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撕心裂肺的惨嚎声响起。
云阳囹圄内惊呼声一片。
将闾好奇的朝里面看着。
此刻的他是无比狼狈。
身上都臭烘烘的。
反观对面的公孙劫,则是淡定喝着温酒。他现在是无比眼馋,却也只能受着。用公孙劫的话来说,你能来云阳见为师,为师很高兴。可你的这种方法,为师不喜欢。还有皇帝下令,他也只能受着……
“先生,先生!”
“这是怎么了?”
“高渐离不是已经谱出曲子了吗?”
将闾这人就喜欢看热闹,有回在宫中就因为看热闹没跑掉,结果被秦始皇狠狠惩罚。听到这凄厉的惨嚎声,自然很好奇。
“你以后会明白的。”
公孙劫放下酒樽。
程邈脸上则闪过些不忍。
因为高渐离要在皇帝面前亲自击筑,出于对高渐离的不信任,所以要先将他的眼睛给熏瞎了。
会有专人点燃马粪。
不断的熏烤双眼。
个把时辰后,就会被熏瞎。
这是高渐离选择的路。
公孙劫也知道劝不了他。
片刻后。
昏死的高渐离被人拖出。
他眼眶通红,还有些粘液。
王戊停在监牢前,朝着公孙劫行了一礼。两人相视一笑,公孙劫端起酒樽,缓缓洒在了地上。
“此次有劳丞相帮忙。”
“吾父也已知晓此事,特地让我转告丞相。待丞相出狱后,届时定要去趟频阳,吾父将亲自招待。”
“嗯。”
公孙劫微笑点头。
王戊再次长拜,这才离去。
这回能如此顺利,全靠公孙劫相助。关键还提醒了他,要小心高渐离刺杀陛下。高渐离虽同意谱曲,却是别有用心。留个心眼,总归是好的。
王戊也觉得很有道理。
特地将此事上奏给皇帝。
没曾想秦始皇是毫不在意。
依旧要召见高渐离。
并且还让他为自己击筑!
“程君,该你落子了。”
“丞相棋艺高超,邈实非对手。”程邈非常干脆的投子认负,抬手道:“全靠丞相相助,现在隶书基本都已编纂好。但……丞相打算何时离开云阳?”
“再等等,不着急。”
公孙劫坐卧在软榻上。
捧起本簿册,慢慢看着。
他虽处囹圄,可有些事还是要处理的。包括各地上计的情况,这份文书则是出自泗水郡,自然是以小篆而书。
上计主要是仓库存粮、垦田赋税、户口增减、刑狱治安等内容。自战国而始,至秦国已是相当成熟。每年的计书又称为计簿,由国君或相邦亲自负责,所以丞相在郡县中又称为计相。
经过核验无误后,对封疆大吏予以升、降、赏、罚等措施。经国君盖玺后,就会存入丞相府。
泗水郡曾为楚地,经过这两年的不断开垦治理,目前是郡富而民强。不过当地还有些任侠不服,藏在山林中为寇。
郡守这回举荐了位秦吏,此人名为萧何,乃是沛丰邑人。足智多谋,擅于学习,早早就通晓律文。执法公平,为人公正,在当地颇具名气。
所以,郡守两年前将主吏掾萧何提拔为卒史。经过两年的观察,便发现萧何做事勤勉,政绩评比又是第一。监御史交代给他的任务,萧何完成的又快又好。
监御史因此上书。
举荐萧何至咸阳为御史。
同时也是向上请功。
赐萧何爵至九级五大夫。
由此跨越民爵身份!
但萧何为沛县萧氏宗长,拖家带口的足有二百来人。萧何就上书请辞,以家中老母不便远行为由拒绝。还说他早年丧父,是母亲辛苦将他抚养成人。现在母亲年事已高,为人子岂能不在榻前伺候呢?
有意思……
公孙劫提笔批注。
自他穿越后,改变了很多事。
很多人的命运都因此改变。
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已认清现实。知道继续和秦为敌,也无任何意义。毕竟秦国有他这位丞相在,现在是如日中天。
萧何的确是个能人。
为汉初三杰之首。
汉朝开国功臣之首!
老刘将其余人比作功犬,唯萧何为功臣!
可公孙劫不喜欢勉强别人。
既然不愿来就不来吧。
等再过些时日,他们会来的。
……
……
一旬后。
章台宫内。
秦始皇翻看着送来的字帖。
这是公孙劫在云阳整理的隶书。
而后便抬手示意。
字帖便落在李斯手上。
“廷尉,你看看这隶书。”
“隶书?”
李斯蹙眉打开。
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就结构笔锋而言,和佐书很像。字体偏向于扁平,并且化繁为简。相较于佐书,更加的规整。字迹隽永有力,锋芒毕露。正所谓见字如人,显然是出自公孙劫。
“这些字倒像是佐书。”
“然也。”秦始皇面露微笑,“云阳囹圄内还关着程邈,他是受昌平君牵连而入狱。他曾为狱吏,后为舍人。入狱后常协助狱卒处理政务,久而久之发现狱卒所用佐书甚为简练,或许能加以编纂推行。在丞相的帮助下,目前都已整理好。丞相认为既是隶臣,就以隶书而称。”
“丞相还真厉害……”
李斯此刻也是头皮发麻。
公孙劫被关在囹圄内都不安分。
竟然还能搞出隶书来!
即便是他都有种浓浓的嫉妒。
也无怪乎这么多人想扳倒公孙劫。
“廷尉认为这隶书如何?”
“相较于小篆,甚为简便。”李斯将字帖重新交给谒者,抬手道:“秦地本就有佐书,县乡小吏平时也都会用,确实可推行至燕齐等地!”
“善。”
秦始皇笑着点头。
小篆倒是不必操心。
因为郡县长吏本就是秦人。
如果要求公文全都以小篆而书,对这些基层秦吏的负担甚高。现在让他们采用隶书,自然是轻松许多。
以后中央至郡皆以小篆而书。
至于郡以下的县乡皆用隶书!
秦始皇又看向王戊。
“奉常,带高渐离上来。”
“让他为朕演奏《秦颂》!”
“臣遵制!”
王戊抬手应下。
当即是亲自安排。
这段日子高渐离经常入殿。
《秦颂》这首曲子已成。
秦始皇看向殿外。
他对高渐离已无耐性。
他不光是要杀了高渐离!
更是要杀人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