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风湿性心包炎的症状二、风湿性心包炎的危害三、中医如何治疗风湿性心包炎
风湿性心包炎的症状
1.风湿性心包炎的症状
风湿性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心包炎和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风湿性心包炎:青少年更容易患病;症状是:发烧在全身很常见。胸部剧烈或隐痛;心脏受压可能导致呕吐、发绀、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对邻近器官的压力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由一些急性心包炎引起。症状是心脏受压,伴有心悸、气短、腹胀、食欲不振、消瘦、易疲劳、全身无力、水肿、心率加快、腹水和脉搏微弱。
2.风湿性心包炎的西医病因
急性心包炎几乎是次要的。病因学本质上是各种主要的内科和外科疾病,其中一些仍然未知,具有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是最常见的。国外资料表明,非特异性心包炎已成为成人心包炎的主要类型。
慢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后,心包上会留下疤痕粘连和钙沉积。在大多数患者中,只有轻微的疤痕形成或松动或局部粘连。心包没有明显增厚,也不影响心脏功能。称为慢性粘连性心包炎,无临床意义。
3.风湿性心包炎的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有两个方面:虚与实,大多是在虚与实的基础上感受外界病原体所致。心肺气阴两虚是基础,外因和过度劳累是诱因。其病理产物,如痰瘀互结,也能促进疾病的发展和变化。
风湿性心包炎的危害
风湿性心包炎的危害将影响心包腔,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性纤维素炎症。心外膜结缔组织可能发生纤维素样变性。心包腔内可能有大量浆液渗出(心包积液)。叩诊心脏边界向左和向右扩展,听诊时心音很远,x光检查时心脏呈梨形。当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时,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由于心脏跳动而变得蓬松,这被称为蓬松的心脏。
在恢复期,浆液逐渐被吸收,纤维素大部分被溶解和吸收,一小部分被组织起来,导致心包的内脏层和壁层部分粘连。很少有风湿性病人能完全治愈并形成缩窄性心包炎。这些都是风湿性心包炎造成的伤害。
中药如何治疗风湿性心包炎
1.急性心包炎
1.1 .外感侵肺:治疗:清热宣肺、化瘀活血。
处方:银翘散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精液、薄荷、甘草、桔梗、黄芩、赤芍、牡丹皮、茜草、丹参。
1.2 .痰热蕴结:治疗: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处方:小陷胸汤、导痰汤。药用瓜蒌、黄连、黄芩、半夏、橘皮、胆南星、枳实、茯苓、甘草。
2.慢性心包炎
2.1 .血瘀内阻:治疗方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柴胡、枳壳、牛膝、郁金、丹参、延胡索、桔梗。
2.2 .治法:温阳化阴。
处方:苓桂术甘汤。药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附子、党参、黄芪、大枣。
2.3 .阴虚内热:治疗:滋阴清热。
处方:青蒿鳖甲煎加生脉散加减。药用青蒿、鳖甲、生地、知母、牡丹皮、地骨皮、西洋参、麦冬、五味子。
3、针灸治疗:
3.1 .体针
要点:曲池和潭中。
穴位配合:对于高热患者,加刺大椎穴;胸痛患者可额外针刺内关、外关、合谷、心俞、后溪、台中、神门、同里穴。
针刺方法:每次取3-5个穴位,采用补泻法,取气后每天留针10-15分钟。
3.2 .耳穴
要点:新点。
匹配点:内分泌、皮质下、肾脏、肾门、交感神经等点。
针刺法:采用按压法和王不留行种子法,一次3-4个点,一次一面,每隔一天更换一次。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所有检查都恢复正常。
改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所有检查都没有完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