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 > 第126章 叔夜愚忠康捷求武松,卢俊义死守济州府

第126章 叔夜愚忠康捷求武松,卢俊义死守济州府

    “老爷,您拿个主意啊,老爷!”

    “再不拿主意,两位公子就要被流放了沙门岛!王都监他们刺配的州府虽然没有沙门岛凶险,可也是凶多吉少啊!”

    康捷声音焦急,催促张叔夜。

    张叔夜闭上了眼睛...

    良久,才慨叹一声:“此事...休要再提!”

    “我张叔夜,一生忠于朝廷,忠于大宋。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你让我行那悖逆之事吗?”

    “而且,纵然我想营救伯奋、仲熊他们...也是有心无力...就凭你我二人...能成的了什么事?”

    “他们若是有什么不测,也是命里该有此难...老夫大不了,九泉之下陪他们罢了!”

    康捷简直快急疯了。

    张叔夜这老头,哪儿都好。

    打仗勇敢,作风正派,对待下属也是没的说。

    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轴了!

    丝毫不懂的变通。

    沙门岛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配军的禁地!

    去了那个鬼地方的人,十之八九得死在那儿。

    于是,赶忙劝道:“老爷...这梁山泊的武寨主,对您很是敬重。咱们没兵将没关系,跟他借一些啊...先将两位公子和几位将军救出来,再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最不济...上山落草也好过枉死啊!”

    “放屁!”

    张叔夜瞬间大怒,花白的胡子一抖一抖的,清癯的面容变得涨红:“老夫一生,光明磊落,从不负人。你让我行那悖逆之事,是想让我晚节不保吗?”

    “他日,史书上记载一笔,张叔夜畏死投贼,老夫死也不能瞑目!”

    “此事,休要再提!”

    说完,不再理会康捷,转身回到房间,将门摔的震天响。

    可那蹒跚的步伐,以及极力压制的呜咽却足以说明,他的内心不像是表现出来的那样平静。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

    张叔夜又怎么能忍心,看着两个儿子遭逢大难,而无动于衷?

    康捷咬了咬牙,运转神行法,化作一道红色的流光,直奔聚义厅。

    刚刚进入聚义厅,就见武松正站在一座沙盘旁边,粗壮、有力的手指,在沙盘上不断轻点。

    康捷有些惊讶。

    这贼寇,果然跟别的贼寇不一样啊...居然还有沙盘?

    凑近一看,更是惊掉了下巴...

    只见这沙盘,不仅按比例复刻了整个梁山泊的形貌,更是以不同模型代表防御工事、城墙等建筑。

    可以说,是沙盘中的精品。

    “又是你。这次什么事?”

    武松也发现了康捷,头也不抬,开头问道。

    “寨主!”

    康捷“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眼泪止不住流下:“那日幸得寨主援手,让那位卢员外,救下了张太守家眷。”

    “卢员外差小的送封信,给莒州的呼延将军。小的送完信以后,混入东京城,想看看两位公子和其他几位将军如何了。”

    “不成想...东京城贴出告示,两位公子刺配沙门岛,几位将军也各自发配了!”

    闻言,武松的手停在了半空。

    沙门岛...他是知道的。

    配军禁地,九死一生。

    按照张家两兄弟的罪名,原本不至于刺配到此。

    估计是张叔夜太过耿直,得罪了人...才落得如此下场。

    张叔夜麾下八大雷将,各个本领非凡。

    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也都是万夫莫敌的猛将。

    若是能够招募至麾下,作用恐怕会比昔日梁山五虎将大的多!

    他有心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又怎么可能放着这样的人才不用?

    可这些人,要么对张叔夜忠心耿耿,要么直接就是张叔夜的骨肉至亲。

    想将这些人纳入麾下,就绕不开张叔夜这一关。

    这也是他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张叔夜投降的原因所在。

    虽然张叔夜现在还没有归降,但是武松相信,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只差最后的一个契机。

    在张叔夜投降之前,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其麾下实力。

    否则,光留这么个倔老头,有个屁用?

    打定主意,武松看向康捷:“你是希望我去救他们?”

    康捷咬了咬牙,重重点头:“若是寨主愿意伸出援手...康捷...康捷愿意追随寨主左右,效犬马之劳!”

    要做出这个决定,对康捷来说,很是艰难。

    这代表着,他要背叛张叔夜。

    可他也知道,武松是贼寇,不是大善人,没好处的事情,他怎么会做?

    然而,让他惊讶的是,武松摆了摆手:“这事儿容后再议。救援张伯奋、张仲熊之事,包在我身上!”

    就在此时,有喽啰兵来报,说是入云龙公孙胜求见。

    武松大喜,快步出门,迎接公孙胜。

    康捷见状,身形一闪,消失在了原地。

    ......

    济州府。

    卢俊义身穿盔甲,手持长枪站在城楼上,指挥士兵布防。

    鲜血顺着盔甲的缝隙,汩汩流出。

    他的脸色,也有些苍白。

    城楼上的士兵,很多都带着伤。

    时不时的,还有惨叫声、哀嚎声从四周传来。

    卢俊义抬起头,看向莒州方向,心中无比焦急。

    那日,斩杀张干办之后,卢俊义想着来都来了,不能白来一趟,索性将这济州府占了,收些钱粮,以为军用。

    又唯恐手中兵力不足,无法稳守,便让康捷帮忙,捎封信到莒州,请呼延灼差人提大军前来相助。

    不曾想,康捷刚走没几天。

    济州周边的高唐州、兖州、莱芜三地太守,纷纷派出大军攻打济州,想要趁着卢俊义兵少将寡之际,将济州夺下,到朝廷那里邀功请赏。

    卢俊义麾下,只有三千兵马。

    面对上万大军围攻,可以说是左支右绌,力不从心。

    也幸亏他神勇无敌,单人冲阵,斩杀了几个官军将领,才勉强击退了官军。

    可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越来越多的官军,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济州城围堵的水泄不通。

    箭矢像是雨点一般,从四面八方射进济州城。

    其中,还有不少是火箭。

    济州城内,不少民居被火箭引燃,百姓们惊叫着涌进城内,痛哭流涕,哀嚎不止...

    卢俊义看着这场面,痛心不已,下令士兵,前去帮助百姓救火。

    这也导致了卢俊义麾下,可用之兵更少了。

    而官军,则像是潮水一般,疯狂的涌向济州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