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泡子的药用价值_天泡子的副作用

文章目录

一、天泡子的药用价值二、天泡子的副作用三、天泡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天宝子》的药用价值

适应症:抑制和杀灭昆虫。治疗黄疸、排尿困难、慢性咳嗽和哮喘、营养不良、淋巴结核、水泡和湿疮。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天泡子水提取物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最大剂量效应可与保泰松相比。

2.抗癌作用:浆果总生物碱在体外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自体正常骨髓造血细胞也有抑制作用。

3.流产诱导作用:注射从天宝种子中分离出来的酸浆苦x100mg毫克/公斤,可使动物流产率达到75%以上。该化合物在大鼠中的口服ld50为2g/kg,腹膜内ld50为1g/kg。

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气管炎。取1斤干草,制成500毫升糖浆。每次50毫升,饭后一天三次,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每疗程后休息3天,治疗60例,显效39例,好转10例,无效1例。临床观察对咳嗽、痰和哮喘有较好的疗效。1例初效间隔为20天,其余为3 ~ 6天。治疗过程中存在心脏成瘾、胃部不适、头晕、头痛、失眠等副作用,1-5天后自动消失。1例在2天内服用1.5公斤(生药),无中毒或不良反应。然而,对于溃疡患者应该小心使用。

2.治疗痤疮。将50克灯笼草和1克猪小肠一起煎煮,取2剂。服药期间避免辛辣食物。

3.颈部淋巴结核的治疗。服用3片鲜灯笼裤(干品也可以),2片冬瓜片和1碗水熬成半碗,立即服用(儿童),治疗100多例,有的服用4-10次,有的服用2个月,均有一定疗效。

4.黄疸的治疗。将2株全草熬制,浓缩汁加入适量糖一天,服用2-3次,有些服用10-15次去黄。

天宝子的副作用

《四川中医年鉴》:“没有湿热瘀阻,请勿使用。”

《天宝子》及其附件的病历

砂灯(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灯笼、水灯、曹大步、达尔宝(广州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天宝草、王母珠、黄灯(常用中草药治疗手册)、酸浆(广州军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图书记录:

1、“草药分类”:“解毒杀虫,叶治水泡”

2.天宝本草:“治疗小儿鼓胀和营养不良。”

3、《四川中医实录》:“利尿、消痱子、去骨、蒸和疲劳热”。长期治疗黄疸、排尿困难、咳嗽和呼吸困难。婴儿水泡和皮肤湿热疮的外用。单一水果更有效。”

4、广州军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感冒发烧,喉咙痛;急性支气管炎;湿疮和肿胀的毒药。”

选择者:

1.黄疸的治疗:天宝子、羊阙花根、红柠檬皮(煅)、木通茎和柱头根。煎服。(《四川中医志》)

2.儿童天宝疮的治疗:天宝籽磨成粉末,混合香油涂抹。(《四川中医志》)

>>>>全文在线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抑或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编辑,是出于信息流通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