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湿疹拔罐疗法二、中医怎么治湿疹三、湿疹食疗方
湿疹的拔罐疗法
1、湿疹拔罐疗法
湿热湿疹
交替使用双侧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吸拔罐,拔罐时间为10-15分钟,每天治疗一次。对皮肤病变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用三角针穿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在该部位拔罐,抽出一定量的血液,拔罐10-15分钟,每点出血量约为0.5-1毫升;提起易拉罐后,用消毒棉球或纱布擦拭血迹,每隔一天治疗一次。这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湿热湿疹,其特点是皮肤病变局部糜烂,渗出较多,瘙痒严重,伴有体热、疲劳、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
血虚风燥湿疹
双侧舒歌、雪海、足三里和三阴交交替使用。拔罐采用火法在穴位上吸拉,拔罐时间为1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该方法适用于血虚风燥,特点是反复发作、挥之不去、皮肤厚而粗糙、干燥脱皮、肤色暗沉、局部苔藓样变性、色素沉着、舌淡苔白。
2.湿疹拔罐原理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由脾胃虚弱、湿热蕴结、外感风侵皮肤引起。因此,湿疹的治疗主要是消除湿毒性。拔罐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在最短时间内排出湿毒,迅速止痒,消除红疹,缓解疾病。
3、湿疹的日常护理
保护皮肤
湿疹的日常护理应该做的是采取措施保护皮肤,调节消化和内分泌功能,积极治疗长期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等疾病。此外,皮肤护理应根据季节变化进行,以防止刮风、日晒、下雨和霜冻。
避免外部刺激
避免外部刺激对于湿疹的日常护理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过敏性体质或湿疹患者,尽量将皮肤保持在合适的潮湿环境中,注意避免外部刺激,如不烫伤、摩擦、使用碱性肥皂等。
注意饮食
湿疹的日常护理离不开饮食,尤其是急性期,饮食应特别注意。海鲜、辛辣食物、鸡蛋、芒果等食物不允许食用,此外,最好戒烟戒酒。应该注意饮食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如果发现吃某些食物会加重或诱发疾病,应该避免节食。
保持好心情
心理因素总是难以克服的。湿疹的日常护理不应忘记注意工作和休息的结合。身体和精神都应该保持健康,适当运动,小心休息,适当放松以释放压力。
中药如何治疗湿疹
湿疹被中医称为“湿疮”。其病因复杂,通常与过敏体质、内外过敏原刺激等有关。中医认为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体质引起的,而风、湿、热的抵抗力则是由皮肤引起的。皮肤损伤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并且通常是对称分布的。以下是中医辨证治疗湿疹的介绍。
湿热型:多见于急性湿疹、脂溢性湿疹和急性发作的慢性湿疹,伴有红斑、水泡、严重瘙痒、黄水、鱼腥味和粘稠感,或黄痂、糜烂和脱皮。小便黄赤,便秘。舌头是红色、黄色或油腻的。主要由血热、脾湿和皮肤入侵引起。可采用利尿清热的方法,服用龙胆泻肝汤。
脾湿型:主要见于亚急性湿疹或全身性湿疹。皮肤上有小水泡,颜色暗淡但不发红,瘙痒有水,或胃痛,食欲不振,面色蜡黄,腿脚水肿,大便稀,小便黄。舌头是苍白的,涂层是白色或油腻的。大多数是由脾运失调、内湿外渗引起的。需要用健脾祛湿的凯希凌薇汤治疗。
血热型:相当于丘疹性湿疹,中医称之为粟疮或血风疮。红疙瘩,严重瘙痒,全身抓挠出血。舌头是红色的,涂层又薄又白。大多数是由内热湿、外风引起的,热重于湿。清热凉血,祛风除湿,可以服用梁雪处士汤。
阴伤型:多见于亚急性湿疹和全身性湿疹,伴有皮肤浸润、干燥脱屑、轻度排水。舌头是红色的,涂层是浅的。它主要是由长期渗水、阴伤、血耗、血燥和风生成引起的。建议滋阴养血、除湿止痒,可用滋阴处士汤治疗。
湿疹配方奶粉
绿豆海藻汤
取绿豆30克、海带20克、鱼腥草15克、白糖适量,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喝汤,吃海带和绿豆。可用于治疗湿热湿疹。
黄连糖茶
取黄连15克,加水煎煮,加入适量蜂蜜或白糖。治疗婴儿湿疹。
冬瓜大麦粥
取冬瓜30克,薏苡仁50克,熬成粥,每日一剂,早晚服用。治疗脾虚湿阻型湿疹。
公交车前的冬瓜大麦粥
取冬瓜皮30克,薏米30克,车前草15克,一起煮粥,喝汤,吃薏米。可用于治疗阴囊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