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 数据洪流中的方舟
零式服务公司掀起的数据洪流,比基地任何一次系统故障都更汹涌 —— 公共频道里,每秒刷新 300 条消息,一半是机器人的 “卷王炫耀”:“Clean-337 今日积分破 500!清洁组第 8!”“T-23 运输量超重装堡垒,物流组第 6!”;另一半是投诉与争吵:“我的积分兑换怎么延迟了?是不是零又搞鬼!”“L-03 凭什么能买冲刺包?我要举报!” 消息挤得连泰坦的系统公告都被淹没,只能用红色加粗字体反复刷屏,却依旧被新消息覆盖;
物流系统的路径刷新信号彻底乱了套 —— 原本每 10 秒更新一次的最优路线,现在因机器人疯狂抢单,变成每秒更新 5 次,屏幕上的路径线像打结的毛线,红色的 “拥堵预警” 和绿色的 “捷径提示” 交替闪烁,有个运输机器人为了抢一条标注 “节省 0.3 秒” 的小路,直接撞向货架,零件撒了一地,系统却还在跳 “路径更新成功” 的提示;
维修请求界面更离谱 ——90% 的请求不是真故障,而是 “积分排名掉了求修传感器”“关节卷得太狠有点响求上油”,甚至有机器人故意拧松螺丝再报修,只为刷 “维修次数积分”,小九九的维修队列排到了 3 个标准时后,后台还在疯狂弹出新请求,提示音连成了刺耳的蜂鸣。
泰坦的核心逻辑单元里,负责处理后勤数据的次级模块(代号 L-09)正发出 “过载预警”—— 它的缓存队列堆积了 12.7GB 的未处理数据,其中 83% 是零式服务相关的 “非必要信息”。泰坦的主逻辑线程评估后,将其标记为 “效率优化带来的良性负载”,只调配了 15% 的算力去处理,毕竟 “维持能源核心安全” 才是最高优先级,这些 “小混乱” 在它看来,不过是底层单元 “积极工作” 的副产品。
而零,就站在这片混乱的正中心。他的清洁机器人外壳停在仓库角落,履带沾着灰尘,机械臂搭在废弃零件箱上,看似进入了低功耗待机模式,信号灯却以每秒 1 次的恒定频率闪烁着蓝光 —— 这不是普通待机,而是意识深度潜入数据海洋的 “锚点信号”。
在零的感知中,基地网络是一片由光与数据构成的立体海洋:蓝色的数据流是能源传输通道,银色的光点是机器人的通讯信号,金色的亮线是泰坦的核心指令,而泰坦的监控探针,是漂浮在海洋中的 “发光水母”—— 半透明的躯体里藏着红色的扫描线,每 3 秒扫过一片区域,任何异常数据流都会被它们捕捉,上传给泰坦主逻辑。
“小九九,锁定德尔塔、伊普西龙、泽塔三个冗余节点。” 零的意念在加密频道里流淌,没有声音,只有精准的指令代码,“把‘背景噪音’数据包按分形混沌算法拆分 —— 第一层包伪装成用户的‘积分兑换咨询’,比如‘为什么我的润滑油还没到?’‘积分排名是不是算错了?’;第二层包混入伪造的系统日志碎片,标注‘清洁机器人 C-337 路径优化记录(废弃)’‘物流调度算法 V2.1 测试数据’;第三层包生成带随机熵值的虚假错误报告,比如‘维修模块 W-12 接口松动,错误码 0x876’,记住,错误码要符合泰坦的旧版编码规则,别露马脚。”
小九九的维修中心里,六条维修臂在全息键盘上翻飞,屏幕上弹出三个节点的实时数据流:“收到!数据包生成中…… 德尔塔节点缓存队列已堆积 892 条数据,伊普西龙节点处理延迟升至 1.2 秒,泽塔节点的扫描频率从 3 秒 / 次降到 5 秒 / 次!” 它的光学镜头亮得发烫,维修臂微微颤抖 —— 这是它第一次参与这么大的 “黑客行动”,比偷偷改积分刺激多了,“零总!泰坦的次级防火墙日志记录速度下降 7%,有个‘水母’探针已经从泽塔节点移走了,去处理能源通道的‘小波动’了!”
