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加拿大卡普兰百货的第一笔订单,很快便吸引了接二连三的订单,尤其是来自北美的订单居多,因为这个时代的米国,交通方式有很大一部分都要通过航空客运来解决,在原本历史上,这种拉杆旅行箱就是由米国的一位飞行员在1987年发明的,他刚发明的时候细节和很多地方还有诸多BUG,但罗军给衡河厂的却是后世经过无数改良的迭代版本,自然能被识货的人一眼相中...
罗军也猜到有些老外会回去偷偷仿制,但仿制总归是需要时间的,但一种新产品刚出现在市场的时候,是会给顾客一种第一印象的,如果人家别的百货公司有这类产品,你却没有,就相当于把顾客推到了对方的店里,后面你跟风仿制,也会给人一种你是后来跟风者的印象,溢价自然没有人家高。
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成本问题,罗军给耿红生的建议价格是50美金,这个价格是卡着欧美人成本线的价格,如果欧美工厂在本土仿制,省去物流费用的情况下,是可以赚到一些利润,但衡河厂的成本更低,随时可以砍价,如果心狠一点,完全可以等对方投入进来以后,然后贴身跟对方打价格战,可以让那些跟进的欧美工厂血本无归,但罗军怎么也没想到,耿红生会自己就先把价格主动压了下来,40美金的价格,可以说已经让欧美的工厂看不到利润了...
仅仅两三天的时间,耿红生的衡河厂就将3万件的拉杆箱全都卖掉了,另外还又签了足足5万件的订单,按照40美金的单价,两者加在一起的总价值超过了320万美金,已经能媲美一些中小型的矿企出口额了...
可工业制品和矿石怎么能相比呢,耿红生也因此一跃成了河东省轻工业领域的名人,一时间无数相关企业组织人前来衡河厂学习参观,让耿红生一下达到了人生巅峰...
而罗军也不差,有了衡河厂的贷款后,罗军也开始将射雕英雄传推出市场,以极低的价格批发给河东省以及周边燕京、津海的各个租书摊小老板,现在的盗版小说,通常要五毛到两元左右,但罗军给这些租书摊小老板的价格还不到两毛一本,而且还允许他们先赊账,等下次进货的时候在结账,但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将《射雕》小说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并且第一时间推荐给过来租书看的顾客,那些小老板见能占到那么大的便宜,自然无不应允...
等前两回的射雕小说在燕京、津海、河东省都铺开以后,罗军才开始自己真正的计划,他这些日子已经把射雕的全部共四十回的小说分别做成了20本单行册,联系沙河乡他父母所在的那家纸盒厂,用包装加封条的方式将每本单行册放在一个盒子里,外面还贴有一张射雕的封面,这封面也是他自己画完后用油印机印制的,虽然效果看起来比较潦草,但这也无所谓,毕竟顾客要买的还是里面的小说,为了在增加一层吸引力,罗军还学着水浒卡的方式,制作了一批射雕人物、武功秘籍的卡牌,同样放入盒内,印刷质量同样堪忧,说是卡牌,其实更像是很多70后、80后小时候趴在地上拍的那种麻号(洋片),至于为啥不直接学后世的球星卡以及水浒卡,当然是成本的问题了。
等着一切都就绪过后,这次的罗军再次联系了之前的那些租书摊老板,不过这次和之前不同的是,不仅定价提高了,每个射雕盲盒都要1块钱,而且还不能打开挑选,就要这样盲着买,他们进货后,也要盲着卖给顾客,他们本就是些做租书小生意的摊贩,对卖书本就没有信心,现在一听罗军这边要卖那么贵,还不许他们挑选,很多租书摊的老板当时就放弃了,而且这次要拿货不仅要当时支付货款,之前有欠款的还得还清后才能拿货。
因为这个原因,又劝退一大批的租书摊老板,他们都想着先观望一下其他人卖得怎么样。
有几个跟着罗军一起来的学生,看到那些租书摊老板都不买账,开始有些担心,也同时埋怨那些租书摊老板不讲义气,之前的一二册卖他们那么便宜的时候,满口都是以后有事包在我身上,现在却又换了一副嘴脸。
但罗军却笑着说无所谓,说他们早晚会主动找过来进货的。
罗军他们这第一步的推广可以说碰了不少软硬钉子,只有一小部分的租书摊主碍于面子,进了一些罗军所谓的射雕盲盒,基本都是个位数,他们也不是为了当盲盒卖,而是想着进一些自己看,看完后还可以放在自己的书摊上当租书租给顾客...
