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简介:乙型肝炎作为我国常见的肝病,困扰着数千万患者。在遭受乙肝病毒引起的社会歧视的同时,他们也不得不忍受无法完全治愈的慢性乙肝的痛苦。慢性乙型肝炎到底应该如何治疗?肝功能检查中的高谷丙转氨酶是什么?
肝功能试验包括两种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它们是肝功能试验的重要指标。谷丙转氨酶升高是否意味着肝病?这是否意味着需要立即治疗?
肝功能检查在临床体检中非常常见,也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球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它通常用于评价肝功能,是肝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体检结果中谷丙转氨酶高是什么?
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和全身其他器官和组织中,在疾病状态和健康状态下可能出现异常,提示肝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谷丙转氨酶异常越明显,对肝功能的损害就越大。然而,肝功能损害不一定是由肝病引起的。因此,仅仅从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是不可能诊断出是否存在肝病的。
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根本原因是肝细胞受损,即出现炎症,一些患者会感到肝脏区域不适和疲劳。如果我有乙肝病史,我必须保持警惕。建议做乙肝病毒dna检测。当谷丙转氨酶和乙肝病毒dna同时异常时,乙肝将被高度怀疑。
乙型肝炎是由病毒复制引起的肝脏炎症。如果肝脏炎症得不到及时治疗,它可能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根据《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建议,如果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水平的两倍,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符合抗病毒要求,或肝活检证明肝炎活性,则首先推荐抗病毒治疗。
在药物选择方面,口服核苷(酸)类药物在病毒抑制方面强于干扰素,并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深受患者青睐。核苷(酸)类药物的本地化大大降低了国内抗病毒治疗的成本。在核苷(酸)类药物中,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建议,提倡强抗病毒和低耐药性的治疗药物。其中,国产药物润中(恩替卡韦分散片)和郑明(阿德福韦酯胶囊)均满足上述两项要求,在病毒抑制和耐药性方面具有较高优势。
治疗开始时,大家都希望谷丙转氨酶的值会越来越低,但抗病毒治疗开始后,有些人会出现谷丙转氨酶的短期升高,因为有些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谷丙转氨酶的起伏,但大多数只是暂时的。治疗一段时间后,谷丙转氨酶将趋于恢复正常和稳定。当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而病毒没有明显下降时,应考虑是否出现耐药性。同时,由于保肝治疗只保护肝细胞膜而不治疗病毒,所以它也可能重复发生。
在乙肝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还要注意谷丙转氨酶的波动,尤其是什么是高谷丙转氨酶水平,然后结合持续有效的治疗和定期随访是慢性乙肝治疗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