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二、附子理中丸的新用途三、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的区别
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
1.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
具体表现是食欲会受到影响。由于附子理中丸含有附子,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有些人服用附子理中丸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脱屑现象,对身体非常有害。
2.附子理中丸的功能和作用
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和甘草五味药材组成。症状包括腹痛、呕吐和腹泻以及手脚不温不火。该方剂以附子、干姜为主要药物,具有清热、温中散寒的功效。党参温脾益气健脾为辅药,白术健脾燥湿为辅药。乌拉尔甘草。止痛和协调所有药物是致病药物。整个配方的组合可以祛寒壮阳,补中益气,起到温中健脾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手脚温热。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胃神经官能症、呕吐、腹泻、急性胃肠炎、肠炎、结肠炎、肠痈。呕血、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肌肉出血(过敏性紫癜)、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3.附子理中丸的处方
[方]附子(100克)、党参(200克)、白术(炒)150克、干姜(100克)和甘草(100克)由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性格]是棕色或深色水蜜丸或深棕色大蜜丸。微微的空气,微微的甜蜜和辛辣。
[加工]将上述五种成分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合均匀。每100克粉末中加入35-50克精制蜂蜜,加入适量水制成丸剂,干燥制成水蜜丸;或者加入100-120克精制蜂蜜制成大蜜丸。
【功能】温中健脾。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手脚温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粒水蜜丸,一次1粒大蜜丸,一天2-3次。
[注]孕妇应该小心。
[规格]大米丸每粒重9克
密封。
[提取物]中国药典
附子理中丸的新用途
1.急性胃肠炎。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两次,用温开水冲服。用于脾胃虚寒型急性胃肠炎。
2.溃疡性结肠炎。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g,每月两次,疗程10天。一般治疗持续1 ~ 4个疗程。服药期间,不要吃冷、油腻、辛辣等食物。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
3.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g,每日两次,疗程7天。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
4.男性不育。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g,每日两次,疗程15天。临床实践证明,附子理中丸能改善全身状况,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可治疗脾虚感冒所致不孕症。
理中丸与附子理中丸的区别
首先,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成分不同。理中丸的主要成分是干姜、人参(党参)、白术(炒)、甘草(炒)。附子理中丸的主要成分是附子(炮)、党参、白术(炒)、干姜和甘草。不同的成分产生不同的效果和临床应用。
其次,在功效方面,理中丸主要用于温中散寒和健胃。李钟丸是温补的结合。它主要是温,暖中阳,益脾气,有助于运输和转化。因此,它被称为“李忠”。附子理中丸主要由附子和干姜组成,清热散寒。党参温脾益气健脾为辅药,白术健脾燥湿为辅药。乌拉尔甘草。止痛和协调所有药物是致病药物。整个配方的组合可以祛寒、恢复杨琪、补中益气。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因此,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附子理中丸添加了附子,具有更强的补肾壮阳作用。
最后,在临床应用中,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主要用于脾胃虚寒、呕吐腹泻、胸闷腹痛、消化不良等证型。附子理中丸的传统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脾肾两虚、寒邪失调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食欲不振、手脚冰凉、神疲乏力、四肢冰冷、食欲不振、腹痛、大便溏泄、带下等症。然而,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附子理中丸在研究和认识上有所更新,因此现代临床也被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儿童慢性腹泻、男性不育症、脚气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