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地黄根的功效与副作用二、生地和熟地的区别是什么三、地黄根形态和分布
地黄的疗效和副作用
1.生地有什么作用
1.1 .对于伤寒和温病,牲畜内出血应汗而不汗,鼻出血伴吐血、内出血瘀、黄脸、黑便、祛瘀:犀牛角一两、生地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将正确的四种口味切成小块,取九升水,煮三升,分成三份。
1.2 .治疗夏热脉虚失眠、烦躁不安、舌红,有时语言严厉,经常不能睁开或闭上眼睛,或不能睁开眼睛:犀角三钱、生地5美元、玄参三钱、竹叶心1美元、麦冬三钱、丹参2美元、黄连1.5美分、金银花三钱、连翘2美元(夫妻使用)。八杯水,三杯水,一天三份。如果舌头又白又滑,你就不能跟着它走。
1.3 .地黄也有止血作用。实验研究证明地黄能缩短凝血所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1.4 .地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酶的作用,从而产生抗血管内凝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炎。生地和甘草一起服用。临床实践证明,它具有治疗肝炎的作用。
2.地黄有什么副作用
2.1、脾虚泄泻,胃虚少吃不适合吃黄根。同时,生地黄不应与薤白、韭菜籽、萝卜和葱白一起食用,也不应与铜或铁器皿一起食用。
2.2 .生地是凉的,所以脾胃湿热者应避免服用生地。《雷公烟火上》:不要让人犯铜和铁的罪行,这会造成肾脏损伤、白胡子和对荣卫的伤害。生地黄寒滞,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不适用于脾胃虚寒(虚弱)、大便稀、胸闷、食少、气滞痰多的患者。
3.地黄根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地黄作为食物在人们当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000多年前,中部黄根产区的人们就把黄根腌制成泡菜,浸泡在酒中,泡茶食用。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把磨碎的黄根切成丝,与冷的东西混合,煮粥吃。
地黄根是“四大怀药”之一,历史悠久。从周朝开始,四种怀药就被列为历代帝王的礼物。唐宋时期,四种怀药享有悠久的声誉,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亚欧国家。郑和于明代将淮药带到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国家。近代四大怀药被海外人士誉为“中药”。《红楼梦》也包含了宝玉改变晴雯的方子,加上黄根的情节。
生地和熟地黄有什么区别
1.形状差异:
生地黄:大部分为不规则块状或长方形,中间肿胀。这两段稍薄,长6 ~ 12厘米,直径3 ~ 6厘米。有些更薄,条状,稍微扁平和弯曲。表面为棕黑色或棕灰色,极度起皱,有不规则的水平曲线。重量轻,柔软而坚韧,不易折断,横截面为深棕色或黑色,有光泽且有粘性。它尝起来有点甜。
熟地黄:不同大小和厚度的不规则碎片。表面是黑色的,有光泽和粘性。质地柔软坚韧,不易折断,端面黑色,光泽甜美。
2.药效差异:
生地黄:性冷淡,功能凉,血清温,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热入薛莹、骨蒸肺结核、咽喉干燥疼痛、痰中带血等疾病。六味地黄丸主要由生地制成,是历代著名的补肾方剂。也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疾病的临床治疗。
地黄:性质温和,功能也发生变化。这是补血的基本药物。与当归、白芍、川芎配伍的是著名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熟地黄加白芍可以养肝,柏子仁养心,龙眼肉养脾,麻黄活血。然而,地黄却停滞在脾脏中,阻碍消化。因此,脾虚的人应该少吃,而那些吃饱了便的人不应该吃。
田基黄根的形态和分布
分布形式:病原体以菌丝体或孢子的形式存在于患病的植物和土壤中。物种和土壤细菌是该疾病的传染源和主要传播途径。高土壤湿度、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疾病的发作。地黄产区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经常造成田间大量死苗,对生产构成极大威胁。
环境:选择无病害、无损伤的根茎种植,将其浸泡在50%多菌灵500倍溶液中3-5分钟,放置在通风的地方关闭切口,或用草木灰涂抹切口后种植。轮作或施用多菌灵或杀菌剂处理土壤,30-40公斤/公顷或两种杀菌剂的等量混合物。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低洼地应设置排水沟,以便雨后清除田间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