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传奇而又悲惨。他于1905年出生于陕西榆林。虽然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尽最大努力让高康识字。在上学的路上,高康有机会学习共产主义,并在21岁时成为我们党的新成员。
他是陕甘革命苏区的创始人之一。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来到陕北后,他和高岗率领的陕北红军组成了第十五红军团,高岗担任该团副政委。
抗日战争初期,高岗一直在中央政府工作。后来他被调到陕甘宁绥远联防军政委。此外,他还担任民族学院院长和西北党校校长。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高岗当选为中央政府委员和政治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经过几年的努力,1949年,高康担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成为主管东北地区的地方官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康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53年,高康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搬进了前法国驻华大使馆,占地100亩的董娇向敏8号别墅成为了他的私人办公室。然而,一年后,高岗于1954年8月17日在这里结束了他的生命。
高康一生中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是杨芝芳。两人有两个儿子,但只有小儿子高一长大。两人在抗日战争初期离婚了。作为前革命伙伴,两人从那时起就没有断绝联系。杨芝芳和高康的妻子李立群也有着良好的关系。这位老人再也没有结婚。
1940年,高刚与19岁的李立群结婚。解放战争期间,李立群和丈夫来到东北,在东北局办公厅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负责东北局的妇联工作。后来,她被调到教育部,并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她于1983年退休。李立群为高岗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和五个孩子。
长子高一和母亲杨芝芳9岁时被送往苏联。他们来到莫斯科国际儿童研究所生活和成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回到中国,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他们爱上了他们的校友宋丽达,最终结婚了。20世纪60年代,他们被父亲卷入其中,被送到咸阳纺织设备厂工作。他们直到1979年才回到北京学习机床。现在他们已经退休了。
高燕生
第二个儿子高轩和第三个儿子高燕生在他们父亲死后,开始了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少影响。20世纪60年代,他们分别来到河南和湖北的一个地方去农村。后来,两人回到城市后,高轩从事科研工作,于2014年9月因病去世。高燕生现在在家退休了。他经常参加身体健康的纪念活动。
三个女儿也去乡下插队。后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回到北京。李立群一家团聚后,周总理因为人口众多,安排他们住在四合院里。大女儿高燕艳和女儿高安都当过医生。三女儿高彬彬是文学博士,她的孩子中学历最高。