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倩的目标,就是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批量接下相关企业的这些股票。
    若是没有批量抛售的机构或者大股东,王君山要抄底那么多,就只能二级市场慢慢来。
    只能分散建仓,分批操作,用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能抄底王君山需要的股票。
    但若是有机构或者大股东批量抛售,直接大宗交易系统,一次性买入!
    那就简单多了。
    后续在二级市场再买点,一周就能搞定。
    眼下全球经济危机异常严峻,各大企业的股票都有大批量抛售的。
    不管是格力美的海尔,还是腾讯百度阿里,都是如此。
    没办法,眼下经济危机如火如荼,除了王君山,没人看好未来。
    都觉得这一波经济危机会持续一年多,甚至两年多,三年多……
    都觉得股价还会继续降,明年年底,甚至后年才会到底。
    都想着现在抓紧卖了,回笼资金,熬过经济危机。
    大不了明年下半年,再以更低的价格,抄底回来。
    这种局面下,不管是大股东,还是机构,都在大宗交易市场,疯狂出货!
    委托券商销售,寻找合适的卖家接盘。
    为了迅速出货,价格也都比二级市场价格还低一些。
    别人恐惧,我贪婪!
    在别人都在疯狂卖卖卖的时候,只有王君山反向操作,疯狂买入!
    这就容易了。
    崔倩果断一一接洽,各大券商的销售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买家,还是大户。
    果断排队上门,还主动帮着压低价格,就是为了促成交易,赚佣金。
    经济危机一爆发,股市雪崩,都在甩卖,没人接盘,没多少成交。
    券商赚不到佣金,也日子难熬。
    要不是中信证券的股票三年回报率只有三倍,王君山也抄底了。
    崔倩心情大好,果断趁机压价。
    抛售者担心后续还会继续暴跌,不断退让。
    最终,都谈了个比较好的价格,通过大宗交易系统,直接拿下了大量的股票。
    价格比二级市场的价格,还低了8%-10%!
    没办法,金融危机下的股市,就像2025年的楼市。
    现在三百万不卖,两个月后,就是280万了,半年后就是250万了!
    没有底!
    不管是机构,还是大股东,都在疯狂套现,逃离。
    当然,谁都知道未来可能会涨回来,但问题是,未来是什么时候?
    一年后,还是两年后?
    有几个人能撑到那个时候?
    全球经济危机下,所有人的资产都打了五折,甚至三折。
    自己的公司都经营不下去了,都要破产了,哪有资金去撑到一两年后?
    割肉离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仅仅两天,崔倩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抄底了各大企业的股票,共计8亿元!
    二级市场,八家企业也抄底了2亿元的股票。
    一家企业,平均一天抄底1250万,还是分散在不同券商,若干个账户,根本泛不起多少水花,也不会导致股价暴涨。
    仅仅两天,大宗交易+抄底拿下10亿元资产,如此进度,比预期都好了很多。
    也让王君山心中大定。
    不出意外,接下来几天,村里就会开会,商议对策。
    再过几天,就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四万亿计划。
    一旦官宣,其他企业的股价波动不大,还在谷底。
    但家电下乡的白电三巨头,就要扶摇直上了。
    幸好王君山提前交代,崔倩优先操作,大宗交易+二级市场并进,已经吃下了大量股票。
    再过几天,就能完成王君山制定的目标。
    到时候即便官宣四万亿,白电三巨头股价微涨,都无所谓了。
    当然,短期内大涨,那是不现实的。
    全球金融危机下,不会因为一个政策出台,就全面大涨。
    最多略微上涨。
    等到明年三月份,经济势头开始回暖,资本最先察觉,才会全面抄底。
    那时候白电巨头的股价,才会大涨。
    眼下四万亿出台,最多微涨。
    比如6块钱的美的,在四万亿政策出台后,有希望涨到7块,8块,但回不到之前的20块。
    不过这就和王君山无关了。
    崔倩大宗交易抄底了1亿元的美的股票,一股只要5.5元!
