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转肽酶偏高会怎样

文章目录

一、谷氨酰胺转肽酶偏高会怎样二、谷氨酰胺转肽酶的临床意义三、谷氨酰转肽酶与肝胆疾病的联系

谷氨酰胺转肽酶偏高时会发生什么

1.谷氨酰胺转肽酶高时会发生什么

1.1 .由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引起的高谷氨酰转肽酶将增加肝细胞膜的渗透性,并在癌组织本身内部或周围炎症的刺激下进一步恶化疾病状况。

1.2 .心肌梗塞和急性胰腺炎等其他疾病引起的谷氨酰转肽酶水平高,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相反,它会进一步加剧疾病。

1.3 .梗阻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跃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引起的谷氨酰转肽酶水平高。将导致坏死区域附近肝脏不朽酶的过度合成。如果长时间增加,可能有肝坏死的趋势。

1.4 .对于因饮食不合理、作息不正常、服用药物损害肝脏等生理原因引起的高谷氨酰转肽酶,特别是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高谷氨酰转肽酶,应立即停药,否则会增加肝脏负担。

2.谷氨酰转肽酶的参考值

连续监测方法:4 ~ 38U/L (30℃),5 ~ 54U/L (37℃)。还报道了在30℃条件下,以羧基对硝基苯胺为底物时,雌性为5 ~ 25U/L,雄性为8 ~ 35U/L。男性略高于女性。国内外试剂盒的参考值相同。

3.谷氨酰转肽酶异常的原因

3.1 .由于谷氨酰转肽酶主要存在于肝内的肝内胆管上皮和肝细胞血浆中,当肝外胆管和肝内梗阻发生时,谷氨酰转肽酶的排泄会被阻断并随胆汁流回血液,导致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异常。

3.2 .除了肝脏,身体还含有谷氨酰转肽酶,如肾、肺、睾丸、心脏、大脑和肌肉。因此,当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日本脑炎、心肌炎、胆囊炎、血吸虫病等出现时。,就会引起谷氨酰转肽酶的异常。

3.3 .药物过敏和药物诱导或毒性肝损伤可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异常。

3.4、患有胆囊和胰腺疾病、胆管梗阻时,由于谷氨酰转肽酶从胆管中排出,上述疾病也可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异常。

3.5、妊娠中毒、妊娠急性脂肪肝等。

谷氨酰胺转肽酶的临床意义

1.当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发生时,血液中ggt明显增加。原因是癌细胞产生的ggt的增加和癌组织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刺激增加了肝细胞膜的渗透性,导致血液中ggt的增加。

2.梗阻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跃期、胆道感染和肝硬化均可增加ggt。

3.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和一些药物会增加血液中ggt。

谷胱甘肽转肽酶(y-gt)的正常值为50单位。急性乙型肝炎可能会增加,但大约一个月后会减少。如果它长时间上升但不下降,它可能转变成慢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有时可达200单位或以上,不易消失。目前,仍然缺乏特效来减少它。其他疾病如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胆结石、肝胆管结石等。也可以提升。如果黄疸长时间不消退(胆汁淤积),它也会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肝癌发生,y-gt的上升幅度可以达到正常值的1 0倍以上,上升幅度必须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谷氨酰转肽酶与肝胆疾病的关系

1.谷氨酰转肽酶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缺乏特异性。血清水平升高不仅意味着肝胆疾病,还意味着肝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胰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糖尿病。

2.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的水平。例如,酒精中毒、巴比妥酸盐、苯妥英和男性药物也可能改变谷氨酰转肽酶。

3.然而,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与转氨酶水平和肝病程度非常一致。谷氨酰转肽酶的升高与转氨酶呈正线性相关。谷氨酰转肽酶异常率与肝组织病变程度显著相关,因此谷氨酰转肽酶也是反映肝细胞病变程度的指标。

一方面,找出病因,解决根本问题;另一方面,控制饮食,过健康的生活,多锻炼。

>>>>全文在线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抑或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编辑,是出于信息流通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