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人工呼吸的原理二、人工呼吸的正确操作方法三、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人工呼吸的原理
1.人工呼吸原理
人工呼吸是自发呼吸停止时的急救方法。空气体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有节奏地进入肺部,然后利用胸腔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呼出进入肺部的气体。重复这个循环来代替自然呼吸。
人工呼吸是指利用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原理,使呼吸停止的人获得被动呼吸,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最基本生活的一种人为方法。
2.人工呼吸的指征
无论是窒息、气体中毒、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还是溺水和触电,对患者的急救都适合于人工呼吸,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挽救其生命。
3、人工呼吸胸部按压的重要性
通过胸外按压建立人工循环的重要性在于胸外按压必须是“硬的”(可以触摸颈动脉的脉动)。“快”(压缩频率为100次/分钟)。应允许胸部充分反弹,以尽可能缩短胸部按压之间的间隔。在所有抢救工作的过程中,包括实施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如气管插管、反复除颤、使用复苏药物和对患者进行复查,应尽量减少胸部按压的中断。当胸部按压必须暂停时,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
人工呼吸的正确操作
1、口对口或(鼻)吹气法
病人采取仰卧位,即胸部和腹部朝上。救助者站在他头的一侧,深吸一口气,将空气吹入受伤者的口中(两个口应紧密对齐,不漏气),导致吸入。为了防止空空气从鼻孔漏出,此时可以用一只手按住鼻孔,然后可以将人的嘴救出来离开,可以松开按住的鼻孔,用一只手按压胸部来帮助呼气。每分钟重复14到16次。
2、俯卧压背法
伤病员应采取俯卧姿势,即胸部和腹部贴在地面上,腹部可以稍微抬高,头部向一侧倾斜,两臂伸到头部上方,一臂放在头部下方,另一臂向外伸出以扩张胸部。救助者面向头部,跪在受伤者大腿两侧的两条腿上,双手平放在背部肩胛骨和脊柱骨的下角,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他四个手指轻微弯曲。救助者前倾,慢慢向下压,向下推,稍微向前推。当救助者的肩膀和病人的肩膀成一直线时,不要施加任何力。在这个向下和向前推动的过程中,肺中的空气压被释放以形成呼气。然后慢慢侵入,放松,转身让外部空空气进入肺部,形成灵感。根据上述动作,每分钟有节奏地重复14到16次。
3.单一复苏
当发现获救人员的心脏和呼吸已经停止时,如果现场只有一人,应立即对获救人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打开气道后,捏住获救者的鼻子,用嘴包住获救者的嘴,连续吹两次。立即进行30次外部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80至100次。此后,在每30次心脏按压后,患者将连续不断地交替反复吹气两次。同时,心肺复苏术的效果应每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期间心肺复苏术的中断不应超过5秒钟。
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1.成人每次应该吹气超过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风可能不足;超过2000毫升时,咽部压力通常会超过食道内部压力,导致胀气、呕吐和误吸。
2.一个人会在呼吸停止后的2-4分钟内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给病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就有可能使死者复生。每次吹气后,救援人员必须迅速转身面向患者胸部,以便吸入新鲜空气空。
3、给孩子3秒钟一次,20次一分钟。应该定期正确地重复。
4、经过4-5次人工呼吸后,应触摸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