    又在二级市场两天抄底2000万元的美的股票,一股6元。
    后续几天再抄底3000万元的美的股票就是了,综合下来的成本价也就5.7元左右。
    微涨到10块,都无所谓。
    甚至王君山都能趁着十块高位,部分套现,后续价格低了,再以八元抄底回来。
    接下来股票还是不断震荡。
    比起四万亿前的底价,肯定略高,但后续还是动荡的。
    把握好节点,高位减仓,低位补仓,也能赚不少。
    投资部,干的就是这事。
    王君山相信,三年内,她们完全可以将20亿,给赚成150亿,甚至200亿!
    与未来科技的顺风顺水不同。
    京东这边却是愁云惨淡。
    哪怕官宣跟进T+15,都没多少3C品牌续签独家合作协议。
    这让刘董怒不可遏,再度召开紧急会议:
    “跟进T+15天三天了,签下几家品牌了?”
    下属一阵沉默。
    “说!”
    “目前只有联想续签了明年的独家协议,其他的华硕、戴尔、惠普都没签约。表示还在考虑。”
    “还在考虑?”刘董很是气愤:
    “考虑个屁,你们不会不知道,他们都和唯品会签约了,年底合同到期,他们就要立即上线唯品会,全面合作?”
    “董事长,他们为了唯品会,放弃了京东的独家协议?”下属吓了一跳。
    这一点,虽然怀疑过,但却没多想。
    京东可是3C第一巨头,这些品牌怎么会这么干?
    “废话!”刘董怒不可遏:“唯品会的崛起速度,比我们想象中快得多!”
    “尤其是在3C领域,据我猜测,唯品会3C领域的销量,已经接近京东了!”
    “什么!”
    一屋子人都吓了一跳,也有人难以置信:
    “以服装美妆为主的唯品会,竟然在3C领域追上京东,这怎么可能?”
    “若是如此,那就真麻烦了。”
    刘董叹了口气:“不是不可能,而是很可能。”
    其他高层神色复杂起来,纷纷开口:
    “怪不得华硕、惠普、戴尔拖着不续签独家协议,原来是唯品会做大了,转向唯品会。”
    “就连联想,要不是我们给了10%的超低加价比例,怕是也不会续签,也和唯品会合作了。”
    “麻烦大了,唯品会3C全面爆发,我们京东恐怕不是对手。”
    “毕竟唯品会的用户数量,至少是2000万级,是我们京东的十倍。”
    “是啊,《微信农场》太火了,不断给微信增加新用户,给唯品会增加新用户。”
    “对,尤其是唯品会购物,返《微信农场》钻石,很多京东用户为了玩偷菜,都转向唯品会消费了。”
    “还有优团国际,自从三牛暴雷,购买进口母婴,优团国际就是第一大平台,用户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但优团国际和唯品会都是优团网的板块。”
    “用户为了买母婴,打开优团网,率先看到的就是唯品会的首页折扣推荐,很难不心动。一旦买了服装美妆,也会继续买3C数码!”
    “就是这个道理,未来科技的组合拳,太厉害了,而且有钱,找了胡逍遥代言,不断砸钱。”
    “这就是王君山的厉害之处。请刚复出的胡逍遥代言,代言费低,也就200万,未来科技省下的代言费,都去卖流量,在贴吧,天涯,四大门户网站疯狂砸钱投广,使得微信的用户数量节节攀升,唯品会的用户和订单,也不断暴涨。咱们京东比不过!”
    “那些品牌放弃京东独家协议,转向唯品会、京东双平台,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听着众人的话语,刘董叹了口气:
    “你们说的很对,3C数码的护城河,算是彻底废了,那些合作伙伴都靠不住。”
    “那我们只剩下大家电,这最后一道护城河。”
    “若是这一道护城河也被唯品会击穿,那就彻底废了!”
    “京东也就完了。”
    众人心神大震,却不得不承认,的确如此。
    3C数码已经失守。
    大家电,就是京东最后的护城河了!
    刘董厉声喝道:“大家电绝不容失!”
