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脚翻子拳

翻子拳源流与分布

翻子拳,原名八闪翻,又名翻拳。其早期拳术技法突出八个主要招势,“闪”,即言其快,意为闪摆收势如电掣雷动。翻子拳,其名有用“翻”、与“番”,两字各有侧重,“番”为次数,即翻生不息,连三拼四。

据翻子拳歌载有“武穆留下翻子拳,直出直入妙含玄”名,故有人认为翻子拳是宋代岳飞所创伟。但未见史料记载。

翻子拳在史料上记载较早的见于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卷十四拳经·捷要篇》中记载:“古今拳家,亲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各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作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翻,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其中所说的“八闪翻”,就是今天的翻子拳。“八闪番”是明代之旧称。从上友谊赛记载可以看到,“八闪番”在明代已是一门比较完整的拳法了。翻子拳以八闪翻为核心,其它当是此拳的发展变衍生化而来。

清朝时期,翻子拳流传于我国北方各省,尤其盛传于河北省的饶阳、蠡县、高阳地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有位赵灿益(尊称赵老灿),曾隐居于河北省的饶阳地区,他把这两门技艺分授于段、王两家。段志绪、段志勇兄弟习戳脚,王老梓、王占鳖等人习翻子拳。后来,两家互教互学。翻子拳以手功为主,戳脚以腿功为主。近代一些精通翻子拳的拳师,同时也兼习戳脚。如河北蠡县魏赞魁,北京吴斌楼等都是精通戳脚、翻子的名家。12

>>>>全文在线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抑或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编辑,是出于信息流通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