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1. 药物过敏反应症状介绍2. 什么叫药物的过敏反应3. 药物过敏有什么危害二、药物过敏怎么办三、如何预防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症状
1、药物过敏症状
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方法进入体内后,会引起全身反应,主要引起皮肤上的各种药疹,如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药疹、固定红斑药疹、猩红热样或麻疹样药疹、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药疹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它们有一定的潜伏期,如果它们被致敏,它们通常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再次使用相同的药物而发展成疾病。这种疾病的发作很快,通常会先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如畏寒、发烧、疲劳等。
大多数皮疹是广义的,对称分布。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患者而异,并非所有患者都有相同的严重程度。这种疾病的病程是自我限制的,从轻微病例的大约一周到严重病例的不到一个月不等。大多数类型的药物过敏预后良好。
2、什么是药物过敏
指极少数过敏性体质患者服用常用药物或低于常用药物时发生的一些特殊反应。轻度病例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皮疹和发热,重度病例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过敏反应也称为过敏反应,通常分为四种类型:ⅰ型以ige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为特征,包括过敏性休克、皮肤和粘膜炎症或水肿、药物热和其他过敏表现。
引起药物过敏的常见药物主要包括以下4类: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镇静催眠药,但也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药物会引起过敏,它们的临床症状不同。如肼屈嗪和异烟肼,可引起红斑狼疮样反应,表现为关节痛、浆膜炎、肺部症状、发热、肝脾肿大和淋巴结病、肢端紫绀和皮疹等。例如,大剂量激素会导致胃肠出血、穿孔、欣快、易怒、头晕、内分泌系统失衡、视力受损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3、药物过敏有什么危害
3.1 .毒性作用
其中大多数是由过量剂量引起的,如高剂量巴比妥酸盐引起的中枢神经抑制。氮芥、白雪宁等引起骨髓抑制或肝损伤。农药吸收引起的中毒反应1059和1605等。
3.2、药理作用
如抗组胺药引起的困倦;皮质类固醇诱导的欣快;尼古丁引起的面部潮红等。
3.3、光致效应
服用氯丙嗪和磺胺类药物后,暴露在阳光下,暴露部位会引起皮炎。根据其机理,光毒性有光毒性和光毒性两种。
3.4 .酶系统干扰
例如,达伦·丁灿通过干扰叶酸的吸收和代谢导致口腔溃疡。13-顺式维生素A酸能改变脂质代谢引起的黄色瘤;异烟肼会影响维生素b6代谢并导致多发性神经炎。
3.5。沉降
药物或其产品在特殊组织中沉积引起的反应,如铋、汞、银、铅和其他重金属盐在牙龈上的沉积,砷剂在皮肤上的沉积(色素沉着、角化),以及因己二酸引起的皮肤发黄。
3.6 .特殊局部刺激
例如,阿司匹林可以直接腐蚀胃粘膜,导致胃出血和胃溃疡。磺胺晶体阻塞肾小管、肾盂和输送管,导致尿痛、血尿、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3.7致畸和致癌作用
一些药物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产生致畸和致癌作用,如沙利度胺和维甲酸。
药物过敏怎么办
1、排除病因
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停止所有可疑的致病药物,并禁止在有药物反应迹象时继续使用药物。
2.支持疗法
给予患者有利条件,避免不利因素,使其顺利度过卧床休息、饮食营养丰富、保持适宜的冷暖环境、防止继发感染等自我限制的病程。
3.加强排泄
适当使用泻药和利尿剂来促进体内药物的排出。
4.药物疗法
轻度病例口服抗组胺药1 ~ 2种。维生素c静脉注射。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10%硫代硫酸钠。局部外用含有樟脑或薄荷的炉甘石洗剂,一天几次,可止痒、散热、消炎,一周左右即可治愈。
病情稍重的病人应该卧床休息。使用上述药物。强的松可以口服,大约2周内完全恢复。
如何预防药物过敏
1.服药前,先作出明确诊断。在病情明确之前,不要使用多种药物包围患者,认为总有一种药物会产生效果,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药物反应。
2.应充分熟悉和掌握所用药物的组成、性能、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免滥用、误用和使用药物。
3.在服用药物之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那些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对于有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应注意交叉敏感或多源过敏反应的发生。
4、用药应有计划,剂量不应过大,种类不应过多,时间不应过长,并定期观察,特别是应用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等。,应密切观察,经常检查血象等。
5、有些器官有功能障碍,往往不能耐受某些药物,如肾病患者需要慎用重金属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