”

    担心开战会断了朝廷最后一口气,唐清晏叫管家取来笔墨纸砚。

    走到书桌前挥毫泼墨,写下一封手谕。

    写完,唐清晏仔细看了一遍。

    确认无误才盖上自己的私印,又将手谕郑重其事递到曹德手中。

    “带着这份手谕,府城之内无人敢阻拦你们查案。”

    紧接着,唐清晏唤来两名护卫。

    “唐文,唐武,你二人随曹壮士,高先生前往府城,护其周全,听其调遣。”

    看出唐清晏不放心二人的办事能力,这才会派出护卫一路跟随,曹德与高师爷谁都没有点破唐清晏的小心思。

    有了探花郎,前吏部侍郎的手谕。

    等于有了在府城行走的护身符。

    高师爷对着唐清晏拱手道:“老大人放心,学生定然不辱使命,早日寻回御鼎查明真相,还边境一个安宁。”

    曹德也连忙上前表达态度。

    此案必能水落石出。

    唐清晏摆了摆手,沉声道:“事不宜迟,你们即刻启程吧,务必抓紧时间调查真相,御鼎一日不能寻回,老夫一日不能安心。”

    曹德与高师爷互相对视。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的神色。

    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战争。

    休息了一夜,二人带着两名护卫上马,朝着府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四匹快马中午抵达府城,来不及喘口气,直奔知府衙门。

    衙役见了唐清晏的手谕,连忙入内通报知府。

    很快,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回复出现在眼前。

    王知府恰巧因公外出,衙门内事务暂由亲信张师爷打理。

    曹德撇撇嘴,高师爷一脸哭笑不得。

    原以为只有县令汪有道担不起大任。

    没想到,一山还比一山高。

    知府同样当起了缩头乌龟。

    想想也能明白,曹德和高师爷猜到此事处理不好,不但会被脑袋搬家,更有可能引发边境烽火。

    王知府纵然猜不到是西戎抢了礼器。

    也知道私自将礼器挪出府城文庙,是个什么罪过。

    不多时,知府亲信张师爷出门迎接二人。

    “唐老大人有令,我等岂敢不遵。”

    见了面,张师爷倒是十分客气。

    “有劳张师爷了。”

    高师爷拱手道:“事关重大,容不得拖延,我等想查看西戎商队的登记文书,特别是哥舒泰商队的记录,另外,还想了解他们近日在府城的活动情况。”

    “此事好办,我这就叫人取来文书。”

    张师爷连忙点头,不敢有丝毫怠慢。

    一边引着二人往内堂走,一边吩咐书吏把西戎商队的入境登记册都取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