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不对劲,因为这些进了射雕盲盒想要当租书的摊主,打开盲盒后却发现里面的射雕小说居然不是和之前一二册连着的三四册,而是十五册、二十册,这让他们咋租啊,总不能人家顾客过来他们摊子上,看完一二册后,紧接着问有没有后面的三四册,你直接给人家一个第十五册看吧?人家也接不上啊...
但那些人找到罗军这边的人后,又被告知盲盒可以退,但打开了就没法退了,让他们也跟着没了办法,只能放在自己的摊位上,想便宜点卖掉,其他一些同样打开盲盒后是第7册、第9册的也同样选择了放摊位上便宜卖掉...
他们是一块钱从盲盒里开出来的,但为了能卖出去,只卖5毛钱,可谓是打骨折价格卖了...
不过他们还不算最惨的,最惨的一个摊主,就进了两盒,但打开后一个是第一册,一个是第二册,这两册他的书摊上本来就有,而且这两册罗军之前卖给他们,也才两毛钱一本...
里面那张黄蓉的卡片倒是看着蛮好看的,不过一张卡片也抵不上一块钱的价格啊,可让这位摊主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之前租过书的顾客,主动问起那张黄蓉的卡纸,那摊主想也没想,随口开出了一个一块钱的价格,他倒不是真的觉得这张卡纸能卖出一块钱去,无非只是随口开个价罢了,对方哪怕还个价,随便出个几分钱,他也一样会卖...
但他却没想到,那个老顾客居然价都没还,直接就掏出了一块钱把那张黄蓉的卡纸给买走了!
临走的时候,那位顾客还不忘对他说道:“要是之后再有黄蓉或者郭靖的卡纸给他留着,他还收!”
这下可让这位摊主完全没想到,卖出了那张黄蓉的卡纸后,他手里的那本开出的盲盒就相当于没花钱,白落下了...
有了这等奇遇,那位摊主很快便开始打听了起来,不打听不知道,原来在他摊位上发生的事,在其他摊位上也同样发生,而且比他这里更离奇,原来他那张黄蓉的卡牌属于稀有卡牌,那位摊主卖了足足5块钱,一张炼钢工人的价,这是让这位摊主,怎么都没想到的价格...
他是如何都想不到,会有人愿意花5块钱,就去买一张印着黄蓉的卡纸...
不过让他惊讶的事情还不止于此,不仅有人高价卖出了黄蓉的卡纸,那些开出靠前回数单行册的摊主,也同样将手里的单行册卖出了高价,有一位幸运开出了第三册的摊主,他原本是打算将那本册子放在自家的书摊上当租书去用,却没想到有位顾客直接要买,原本他是不想卖的,毕竟别的摊位都没有第三册,只有他这里有,肯定能吸引一些人过来看,却没想到那个顾客居然愿意开三倍的价格买,直接用三块钱的高价把那本第三册给买走了...
更让那位摊主震惊的是,那位摊主刚从他摊位上买走,就被一群工友围了起来,看样子他们像是一个厂子的,那小伙子一转手,居然又将那本第三册以5块的价格再次卖出...
别说是亲身经历者的那位摊主,就是现在这个卖出黄蓉卡牌的摊主,光是听着,也觉得非常离奇,不就是一本盗版小说和几张卡纸吗?
怎么这个还能转手卖出这么高的价格?
他之前只听说过有人集邮,难不成小说和卡纸也有人收集?