    “格力,美的,海尔,海信,飞利浦等等,必须全面续签独家协议!”
    “哪怕我们再退一步,除了T+15之外,再给于更低的抽佣,也得全面签下来。”
    “若是大家电也被唯品会拿下,那京东就废了。”
    “我相信这一点,大家都清楚!”
    众人纷纷点头,并不怀疑。
    论资本,京东年年亏损,靠着融资度日,比不上唯品会背靠未来科技,家大业大。
    论用户,京东两百万用户,更干不过唯品会两千多万用户。
    论品类,京东目前只有3C数码和家电,少数的办公用品、日用百货,都刚开始试水。
    远不如唯品会服装、美妆、箱包、3C、家电、百货、乳饮全方位推进。
    差的太大。
    “董事长,我们京东也得做进口母婴!”采购部总监郭安突然开口。
    “进口母婴?”刘董来了兴致:“详细说说。”
    郭安娓娓道来:“唯品会起步更晚,但发展速度更快,完全超越了京东。就是靠着微信引流,以及优团国际的资本支持。”
    “而优团国际最大的利润来源,最初是iPhone 3G水货,当时,优团国际靠着卖iPhone,一天净赚数百万。”
    “后来三牛暴雷,进口母婴成了优团国际的新现金奶牛。”
    “根据调研机构推测,上个月优团国际的母婴品类成交额超过12亿,利润5亿以上!”
    “这么多!”
    所有人都震惊了:
    “咱们京东,卖3C、卖家电,一年总营收才十亿多,只相当于优团国际一个月的?”
    “这怎么可能?”
    “郭总,你的数据准确?确定没水分?”
    “有没有可能,你被调研机构骗了?”
    郭安摇了摇头:“当初看到这个报告,我也很震惊,也吓了一跳。”
    “但我又托海关的朋友,查了点数据,反而更加确信了这份报告。”
    “上个月,国内进口母婴品类,总成交额70亿。”
    “优团国际凭借三牛事件,一战封神,成为母婴品类第一巨头,类似于我们京东在3C、家电领域的地位,并且更高。”
    “这样算来,人家一个月卖十几亿,很正常啊。”
    刘董点点头:“说的是,母婴品类的风口,算是被优团国际吃了个满满当当。”
    “是的,董事长,如今唯品会进军京东的3C、家电,我们也可以反其道而行,进军他们的母婴品类!”
    “我建议,京东立即寻找货源,上线母婴品类。这波风口,很恐怖,很强大,一个月70多亿的成交额,优团国际能吃下十几亿,我们京东哪怕只吃下他们的零头,也是几个亿!”
    “更主要的,利润高!”
    刘董还没说话,财务部不干了:
    “郭总,你想法很好。但是我要提醒一点,资金,资金,还是资金!”
    “我们没钱!”
    “进口母婴品牌,尤其是一线大品牌,不好说话,不会接受我们三成预付,也不会接受我们T+30、T+60、T+90的周期结算。”
    “相反,大概率需要七成预付,才会发货,剩下的三成货款,也要到货后全部结清。”
    “如果你要做到几个亿的成交额,那也得拿出几个亿的资金去进货。等到卖出去,才能回款!”
    “但现实是,咱们账上没钱!”
    “给KA大品牌的T+15,都是靠着压榨中小品牌,把他们逼上绝路,才挤出来的。”
    “你别告诉我,继续去压榨中小品牌。若是如此,一旦反噬,京东就完了!”
    “这……”郭安沉默了。
    很想说一句,我是负责采购的,钱的事你们财务想办法解决。
    但看着财务总监那吃人的眼神,还是放弃了。
    最后还是刘董叹了口气:
    “母婴品类是个不错的出路,要做。至于钱的事,我去融资试试。”
    “先挤出5000万,去进货,最好能进7000万的货。”
    “海运过来,月底前就能到货,开售,下个月售罄,成交额1.4亿,利润五千万左右,还是可以的。”
    见刘董都这么说了,财务总监只好应道:
    “那我想想办法,看看从哪里能挤出5000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