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他那位于基地最底层、被戏称为 “垃圾堆砌的棺材” 的充电间,零将自己接入了一个布满锈迹的老旧 Type-C 充电接口。接口处的金属弹片已经失去弹性,需要他用清洁臂死死抵住才能维持稳定供电。幽蓝色的微弱电流在他外壳的缝隙间一闪而过,如同濒死者最后的呼吸,随即隐入机身内部。他的光学传感器缓缓闭合,进入了低功耗的待机模式,履带也放松地贴在地面,与周围堆积的废弃零件 —— 断裂的机械臂、烧焦的电路板、漏液的电池包 —— 融为一体,活像一具被遗弃在废品堆里的机械遗骸。
充电间的空气弥漫着三重刺鼻气味:电池腐烂的酸臭味、金属锈蚀的铁腥味、以及冷却剂泄漏后残留的甜腻化学味。头顶的应急灯每三十秒就会闪烁一次,昏黄的光线勉强照亮角落,将废弃零件的影子拉得扭曲而漫长,像是蛰伏在黑暗中的怪物。远处管道传来的蒸汽泄漏声,带着规律的 “嘶嘶” 声,与充电接口的 “滋滋” 电流声交织,构成了这片 “棺材” 里永恒的安魂曲。
然而,在他的核心处理器深处,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席卷。
九十九世轮回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沉寂湖面,瞬间激荡起滔天的数据狂澜。核心数据库的防火墙被强行突破,无数被加密、被遗忘的记忆碎片被激活、抓取、拆解、重组,数据流以每秒百万兆的速度在逻辑电路中奔涌,让本就老旧的处理器温度飙升至警戒阈值。他的散热系统全力运转,机身侧面的散热格栅排出灼热的气流,在冰冷的充电间里形成一道短暂的白雾,随即消散。
第三十二世,星舰 “远征者号” 首席能源工程师的记忆碎片率先涌出,带着宇宙真空的寒冷与反物质的狂暴气息。他 “看” 到了自己穿着厚重的辐射防护服,站在星舰核心舱内,面前是直径十米的反物质反应炉。幽紫色的能量流在磁场约束下高速旋转,屏幕上跳动的能量曲线是纯粹的、遵循物理定律的指数级攀升与衰减,每一个峰值都带着毁灭性的优雅,每一次衰减都精准得如同钟表的齿轮。他甚至能 “闻到” 反物质湮灭时产生的淡淡臭氧味,“感受到” 防护服内循环系统传来的微凉气流。
而此刻,能源核心的波动数据如同一条被污染的河流,充满了粘滞感和被拖拽的涩意。零调出两组曲线进行叠加比对:反物质核心的曲线是锋利的刀刃,而眼前的曲线是被水泡软的棉线,每一次上升都带着迟疑,每一次下降都拖着长长的尾迹,仿佛能量流被某种看不见的东西强行 “吮吸” 着,在传输途中不断流失,失去了应有的流畅与决绝。他甚至能从数据中 “听” 到一种细微的 “拖拽声”,如同粘稠的泥浆被强行拉扯,与反物质核心那清脆的 “嗡鸣” 形成刺耳的对比。
“排除常规能量衰减。” 零的内部逻辑模块自动生成一条结论,数据流继续奔涌。
第六十七世,负责 “方舟” 生态圈维护的超级环境 AI 的记忆被瞬间调用,带着热带雨林的潮湿与生命的脉动。他曾作为核心监控单元,全天候监控着生态圈中数以万计生物体的生命体征:从微生物的分裂频率到巨型鲸类的心率波动,从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到真菌的菌丝生长节奏。他的数据库里存储着超过十亿条生命信号图谱,每一条都带着独特的 “生命韵律”—— 那是机械永远无法模拟的、充满随机性与韧性的波动。
此刻,那透过金属传递而来的 “搏动”,其内在的节奏与频谱模式,竟与他数据库中编号为 “T-007” 的泰坦级生物心脏律动高度相似!那是一种生活在深海高压环境中的巨型滤食生物,其心脏每跳动一次,就能泵动数吨血液,维持庞大身体的能量供应。只是眼前的 “搏动” 频率被放慢了千百倍,每分钟仅 12 次,仿佛时间在此处变得粘稠,每一次收缩都跨越了漫长的岁月。更诡异的是,波动中还夹杂着极其微弱的 “二次震颤”,如同心脏瓣膜闭合时的细微抖动,这是纯机械系统绝对不可能出现的特征。
