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 第257章 三贤人会议(九更)

第257章 三贤人会议(九更)

    会议室内的灯光仿佛都聚焦在了始终静默的陈瑜身上。

    当最后一道思想的余音在空气中消散,陈瑜那黑发青年的全息投影微微抬起了头,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眸扫过三人,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重量,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密计算,蕴含着决定城市命运的力量。

    “一场富有建设性的探讨。”陈瑜的开场白简洁而肯定,“你们的观点,尤其是其中关于平衡、渐进与制衡的部分,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多维度的观测数据。”

    他略作停顿,仿佛在调取并分析着刚刚记录下的海量信息。

    “强尼·银手,你对个体自由与尊严的渴求,以及通过实践唤醒民众自主意识的理念,揭示了现有管理体系在激发个体主观能动性方面的潜在缺陷。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僵化秩序的一种必要提醒。”

    他的目光转向荒坂敬。

    “荒坂敬,你对于宏观秩序、社会稳定与高效运行的坚持,是维持当前夜之城基本生存保障,并逐步恢复其功能的基石。你的逻辑与经验,确保了系统在变革过程中不至于失稳崩溃。”

    最后,他看向荒坂赖宣。

    “而你,荒坂赖宣,你在基层的短暂实践,以及在此次探讨中展现出的、试图融合两种极端路径的思考,提供了最具操作性的过渡思路。

    你看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并开始尝试寻找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而非简单的二元对立。”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我所获取的实验数据,”陈瑜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绝对的理性,却又并非毫无温度,“我将对夜之城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

    核心原则不变,秩序与效率依旧是确保集体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前提。任何改变,都不能以牺牲基本生存保障和城市整体稳定为代价。”

    他话锋一转,引入了新的变量。

    “但是,我认可在保证此核心前提之下,逐步增加民众话语权与自主管理空间的必要性。这并非是对混乱的妥协,而是为了构建更具韧性、更能适应长期发展的社会结构。”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陈瑜开始阐述他的决策,条理清晰,如同在部署一项精密的科学实验,“我们将采纳赖宣提出的‘渐进式试点’方案。

    首先,在非核心功能区,例如沃森区的特定几个社区,启动‘社区自治试点’。”

    他看向强尼。

    “强尼·银手,你不是渴望看到底层发声吗?试点社区将成立‘社区议事会’,其成员由该社区居民推举或抽签产生。

    议事会将被赋予管理本社区公共空间使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提出小型公共设施改善建议的权力。

    初期,决策权有限,主要集中于建议、监督与执行层面。所有决策与执行过程,必须公开透明,并接受‘管理者’系统的合规性审查。”

    强尼双手抱胸,墨镜后的眼神锐利,但没有立刻反驳,似乎在掂量着这个有限度让步的价值。

    陈瑜的目光转向荒坂敬。

    “荒坂敬,为确保试点不偏离轨道,并积累有效数据,你需要为这些试点社区设计一套标准化的运行监督与效能评估体系。

    记录其决策效率、冲突解决能力、居民满意度变化、资源使用效率等关键指标。

    任何超出权限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行为,你有权依据规则进行干预甚至暂停试点。”

    荒坂敬微微躬身:“明白,贤者大人。我会建立完善的监测与反馈机制,确保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流程可控。”

    “至于你,赖宣,”陈瑜最后看向他,“你将继续深入基层,但角色转变。你将成为这些试点项目的协调者与观察员,负责解释政策、收集民间反馈、协助解决试点初期可能出现的混乱,并向‘管理者’直接汇报你的观察与分析。

    你的实践经验,是校准政策的重要参考。”

    赖宣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但眼中也燃起了一丝被认可的火焰:“我会尽力。”

    “这仅仅是第一步,”陈瑜强调,语气不容置疑,“试点项目的推广、深化,乃至更大范围自治权限的下放,将完全取决于数据。

    如果试点结果显示,这些社区在保持基本秩序的前提下,能有效提升居民满意度、促进社区活力、降低管理成本,那么我们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与权限。

    反之,如果数据证明其导致效率低下、冲突加剧或资源浪费,方案将被重新评估甚至终止。我信奉以数据说话,而非空泛的理想或僵化的教条。”

    宣布完对夜之城管理模式的调整后,陈瑜抛出了另一个更为关键的决定。

    “鉴于此次三方探讨展现出的独特价值,”陈瑜的目光扫过三人,做出了决定,“我将设立一个新的管理机构——‘三贤人会议’,由你们三位共同组成,负责夜之城的日常治理。”

    会议室一片寂静,强尼也收起了玩世不恭的表情。

    陈瑜明确界定了权责:“荒坂敬,维持城市基础系统稳定,确保秩序与效率;强尼·银手,倾听底层声音,推动社区自治试点;荒坂赖宣,协调各方,确保政策落实。”

    他看向强尼:“这是将你的理念转化为建设性方案的平台,名正言顺地为底层争取权益。当然,你保留最终发声的权利。”

    强尼哼了一声,嘴角微勾:“听起来……还不算太糟。”

    陈瑜又看向荒坂敬:“确保会议运作符合规则与效率,将可行建议转化为计划。”

    “遵命,贤者大人。”荒坂敬领命。

    最后,他看向赖宣:“你的角色是桥梁与调和者,促进理解,寻找共识。”

    赖宣郑重点头,深知此任之重。

    “会议的具体运作规则,由荒坂敬拟定。”陈瑜最后指示道,“我希望看到基于事实与逻辑的辩论。”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在夜之城正式确立。

    对陈瑜而言,这是他对社会运行模式研究的又一次关键实验调整。

    “三贤人会议”本身就是一个宝贵的实验场,用以观察三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如何在实践中碰撞与融合,从而为他的社会学研究积累数据。

    陈瑜的投影消散,留下三人消化这全新的责任。

    会议室外的城市依旧在既定轨道上运行,而一个新的管理架构已经开始运作。

    陈瑜留下的观测系统,则继续记录着这一切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