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本座王重一 > 第81章 《仙尘步》

第81章 《仙尘步》

    真慧顿了顿,为王重一描绘仙尘步的神奇。

    “此功练得入门,便有踏雪无痕、过水无波的玄妙,若至精深处,更能在方寸之地,于刀光剑影,拳风掌影之间,如弱柳扶风,闪转腾挪,趋避进退,莫不随心。”

    “尤擅借力卸力,四两拨千斤,乱战之中保命求生,堪称无上法门,此步法灵动精微,最是契合你三元内息带来的浑厚根基与远超常人的敏锐感知。”

    “此轻功乃师兄于寺外机缘所得,师兄后来也只传给了老衲一人。”

    “如今师叔再将它传授于你,若日后有人问起,你只说是师兄临终所传便是,此功非本寺秘藏,传你不算违了寺规。”

    王重一心中大喜过望。

    《仙尘步》!

    道家奇门轻功!

    契合三元内息!

    保命神技!

    仙踪渺渺,不惹尘埃?听着就有仙味,逼格满满,还让他想起一门前世故乡的神级轻功,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身若惊鸿、翩若游龙,将对手戏耍于股掌之间的潇洒身影。

    “多谢师叔,多谢师叔!好好好,我就要这个,就这个……”

    “记住,法海,武功只是护道之术,根本仍在修为境界与心性修行。”

    “修行武道,功力与境界才是根本,你现在陷入瓶颈,闲暇时多练练武技尝试触类旁通,这是可以,但切莫太过沉迷,舍本逐末。”

    “是,法海谨遵师叔教诲。”

    真慧身形不动,虚手一招,就见他身旁禅床暗格中,飞出两卷色泽沉黯,显然有些年头的帛书,轻轻放在案几上。

    一卷帛书封面上,以古朴道篆写着三个大字——《仙尘步》。

    另一卷,则赫然是——《易经》。

    王重一的目光瞬间凝固在《易经》二字上。

    “师…师叔?这是?”

    真慧促狭一笑,捻动佛珠:“欲练《仙尘步》,必先明《易经》之理。”

    “此步法行功走位,无不暗合八卦方位、六十四爻之变。”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每一步踏出,皆需应和天地气机,顺应阴阳流转,若不通《易》,不明其理,强行修炼,莫说不得其精髓,只怕会行差踏错,轻则岔气伤身,重则经脉错乱。”

    “师兄当年为参透此步,研习《易经》时也废了三年苦功。”

    “三…三年?”王重一整个人都有点懵,原来在这里等他呢。

    “以师父的天资都要先研修三年《易经》啊?”

    “不错,仙尘步精髓取自易经,你不通易经,怎么学仙尘步?”

    “可是师叔,我现在是和尚啊,您让弟子去学道门的《周易》?这真的可以嘛?”

    “迂腐!”真慧眉头一竖,声如洪钟,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严厉训斥道。

    “道门轻功你可以学,道门经典为什么不能学?”

    “我佛门广大,佛法无边,正是因为佛门前辈们博采百家经典,取其精华的效果。”

    “而且你还是师兄的衣钵传人,他当年耗尽毕生心血所创的《三元归一气》,就是融合了佛门金身不坏之固、道家长生久视之玄、儒家浩然刚正之气,三家精义,熔于一炉,师兄当年,佛门《金刚经》《心经》倒背如流,道门《道德经》、《南华经》《易经》烂熟于心,儒门《中庸》《大学》信手拈来,若非如此博采众长,胸藏天地万象,如何有自信自创神功?”

    真慧目光灼灼的看着王重一:“你想要继承师兄的衣钵,练成真正的《三元归一气》,乃至日后窥探那传说中的三极圆满先天之境,就绝不能固步自封,将‘佛’、‘道’、‘儒’视作泾渭分明、水火不容的门户之见。”

    “佛法是渡世宝筏,道法是自然玄机,儒法是修身正心,皆是通往‘道’的途径,师兄曾言:‘万法殊途,大道同归’。”

    “只要你不改换门庭去投道观做道士,不背弃我黄龙寺根本,研习道经儒典,汲取其中智慧精髓以滋养自身武道,有何不可?”

    这一番话如同当头棒喝,醍醐灌顶,点醒了王重一。

    是啊,自己一个穿越者,灵魂里哪有什么根深蒂固的宗教立场?

    前世学校里,谁还没学过点诸子百家?

    力量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知识,能助自己踏上巅峰的,管它标签是佛是道是儒?

    想通此节,王重一只觉心胸豁然开朗,深吸一口气,对着真慧深深一礼:“师叔教训的是,是法海愚钝,执迷于皮相,佛道儒皆是智慧宝库,弟子当以海纳百川之心,尽取其中精华,以壮我武道根基,这《易经》,弟子一定好好学。”

    真慧见他眼神清澈,确实想明白了的样子,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捻着佛珠满意的点头:“孺子可教……去吧,岁末小比之日已然不远,莫要辜负师兄的传承,莫要辜负你这一身三元根基。”

    “此次小比,你不需要太过谨慎,寺内高层都知道三元内息内阶无敌,但是却进阶无比艰难,因此你也别再装弱了,那样反而引起有心人怀疑。”

    “是,法海明白。”

    ……

    澄心舍内,油灯如豆。

    案几上,王重一将《易经》与《仙尘步》并排摊开,窗外寒风呼啸,屋中一片冷清与静谧,他正襟危坐,目光先是落在那玄奥艰深的《仙尘步》图谱与口诀上。

    线条扭曲奇诡的步法脚印,标注着“乾位”、“巽位”、“坎离交汇”等字样,配合着如同天书般的口诀。

    他简约看了一遍,没看懂,只能再去看易经。

    《易经》开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履霜坚冰至,阴始凝也…龙战于野,其道穷也…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真是字字珠玑,他理解也是字字如石。

    翻开易经一遍,看得他头大如斗,额角青筋都隐隐跳动,这可比什么高数,什么微积分还要难懂。

    那些“阴阳”、“四象”、“八卦”、“六十四爻”的概念,如同无数相互纠缠的线条,将他的脑子搅成一团乱麻,仿佛石头人的大脑一般,全是岩石,脑子动不了一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