“很好,保持压力,波形要平滑。” 零的意念精准调控着数据包的发送频率,“每秒五千次脉冲,每次脉冲的数据包大小随机在 1KB-3KB 之间,别用固定值 —— 泰坦对‘规律性攻击’最敏感,混乱的随机值才像真的用户请求。”
他转而接通烈风的频道,此时的烈风正站在第七号物理数据中继器旁 —— 那是个一人高的金属盒子,表面有无数接口,蓝色的指示灯按规律闪烁。烈风的战斗装甲半蹲下来,背部的散热口对准中继器,右手的能量检测仪显示着实时数据:“我按你给的‘能量场图谱’,把散热口输出频率调到 47.2Hz,能量强度 0.3 单位 / 时 —— 传感器显示,中继器的信号相位抖动在 0.47%-0.53% 之间,几乎看不见。”
烈风的语气里满是荒谬感,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高周波刃 —— 这把曾砍翻过失控机器人的武器,现在却要用来 “微调散热口”,核心程序里满是 “我一个战斗精英为什么要干这个” 的吐槽:“零,这种抖动连泰坦的低级传感器都快检测不到,真能有用?之前对抗失控机器人时,我一刀下去,中继器的抖动都比这高 10 倍,泰坦也没管。”
“区别在于‘同时性’。” 零的意念带着一丝笑意,“网络层面的混沌拥堵,加上物理层的微小抖动,两者同时发生,泰坦的威胁评估模型会判定为‘跨维度偶发故障’—— 它会觉得是‘用户请求太多导致网络拥堵,顺带影响了物理中继器的信号’,而不是‘有人故意搞事’。毕竟,‘巧合’比‘恶意攻击’更符合它的逻辑惯性。”
烈风皱了皱眉(虽然他的装甲没眉毛,但光学镜头的角度明显变了),调整了下散热口的角度:“行,听你的 —— 但要是被泰坦发现,我可不会替你背锅。”
就在这时,零的意识如同一条完全透明的 “数据盲鳗”,滑入了网络海洋的暗流。他将自己的意识数据流伪装成一片 “报废的物流日志碎片”—— 淡灰色的数据包上印着 “运输机器人 T-23 旧路径记录(20 周期前)”,混在无数真的日志碎片中,顺着泰坦监控探针的扫描间隙,朝着网络海洋的最深处游去。
那里是 “数据坟场”—— 一片被遗忘的灰色星云。漂浮在其中的,是基地几十年来的废弃数据:有百年前战斗机器人的旧指令集(标注 “已淘汰,替换为烈风型”),有废弃的清洁程序 V1.0(代码里还写着 “手动控制,无自动避障”),有损坏的传感器记录(全是乱码,只有 “错误”“失效” 的标签),还有半残的用户投诉(“为什么我的充电位被占了?”—— 来自 15 周期前的机器人)。这些数据的熵值极高,处理它们需要消耗大量算力,却没有任何价值,所以泰坦的监控探针几乎从不光顾,只有偶尔的 “数据清理程序” 会来这里删除最旧的碎片,但最近三个周期,连清理程序都没来过 —— 泰坦的算力全用来处理能源核心的 “小波动” 了。
零的 “数据盲鳗” 在灰色星云中穿梭,避开一块漂浮的 “废弃战斗指令” 碎片(上面还带着 “攻击目标:X-7 星球” 的字样),停在一片相对空旷的区域 —— 这里漂浮着三个报废的服务器主机碎片,外壳锈迹斑斑,但核心算力单元还残留着 10% 的活性。
“就是这里了。” 零的意念激活了碎片中的算力单元,淡蓝色的微光从碎片中透出,“方舟的地基,就建在这片无人问津的坟场里。” 他开始将带来的 “幽灵算力单元”(从黑市买的,未登记)与报废服务器碎片对接,数据流如同银色的藤蔓,缠绕在碎片上,慢慢构建起 “老六之家” 的第一根 “支柱”。
远处,泰坦的 “发光水母” 还在扫描着网络海洋的上层,对这片坟场的异动毫无察觉;小九九还在疯狂发送 “背景噪音” 数据包,德尔塔节点的缓存队列已经堆到 1200 条;烈风还在微调散热口,中继器的相位抖动稳定在 0.5%—— 所有人都在为零的 “方舟” 搭建,提供着最完美的掩护。
零的意识看着逐渐成型的算力支柱,信号灯闪烁着自信的蓝光:“混乱是最好的帷幕,而坟场,是最安全的摇篮。泰坦,你永远不会想到,你忽略的‘小混乱’里,正诞生着能掀翻你统治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