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绪给了赵月瑶肯定的回答,不管是这些人加入陈盼,还是选择这次的儒门阁活动,都有这些人的参与。
一心想要光佑大庆,可他们很清楚,此举是谋逆造反,难道这还不够大逆不道吗?
现在方绪很好奇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武昭元知不知道这件事!
上次在山水城中,方绪就有一种预感,看似武昭元被陈盼等人逼迫,才令他去调查杨澈一案的。
可提前放出振威军归来的消息,以及等候在山水城的秦不悔等人,都是出自武昭元之手。
乍然细想之下就能发现,武昭元守在京城当中,却是决胜于千里之外,只怕是没有他方绪出手,武昭元也能保全山水城的城民。
没错!
只是城民而已!
方绪知晓武昭元有通天的手段,可献祭三元村的村民,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然之举。
因为武昭元一开始的打算,是要借由三元村的村民,来试探出北恒有何等武器,加上振威军早已弄清楚北恒驻军的位置,也就是说,一旦武昭元知晓这点,就会立刻派振威军抹灭北恒军。
这是武昭元身为女帝,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压制。
一城人的命,总归要比一村人的命更重要。
而且武昭元知道了北恒军的底牌,也能预防很多事情的发生,例如,北恒军利用火药进军大庆!
奈何方绪的介入,拯救了三元村村民的性命,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因为振威军在关键时刻来相助了。
武昭元的想法有了改变,那方绪要不要把火药的事告诉她呢!
正当方绪想的入神,便是听见方才的马仁突然开口道:“诸位,今日我们儒门阁的学子已经来的差不多了,马上准备开始我们的活动!”
方绪一听,立马循着四周找去,严胜假扮的路名就在其中,还有不少他在避暑山庄见过的熟面孔。
严胜这个时候也忍不住问道:“不知马仁兄所说的活动,到底是何事?”
马仁笑声先至,而后说道:“路名兄还未听说,那我就详细的为大家说一遍。多年来,北恒人在我大庆作威作福,每次来,都将自己比作座上客,对我大庆人不屑一顾!”
“而如今,北恒人未有丝毫收敛,因为北恒王子列克鲁被刺杀一事,更是百般刁难我大庆百姓,吾等这些儒门学子,岂能坐视不理?”
“经由商定,吾等打算前往使臣馆游行,要求将那些剩余北恒人抓起来!”
抓北恒使臣?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露出震惊之色。
方绪眯着眼睛,心里更是暗道阴险!
俗话说得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如今两国还未开战,便逮着这几个使臣霍霍,岂不是摆明了大庆想要仗势欺人,这传出去,会令天下所不耻!
何况,大庆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大邦,如此行径,简直就是要丧尽大庆国威!
只是,阻止?
这些儒门学子迂腐不堪,脑子里被灌输了一套弘扬大庆国威的理论,若是强行阻止,只怕是引来反效果。
就听见严胜开口道:“抓这些北恒人,敌国人会认为我大庆没有气节,不择手段,恐怕不妥吧!”
马仁呵呵笑道:“路名兄,你想太多了!若是换做以前,或许也该有不妥之处,可如今是特殊时期,北恒王子列克鲁遭人刺杀失踪,不是给了我们最好的借口吗?”
其他人也有些不解:“马仁兄,此话为何意?”
马仁继续解释:“很简单!北恒王子列克鲁来我大庆这段时日,有二十七个姑娘惨遭他毒手而死,此人乃是大奸大恶之徒,在外结下的仇家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他被人刺杀,凭什么就把这错怪在我们大庆头上?依我看,甚至有可能是北恒人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就是向我大庆讨要钱财。”
“只要我们说,这北恒使臣知晓内情,那便是理所应当的抓捕,大庆中的明白人,自然会配合我们行动,抓北恒使臣,震慑北恒蛮人!”
严胜嘴角抽了抽,他可是知道前不久方绪去营救列克鲁的,那些刺客都是大庆人,这种倒打一耙的事,这些儒门学子也能做得出来!
说好的气节呢!
“马仁兄,可有人曾见过那些刺客的样貌,都是我大庆的人,此举北恒不会不知吧?”
马仁摆了摆手,很是不耐烦的说道:“他们远在北恒,又岂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再说了,只要我们大庆上下一心,是黑的也能说成白的!”
“再者,那死去的十一人,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为了大庆国威,才出手杀了列克鲁这种人渣,我们不歌颂他们,甚至要把他们说成刺客,才真真可笑!”
顿时间,这些学子都回过味来。
“对,马仁兄说的没错啊!这些英雄为树立我大庆国威而死,又岂能是什么不入流的刺客?”
“吾等读过万卷书,分得清是非,为大庆而战之人,该当英雄二字!”
“我愿意随马仁兄前往使臣馆游行,抓捕北恒使臣,弘扬我大庆国威!”
“我也加入!”
……
方绪看着眼前这一幕,他其实早就预见到了,只是他断然没想到,这些学子的脑子会如此愚钝,这样就全相信了马仁的话?
他不敢确定马仁是不是陈盼派来的代表,可这家伙要不是,那才真是害群之马。
该怎么办呢?
赵月瑶同样愤愤不平的问道:“方绪,如今该怎么办?这些儒门白痴如此乱来,恐怕会扰的朝中大乱,若是真逼的北恒开战,我大庆如何应对!”
方绪眯着眼睛,给了赵月瑶一个安心的笑容:“你先莫急!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走一步看一步,陛下都还没动,我们也不必着急。”
赵月瑶闻言,有些无奈:“我能不急吗?其实这马仁除了不付出实际行动,我觉得他说的也挺有道理的,大庆受北恒压迫太久,几次北恒来使,更是对我大庆能踩即踩,百姓们心里都压着一口气的啊!”
方绪苦涩一笑,要不说爱国之事是把双刃剑,连赵月瑶这样清醒的人都会受影响,又何况是那群无知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