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防治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的中医防治1.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方法2. 糖尿病吃什么中成药3. 糖尿病吃药要注意什么二、糖尿病如何饮食三、糖尿病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

1、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方法

1.1、阴虚燥热型

症状包括多饮、饮酒过度、口渴伴饮、咽干舌燥、食多食好饥、尿红便秘、舌红少液、苔黄、脉滑弦。

处方:生地30g、玉竹30g、石膏30g、麦冬30g、知母6g、花粉30g、牛膝10g、天冬30g、胡黄连6g、葛根30g。

1.2 .气阴两虚

症状包括疲劳、气短、自汗、运动加剧、口干舌燥、烦渴、烦躁发热、便秘、腰膝酸软、舌质苍白或发红发暗、舌边有齿痕、苔薄、苔白少或苔少、脉细弱。

处方:太子参30g、麦冬15g、五味子6g、黄芪50g、丹参10g、玉竹30g、山茱萸14g、牡丹皮10g、生地30g、苍术10g、玄参15g、葛根30g、花粉15g、胡黄连6g、石斛10g。

1.3 .气虚血瘀

症状包括自汗、消瘦、口渴、咽干、尿频、四肢麻木、舌暗红色或瘀斑、脉细涩。

处方:黄芪60克、丹参3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柴胡6克、黄精30克、生地14克、熟地14克、花粉15克、金樱子15克、太子参15克、甘草9克、鸡血藤15克。

1.4、肝郁脾虚型

症状包括疑病症隐痛、心烦易怒、嗳气、胃脘胀满、口渴、眼睛干涩、头晕、口苦口干、倦怠乏力、大便稀稀、面色萎黄、舌红、苔白或黄薄、脉细。

处方:牡丹皮10g、栀子10g、当归10g、白芍14g、炒白术10g、制香附10g、郁金10g、山药15g、苍术15g、天花粉10g、柴胡18g、茯苓15g、党参10g。

2.你吃什么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2.1 .玉泉丸

[成分]葛根、天花粉、地黄、五味子、麦冬、甘草。

【功能主治】滋阴生津,止渴除烦,益气和中。

[用法用量] 5g,每天4次。

该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脾虚和糖尿病,有利于改善症状、降低血糖和调节血脂。

2.2 .消渴丸

[成分]葛根、天花粉、黄芪、生地、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格列本脲)。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滋肾生津,降血糖。其可用于治疗脾滞留期和糖尿病伴高血糖期的糖尿病。该药物适用于气阴两虚,如口渴、口渴、口渴、尿多、食少、饥饿、消瘦、疲劳、虚弱的患者。

[用法用量]每日1-3次,每次2-10片。饭前喝温水。

2.3 .克林胶囊

[成分]黄芪、黄精、生地、太子参、天花粉。

【功能】益气养阴,滋肾生津。可用于治疗脾虚和糖尿病。临床表现为疲劳、虚弱、心悸、气短、口渴、多汗、进食后易饿和高血糖。这种药适合病人。

[用法用量]连续3个月每天3次,每次4片,作为一个疗程。

3、糖尿病医学应该注意什么

3.1、服药不应与三餐同步进行

如果你需要一天吃三次药,那么“一天吃三次药,三顿饭同时吃”的做法在很多情况下是错误的。更科学的方法是一天24小时除以2。最好用温水服药。用果汁、茶或热水服药很容易影响疗效。

3.2 .服药期间应禁止饮酒

因为酒精可以将许多药物的副作用放大数倍,酒精也可能与某些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物质。

3.3、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一些老年人过去有肝炎和肾炎的病史,所以在服药前应检查肝肾功能。许多降血糖药物在肝脏代谢,并通过肾脏排泄。因此,当肝肾功能不好时,应慎重选择药物。肝功能异常时,不能使用双胍类和胰岛素增敏剂,否则很容易发生肝功能衰竭。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或血糖控制不好时,应尽早应用胰岛素治疗。

如何吃糖尿病

为了控制卡路里的摄入,正常体重的人每公斤体重通常可以摄入105-126千焦(25-30千卡),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劳动强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肥胖患者,应逐步控制热量,以将体重降至正常体重。

应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将蛋白质的热能比提高到15% ~ 20%,但肝昏迷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区别对待。

脂肪摄入可以占到热能的20%到25%。为了限制动物脂肪和高饱和脂肪酸脂肪的摄入,胆固醇应该限制在每天300毫克以下。

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应,但限制高含糖量的蔬菜水果,如甘蔗、鲜枣、山楂、柿饼、红白菜头、鲜黄花菜等。

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

1.预防感染

专家表示,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身体容易被感染,公共场所很少有人光顾,而且当天气变化时;应注意预防、口腔卫生和按时清洁口腔。如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应及时进行治疗,并告知医生他有糖尿病史。

2.运动

从体育活动中可以放松饮食,增强患者体力,丰富生活内容,消除大脑皮层的紧张。锻炼也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鼓励病人慢跑。从中速行走、爬楼梯、太极拳等活动。除禁忌症外,运动应在饭后进行。

不要熬夜。

生活应该是有规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随身携带必要的急救药物,以防意外。

>>>>全文在线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抑或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编辑,是出于信息流通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