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足跟痛是怎么回事二、足跟痛治疗原则三、足跟痛食疗方法
什么是脚跟疼痛
1.什么是脚跟疼痛
大多数脚跟疼痛是由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类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条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韧带与跟骨底部紧密相连。行走时,巨大的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韧带的狭窄区域。反复拉动摩擦很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的关节发炎,导致疼痛。同时,体重也与脚跟疼痛有关。一般来说,肥胖的人更容易遭受足跟痛。
鞋子是脚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体的全部重量,这就要求鞋子充分支撑脚弓,以便脚底受到均匀的压力,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然而,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制造商在鞋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的内部结构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并且强度集中在鞋底的某一部分,这将增加韧带的压力并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2.足跟痛的中医分析
中医认为足跟疼痛主要是由骨骼、关节、跟腱、法氏囊、筋膜和足跟其他部位的病变引起的。主要由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引起,导致经络阻滞、气血循环受阻、筋骨营养不良。将中药贴敷在足跟肌肉表面,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镇痛的目的。
侵袭性风邪:表现为行走时疼痛加剧,或伴有畏风、舌淡苔薄、脉浮。治疗方法主要是祛风止痛。
湿邪型:表现为下肢麻木、手脚沉重、不宜屈伸。治疗方法主要是祛邪除湿、软坚消肿。
湿热阻滞型:表现为口渴、胸闷、小便短黄、便秘。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燥湿,通经活络。
气血不足:表现为头晕、心悸、失眠、多梦、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益气补虚。
3.防止脚跟疼痛的方法
青少年跟骨骨骺炎主要由跟骨外伤和长期跑跳引起。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患者中,跟骨骨骺发育阶段应避免奔跑和跳跃,尤其是在高空跳跃。在症状的早期应该注意这一点。
老年性足跟痛主要由劳损、足底腱膜、跟骨结节滑囊炎和脂肪垫变性引起。这段时间应该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行走,抬起脚跟可以减轻脚跟负荷。穿柔软的底和后跟垫,垫的中心凹陷,高度约为2-3厘米,使全身重心前移,减轻后跟压力,进行减肥治疗。
扁平足疾病引起的足跟痛是由于足弓的减少或消失以及足跟骨的前倾造成的,这在长期行走中会引起疼痛。因此,软垫应该放置在鞋底的中心,软垫的高度为2-3厘米,中间侧高,而外侧低,中心高度的前侧和后侧逐渐变平,呈现斜坡形状。
类风湿性跟骨炎症应先用药物控制,然后用鞋垫好。
创伤性跟骨疼痛主要由石膏固定不当引起。制作石膏时,脚底应向脚中心压湿石膏,以避免石膏长期固定造成脚弓消失而造成平底。同时,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尽快进行步行锻炼。避免脂肪垫萎缩。
脚跟疼痛的治疗原则
1.外科疗法
足跟骨刺切除治疗顽固性足跟疼痛,x光证实骨刺。
跟骨钻孔适用于跟骨内压高的患者。目的是减少跟骨内压的增加,治疗顽固性跟骨疼痛而不伴骨刺。
跟骨神经切开术可用于治疗顽固性足跟痛,且无需任何原因。
跟骨囊切除术是切除跟骨结节囊和跟骨滑囊。
扁平足跟骨截骨术的目的是扩大跟骨角度,伸直外翻跟骨,为跟骨提供良好的生物支撑。
2.理疗。
3.药物疗法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药;醋酸泼尼松龙每周注射一次到压痛点,通常治愈2-3次。后部滑囊炎通常发生在跟腱和皮肤之间。它是由摩擦损伤引起的,并在囊内表现出液体积聚、肿胀和触痛。有效避免摩擦,并将醋酸泼尼松龙注射到胶囊中。
足跟痛的饮食疗法
药膳方法取鸡肉90克、川鸟6克、黑豆60克、红枣12克,洗净后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文火煮2-3小时至无辣味,然后适量饮用。适用于风寒湿阻经络引起的脚关节痛。
你也可以用90克羊肉(切成块)、9克淫羊藿和15克柠檬酸。把它们洗干净,放在陶罐里。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煮2小时,直到羊肉成熟腐烂。给它们调味,然后适量饮用。适用于寒冷潮湿的足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