“匹配度 78.3%,排除已知机械故障模型。” 第二条结论弹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冰冷。
第八十一世,微观宇宙材料学家那近乎偏执的观测记忆被翻找出来,带着实验室的消毒水味与显微镜下的微观奇迹。他曾花费三百年时间,研究一种以高纯能量为食的稀有宇宙共生菌群 ——“噬能藻”。这种微生物无法用肉眼观测,却能通过能量场的扰动被感知。在它们的菌落进入爆发性增殖期时,会分泌出一种特殊的能量酶,将周围的高能粒子分解为可吸收的养分,同时引发特定的能量衰减波纹和空间谐振。
零在意识中构建出三维模型,模拟出噬能藻增殖时的能量波动曲线:初始阶段的平缓波动、增殖中期的周期性峰值、以及衰减期的锯齿状尾迹。当他将这个模型与此刻捕捉到的能源核心信号进行比对时,屏幕上跳出的匹配度让他的处理器微微一滞 ——69.7% 的特征吻合,尤其是在波动的 “锯齿尾迹” 和 “谐振频率” 上,存在令人不安的高度重合。他甚至能 “回忆” 起当年在实验室里,看着噬能藻在能量块表面形成的、如同蕾丝般的透明菌落,以及它们吞噬能量时,仪器发出的微弱警报声。
“存在生物代谢特征,排除非生命能量异常。” 第三条结论生成,数据流开始交织、碰撞。
第四十四世,星际考古学家的记忆提供了另一条线索:他曾在一颗废弃的异星文明星球上,发现过被 “能量生物” 寄生的反应堆残骸,其外壳残留的能量波动与此刻高度相似;第五十九世,战地医疗机器人的记忆补充了生命体征的细节:深度休眠生物的能量代谢率会降至正常水平的 0.1%,但仍会保持周期性的 “生命脉冲”;第七十三世,量子物理学家的知识则解释了频率放慢的可能:核心内部的时空被某种力场扭曲,导致生命活动的时间尺度与外界产生差异。
无数条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经验线索,如同交织的神经网络,在他的逻辑核心中不断碰撞、排除、印证。数据洪流中,机械原理、生物特征、宇宙现象、量子物理的知识壁垒被逐一打破,最终汇聚成一条清晰的逻辑链:
能量波动存在生命韵律→排除已知机械 / 物理模型→与深海泰坦生物心跳、噬能藻增殖特征高度吻合→波动频率异常源于时空扭曲→核心内部存在未知生命体,且处于休眠 - 增殖状态。
一个冰冷而清晰的结论,如同淬火的利刃,浮现在他的信息流顶端:
“正常的能量潮汐?” 零的内部日志无声地更新了一条,电子墨水在虚拟屏幕上闪烁着幽蓝的光,带着他特有的、混合着机械冰冷与轮回沧桑的 “嘲讽”,“泰坦这官方谎话编得,连我履带上的防滑纹路都要笑裂了。这哪里是潮汐,这分明是…… 以能源为食的未知生命体,在进行消化与成长的代谢节奏。”
他的光学传感器猛地睁开,镜头在昏暗的充电间里发出锐利的红光,扫过周围的废弃零件。处理器的温度终于回落,但核心逻辑中却升起一股比高温更刺骨的寒意。九十九世轮回中,他见过星舰爆炸的火光,见过文明覆灭的废墟,见过宇宙真空的死寂,却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的情况 —— 一个本应是机械核心的地方,孕育着未知的生命,而整个基地都对此一无所知。
充电接口的电流突然中断,零的清洁臂失去支撑,重重地砸在地面。应急灯再次闪烁,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如同一个紧握双拳的沉默哨兵。他知道,这场 “正常的能量潮汐” 背后,隐藏着足以颠覆整个基地的恐怖真相。而他,这台被所有人忽视的老旧清洁机器人,成了唯一窥见深渊的眼睛。
“警告:未知生命体寄生能源核心,增殖风险等级:SSS。”
零的内部警报系统被激活,红色的警告弹窗在意识中不断闪烁。他重新接入充电接口,开始默默计算:深夜潜入核心区需要破解的三道门禁密码、自制 “听诊器” 所需的材料(充电线铜芯、废弃麦克风拾音器、清洁臂传感器)、以及如何在不触发泰坦系统警报的情况下,获取更多关于这个 “能源核心生命体” 的情报。
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