其实买完这些盲盒后,亏了的才是大多数,那些卡纸大多数也都是无人问津的,毕竟除了少数想要把卡集齐的人以外,谁会愿意去买一张丐帮鲁有脚的卡牌,大家肯定都是想要郭靖和黄蓉这两个男女主角的卡。
但架不住,赚钱的事传播度快呀...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租书摊的摊主都发现,在他们租书摊的附近,开始有人专门卖起了射雕的盲盒,没错就是直接罗军推销给他们,但他们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进货的那种盲盒。
卖盲盒的人他们也认识,就是沙河乡中的学生,他们一般就在书包里带着几盒在街上卖,有人来查他们就跑,原本摊主以为这些盲盒根本句不会有人去买,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些盲盒不仅卖得非常好,甚至一些没钱买的人,也会在周围围观着买的人开盒,随着那些买了盲盒的人每次开盒,如果开出了靠前回数的单行册,或者开出了郭靖、黄蓉的卡牌,就会有很多人跟着欢呼,开出的是不好的,就会有人跟着起哄...
甚至,还有一些他们认识的二手书贩子,会专门去收那些便宜,但靠后回数的单行册,往往一块钱开出的盲盒,里面出了靠后的单行册,却只花几毛钱就能收到,短短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围绕着射雕的卡牌和各回数单行册,俨然形成了一个专属的二级市场...
这下,让那些原本就靠着租书摊小生意的摊主都按捺不住了,主动求着去沙河乡中找罗军他们进货,乡中的校办工厂也随着不断有人前来进货,赚的收入也开始增多...
有了收入后,罗军也开始拿出一部分也补贴等方式,发给学校里的老师和校办工厂里帮忙的学生,同时还将食堂的伙食整体抬高了一个标准,可谓是米饭管够、顿顿有肉,粮票却不需要多付...
随着校办工厂的发展,罗军也开始将金庸老爷子的其他小说,诸如鹿鼎记、神雕侠侣之类的,纷纷也开始以这种盲盒的方式推广,沙河乡中的基础设施也随着校办工厂的收入越来越多,开始建立专门的绘画室、音乐室、建设新的足球场和篮球场,他们班里的一些学生,也从最开始的体力劳动,开始带村里愿意加入校办工厂的新人,同时能兼顾自己的爱好,之前三分投得非常准的武红军,真的被八一队的教练选中,成功的加入1316培养计划,喜欢画画和音乐的学生,也因为校办工厂的收入,罗军特意从省城请来了专门的授课老师来教他们...
......
一年后,衡河箱包厂那边,在经历过长达一年的大干快上后,已经从几百人的小厂,发展成了上千人的大厂,也成了河东省轻工业领域创汇的第一大户,但这时的衡河箱包厂也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难关...
那就是罗军之前就和他们说过的,要让他们去注册专利,但当初他们因为种种客观原因的问题,始终没有重视,现在不仅专利被国外公司抢注,同时国内还涌现出无数的箱包厂跟风模仿,都拿着这个拉杆箱的设计去复制他们,想要去挣外汇...
而更让耿红生郁闷的是,明明之前他们才是第一个生产拉杆箱的企业,但却因为没有在国外注册专利的缘故,现在出口到国外,还有反过来给那些专利公司交钱,在耿红生看来,简直是倒反天罡,更可气的是,即便是他愿意交钱,那些老外居然还挑挑拣拣,用国内的其他企业,来压他的价格...
但工厂生产却不能停,没办法的耿红生只好再次求到罗军头上。
有了之前一年的辉煌,这次的耿红生是真的承认了罗军的本事,罗军自然是有办法的,其实相对于拉杆箱这种小众产品的市场,他脑子里有着大把更好的工业设计,但不可能在向之前那样几万块钱,三瓜俩枣就便宜卖给耿红生的衡河箱包厂...
又是经过了几轮谈判,这里不在赘述,总之还是以耿红生的妥协告终,罗军以校办工厂入股,校办工厂负责设计,衡河箱包厂负责生产和销售,耿红生虽然嘴上埋怨,但是心里却乐开了花,总算不用再受老外的鸟气,回想去年的时候,那会好多老外都是求着给他订单,今年却变了一副嘴脸,居然还背着他去抢注专利,这也让他看清了那些笑呵呵的老外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主,这次有了罗军的设计后,他也开始不在惯着那些老外,什么优惠让利统统没有,订单太小就往后慢慢排队去吧...
有了衡河箱包厂这个现金奶牛后,罗军也终于开始实施起了他的文化反向入侵计划...(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