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放射性肺炎的简介二、放射性肺炎的原因三、放射性肺炎的危害四、放射性肺炎的高发人群五、放射性肺炎的预防方法
放射性肺炎简介
放射性肺炎(Radio肺炎)是肺癌、乳腺癌、食道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在辐射场对正常肺组织造成的炎症反应。轻度病例没有症状,炎症可以自行消散。严重的肺纤维化广泛发生,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至呼吸衰竭。
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辐射剂量、肺辐射面积和辐射速度密切相关。病理变化为急性期渗出性炎症反应和慢性期广泛的肺纤维化。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度病例可能无症状,重度病例可能因广泛的肺纤维化而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炎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放射性肺炎的原因
症状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为5%~15%。发病率与以下因素有关:
1.受照肺体积:同一剂量下受照肺组织体积越大,发病率越高。
2.暴露剂量:辐射剂量< 15戈瑞时很少发生放射性肺炎。如果< 60戈瑞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
3.分割方法:当总剂量相同时,分割次数越少,总疗程越短,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越高。
4.暴露部位:上肺和纵隔附近的肺组织比下肺和周围肺组织更容易发生放射性肺炎。目前,认为这可能与肺组织型肺泡上皮细胞在这些部位占优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代谢旺盛及其对辐射的较高敏感性有关。
5.线型:60co高能x光对肺组织损伤相对较小,放射性肺炎的概率相对较低。
6.联合化疗:放疗前或放疗期间的化疗会促进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当一些化疗药物(如博莱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甲氨蝶呤等。)与放射治疗同时使用,它们不仅对肿瘤具有增敏作用,而且还提高了正常组织的放射敏感性。因此,即使是小剂量的辐射也可能在化疗期间导致严重的放射性肺炎。
7.其他:肺部健康不佳,老年人、儿童和吸烟者容易患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的危害
轻度病例无症状,放疗后2-3周以上,常伴有刺激、干咳、呼吸困难、心悸和胸痛,无发热或低烧,偶尔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随着肺纤维化的加重而逐渐增加,并且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从而加重呼吸道症状。并发放射性食管炎时会出现吞咽困难。如果辐射损伤肋骨,导致肋骨骨折,局部明显压痛。体检显示辐射部位的皮肤萎缩和硬化,肺部可以听到干燥、潮湿的罗音和摩擦声。肺纤维化广泛而严重,最终导致肺功能性高血压和肺心病并伴有相应的体征。
放射性肺炎发病率高
辐射敏感人群
放射性肺炎的预防
1.严格控制辐射剂量:常规剂量2500拉德一般在5周内更安全。
2.控制辐射场。辐射场越大,入射率越高。
3、选择合适的照射速度,以每周800-1000拉德剂量为宜,一旦发现疾病,应尽快开始治疗,阻断病程进展,如果出现广泛的肺纤维化,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